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城市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城市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發布時間:2022-03-13 19:48:19

①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市社會養老保險,有哪些區別

【導讀】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針對人群不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是針對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城鎮戶口無工作的適齡人群,新農保是針對農業戶口人群,一般來說城鎮養老保險繳費要比新農保多,以後所開的社會金也會高一些。

② 農村社保是什麼與城市社保的區別

農村社會保障,是指為改善和提高全體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由國家依法建立、政府主導的各種具有經濟福利性的農民生活保障性制度措施系統。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第二個飛躍的基本條件;是深化鄉鎮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鄉鎮企業發展的需要。

農村社保與城市社保的區別

第一:參保項目不同。職工社保是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組成;而居民養老個人只能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第二:面向的人群及繳費性質不同。職工社保是國家統籌強制企業和職工繳納的,面對的主要是企業的在崗職工;社保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居民養老保險面對的是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參加居民養老是自願的,不存在強制性。

第三:概念不同。職工社保:是國家統籌強制企業和個人繳納的,由企業和個人共同出資。居民養老:沒有強制性,針對沒有工作單位的人群,以個人名義購買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2)城市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擴展閱讀

1)社會保險是國家舉辦和發展的一項社會事業。

2)社會保險以國家立法為保證和依據。這里強調的是:推行社會保險必須要有法律保障;實施社會保險必須依法執行。

3)社會保險以建立保險基金為物質基礎。

4)社會保險的保障對象是勞動者。

5)社會保險的目的在於保障當勞動者遭受勞動風險,即在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事業喪失生活的收入來源時,從社會得到基本生活的物質幫助和補償。

6)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種,是社會保障的核心部分,社會保險政策市國家社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 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之間有哪些區別

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費率到達了28%,用人單位交納20%,職工自己交8%,鄉村戶口養老金年繳費額從100-2000元不等,可自行選擇,這個就是多繳多得,還有就是根底養老金局部,職工是上一年本地的均勻工資乘以繳費年限,而鄉村的就只要幾十元錢,所以城鎮職工的比鄉村的養老金要高出許多

總結:

1.關於參保人來說,最大的區別在於二者養老金額度的差距。

2.假如城鄉居民以為職工養老金比擬劃算,以靈敏就業人員的身份參與職工養老保險,就需求留意了。參保人需求交納社會均勻工資的20%,但其中只要8%能進入個人賬戶,相當於剩下的12%就幫著企業繳費了。

3.在城鄉居民根本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根本養老保險的闡明中,我們能夠發現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能夠轉變為城鄉居民根本養老保險的。只需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缺乏15年,退休後不想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就能夠將養老保險轉變為城鄉居民根本養老保險。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卻不能直接轉變為職工根本養老保險。

④ 農村養老保險和城市養老保險可以合並在一起算繳納年限嗎

可以。

新農保已經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並,不再有戶口性質限制,農民和城內鎮居民都容可以參加。歸區一級社保中心管理,職工社保歸市一級社保中心管理。

國家目前只出台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之間相互轉移的辦法(國發2009年66號文件),其他保險間的相互轉移辦法目前正在研究之中還沒有相關政策出台。

在相關辦法出台後,可以實現對接。就算不能完全合算繳費年限,國家也會採取一定的過渡手段,不會去損害你繳費後應該享受的相應的權利。

(4)城市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擴展閱讀:

農民養老保險可以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的。雖然每個省市自治區有不同的規定,但是一般來說,處理辦法基本相同。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同時又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參加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可以按規定折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6年,大病醫療統籌折算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0年)。

參保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根據其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和折算繳費年限確定養老保障待遇:如果兩者相加滿15年的,可以按企業退休,享受職工基本養老金;

⑤ 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都有哪些區別

農村和城市實行不同的養老金制度,其實說實話,確實是基於現實,迫不得已。盡管對農民很不公平。基於以下幾點,就決定了在城市和農村需要實行差異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農民收入不穩定。其實農業是完全可以賺錢的,但必須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農業依賴的因素太多,導致有時種植像賭博,賭對了,今年收入不錯,賭錯了,不僅今年白幹了,還要搭進去化肥農葯費用,虧的一塌糊塗。在我家附近,有很多農民合作社種植西紅柿,西紅柿的產量很高,第一年只有幾戶人家種植,平均1元/斤,大家都賺翻了。(雖然我們經常看見的是3元/斤的西紅柿,抱歉,另外兩塊被賺走了)很多農戶年收入十幾萬,第二年更多人加入種植西紅柿的隊伍,0.7元/斤,很多商販開始嫌棄西紅柿,開始壓低價格,第三年,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植西紅柿,臨近省市也種植了大量西紅柿。價格開始0.5元/斤,後來0.3元/斤,最後1毛錢/斤,農民就不去採摘了,因為採摘西紅柿的費用都比賣的多,農民血本無歸。當年很多人就不種了。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到,農民的收入波動性很大。

我覺得這可能是政府不願農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重要原因。很多東西表面看起來很不公平,細想起來,就覺得更可怕。

⑥ 城市養老保險跟農村的有什麼區別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

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新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異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區別一:制度實施時間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我縣屬於全國第二批試點縣);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我縣屬於全國首批試點縣)。

區別二:新農保參保對象為具有本縣農村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以參加新農保;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對象為具有本縣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均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區別三:繳費檔次新農保參保人員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個檔次。

城鎮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參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600元12個檔次。兩類參保人員均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繳費檔次確定後,一次性繳納。

區別四:特殊人群的政府補貼新農保:

①屬於二級以上(含二級)重度殘疾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由縣級財政按照最低繳費檔次的50%為其代繳,對享受農村低保的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縣人民政府按個人繳費最低檔次標准為其全額繳納;

獨生子女戶、兩女結扎戶的農村居民參保繳費,縣人民政府按照繳費最低檔次的10%補貼;

③參保人員義務服兵役期間,縣人民政府按照個人繳費的最低檔次全額代繳。

城居保:

①屬於二級以上(含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一戶多殘家庭的殘疾人參保,由縣政府按照最低繳費檔次的50%為其代繳,對享受城鎮低保的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和一戶多殘家庭的殘疾人參保,縣人民政府按個人繳費最低檔次標准為其全額繳納;

②獨生子女戶的城鎮居民參保繳費,縣人民政府按照繳費最低檔次的10%補貼;

③參保人員義務服兵役期間,縣人民政府按照個人繳費的最低檔次全額代繳。

城鎮居民取消了兩女結扎戶參保享受政府補貼政策,所有特殊人群參保均以證件認證為主(若:本人證件遺失的,需到相應部門補辦證件),無證件的一律不予認可。義務兵服現役期間參保和重度殘疾人中享受低保的由縣民政局提供證明材料。

閱讀全文

與城市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宜昌市養老金查詢 瀏覽:529
關於孝敬的名言警句怎麼寫 瀏覽:280
換駕駛證體檢需要做哪些體檢 瀏覽:432
52歲嫁90後 瀏覽:887
陝再養老保險 瀏覽:502
杭州市下城區養老院 瀏覽:675
風韻中年女人50歲 瀏覽:314
雁塔區附近敬老院地址查詢 瀏覽:708
養生堂電視觀眾有多少 瀏覽:848
80多歲老人家腦干出血 瀏覽:712
北京通州養老院在什麼地方 瀏覽:747
父母的職業司機怎麼填 瀏覽:207
畢業出去旅行如何和父母交流 瀏覽:831
田園生態養生湯怎麼做 瀏覽:250
90後小伙愛上46歲姐姐圖片 瀏覽:772
一年之內走了兩個老人有什麼講究 瀏覽:296
慰問敬老院黨委書記發言稿 瀏覽:26
臉色蒼白練什麼養生功 瀏覽:382
老人手上出現瘀血是什麼情況 瀏覽:802
農民一般能領多少養老金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