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公務員面試題養老金雙軌制

公務員面試題養老金雙軌制

發布時間:2022-03-13 18:48:28

A. 江蘇省事業單位考試題目是單位自己出 各考各的 還是統一出

省事業單位招聘筆試由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組織,是統一出題。如果是事業單位自主招聘就是自行命題。

B. 你為什麼想當公務員說明你的理由

工作相對穩定
在這個經濟頗不穩定的時代,公務員是眾人看來最穩定的職業。似乎一旦捧上此飯碗,終生不需愁吃穿。沒有業績要求,不必疲於奔命,只要你不犯大錯誤,被撤職,那麼裁員、下崗的幾率很小。當然,這種動機也是不可取的。
2、 薪酬、福利待遇比較可觀
公務員的薪水水平目前在我國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而其勞動強度不算太高(目前許多就業市場上高薪職位都伴隨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高薪常常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另外,福利方面,公務員不需要繳納社保,而且還有公費醫療,別看這些瑣碎的支出,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據統計最高可以佔到基本工資收入的31.1%。除此之外,公務員的住房公積金、住房津貼更是不可少的,退休後後的福利保障也很充分等。
3、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比較高,所以更容易獲取更多精神上的滿足感。特別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朋友們,可能面臨著擇偶,而日前社會中,公務員職業也開始成為年輕人擇偶的第一選擇。
4、眾所周知,公務員工作時間相對固定和規律,工作強度適量。

C. 以前企業退休人員和公務員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懸殊大多少

養老金並軌之前事業單位退休金和企業人員差不多能差3倍。但是養老金並軌後這個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養老金「並軌」:指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其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後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並軌必要性:(一)從根本上說退休養老金雙軌制與憲法和有關法律精神不相符。我國憲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按照規定,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享受國家和社會的養老保障的權利上是完全平等的。而現行退休雙軌制卻對不同部門的退休人員執行不同制度、不同標准,給予差別化待遇,退休金收入差距十分懸殊,明顯侵犯了養老公平權。特別是由於實行退休養老金雙軌制,造成明顯的同工不同酬的不合理狀況,這些都是有違憲法精神的。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在2009年答記者問時也對現行制度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從法律的角度來講,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應該和企業一樣,個人應該繳費,其他享受的條件和待遇支付的水平都應該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上來制定。」而現行雙軌制卻是企業繳費,機關不繳費;繳費者的退休金低,不交費的反而比繳費的高出幾倍,享受的條件和待遇支付的水平明顯不在一個平台上。這種不合法規的狀況是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的,否則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實行養老金並軌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需要,也體現了政府維護社會公平與和諧的決心。
(三)退休養老金雙軌制不利於社會公平原則和社會穩定。雙軌制破壞了按勞分配的平等分配權。造成貢獻相同而收入懸殊的局面。其實質不是按勞分配,而是按部門分配,按等級分配。在這種制度下,自己掏腰包「買保險」的企業職工相對只得到很低的退休金,而「分文不掏」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卻得到高於前者幾倍的退休金。企業職工作為國家物質財富的直接生產者、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創造者,他們的退休金卻處於相對偏低的水平,這顯然是有違社會公平正義原則的。而自從退休養老金雙軌制形成以來,社會上關於是否廢除退休養老金雙軌制的爭論就沒停止過。近幾年,隨著黨和政府對社會保障愈加重視,企業退休人員對雙軌製表現出更強烈的不滿情緒,要求廢除退休雙軌制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如不能及時妥善解決,將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對社會的和諧穩定造成威脅。
(四)退休養老金雙軌制不利於全社會人才的優化配置。退休養老金雙軌制阻礙全社會人才的優化配置。其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造成全社會的人才傾向於退休福利非常好的機關事業單位,這就出現了在公務員考試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慘烈場面,每年報考公務員考試的人數屢創新高,而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卻找不到其緊缺的人才。另一方面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作為兩個並行的沒有聯系的軌道,人才很難在相互之間進行流動,這就導致了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要麼呆在機關事業單位,要麼為了進企業放棄以前的積累從零開始繳納社會養老保險。這對哪一方來說都非常的不公平。對國家和社會發展而言,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人才就不能各盡其用,不能實現全社會人才的優化配置,也就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發展。

D. 第二次公務員考試

還是做多方打算,我認為沒必要呆在家裡看書!邊工作邊看書會好點,至少有收入!我也是在深圳工作了三年,每年都網上報名。到時回家考試,今年考了第一名!結果體能測試被刷了,現在想想真後悔!為了考公務員,來回車費飛機票這幾年都花了快5萬多了!
我個人建議你還是先工作,一邊工作一邊看書比較好!公務員考試不像考研究生那樣,復習就一定有效果!公務員考試還是看平時積累,我今年都沒有看過書!成績出來我自己都不相信!

E. 公務員好做嗎,想聽做公務員的前輩的想法。

雖然北上深的平均薪酬已經在8000元以上,但是一線城市往往是掙得多花銷也大,一個月薪10000的程序員不一定過得比掙5000的公務員舒適。

雖然很多人覺得公務員(科員基礎崗)薪酬水平低,但是仍然有很多基礎崗位比如行政,人力,文員等工資水平也徘徊在基礎4-5千的也大有人在。相比這些基礎崗位來講,同樣處於基礎崗位的公務員的在一線城市處於中等水平,甚至在二、三線城市工資水平處於中上等,成為別人眼中羨慕的高薪工作。

五險一金以外,福利待遇好到爆

普通企業來講,很多人的福利待遇有且只有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但是對於吃皇糧的國家公務員來講,他們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

「鐵飯碗」思想,爸媽眼中的體面工作

國家公務員在政府機構工作,屬於大家眼中的「鐵飯碗」,發展不好也能夠穩定地做個科員,發展的好可能成為繼續向上發展,在仕途上走的更高。「鐵飯碗」和「官本位」的思想,讓父輩覺得公務員是一個包賺不賠的工作,既穩定,福利待遇好,又能夠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

公務員往往提供更多女性利好崗位

雖然國家有法律保護,用人企業不能出現性別歧視,但仍有很多女性面試聽到「合適結婚?」「合適生育」即色變。生育在職場發展中,可能就是降薪降職,被變相調崗,甚至被辭退……面對這些職場權益,公務員崗位則能夠給女性提供婚假、產假、年假等保障,讓女性獲得更多的職場安全感。

F. 工作比較穩定還有必要考公務員么說說你的看法

經驗交流:當公務員精神和物質上的十大好處
1.公務員工作時間有規律,「朝九晚五」,除了特殊崗位外,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加班情況。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可以把勞動者的身體保護得更好些。而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的工作強度非常大,職業病現象非常普遍。所以這點很重要,因為「身體就是革命的本錢」。
2.公務員不會亂加班,這樣周六日就可以參加「在職研究生教育」進行自我提升,在現代社會中,「勞動者職業能力的不斷提升」比「短期的薪水增長」更為重要。而談到企業,戴老師請同學們一定要留意在填寫企業應聘表格時,一定有一條「最近有無進修計劃?」,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大家想一下就明白了。
3.許多行政機關單位對公務員的在職教育都有「學費補貼」(前提是只要能完成在職教育並獲得學位即可申請),這樣可以減輕個人經濟負擔。
4.公務員的薪水水平目前在我國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而其勞動強度不算太高(目前許多就業市場上高薪職位都伴隨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高薪常常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綜合而言,公務員工作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5.公務員工作更穩定,只要是「敬業」、「愛國」、「不違反國家法律」,基本上不需要擔心「裁員下崗」、「新人搶位」之類的窘境。
6.公務員不需要繳納社保,這里就節省很大一筆支出,別小看「社保的總支出」,很多時候,最高可以佔到基本工資收入的31.1%。
7.公務員有公費醫療,而且比醫保更好的是,醫保是要重大疾病或住院才可以報銷,「小病」是沒有報銷的。而公務員即使是小病(如傷風感冒)都可以報銷,而一個人正常來說,很少有大病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小病」,但在城市中,區區一個「小病」就花一兩百塊的情況經常都有,最可怕的是,在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現代社會,城市亞健康的現象非常普遍。「大病很少,小病不斷」就是目前許多人健康狀況的寫照。
8.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比較高,除了物質上的滿足外,更容易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而現代社會中,精神生活也很重要
9.公務員退休後保障充分,除了繼續享受公費醫療外,工資是和原來退休前的工資是一樣的,而且在公務員整體漲工資的時候,退休公務員同樣享受「加工資」的福利待遇。
10.公務員在享受住房公積金的同時,還享受住房津貼(即貨幣分房)。等於在住房方面,享有雙重保障。
當然,客觀而言,任何一個職業都必定有其不足之處,同學們選擇時關鍵還是要思考清楚是否喜歡公共管理工作。
公務員是中國第一考
人數之多,錄取比例之懸殊前所未見
普通職位1:200以上太常見了
而研究生和高考就沒有這么激烈的競爭
何況公務員的參考人員年齡差距很大,而且在面試環節有許多人為的因素
國家公務員非常難考,地方雖然稍微簡單一點,也是很困難的
公務員考試需要各專業的人才,考試之前會有一個職位招考計劃,到時候看看就知道了

G. 像那種一個月就上兩天班的人,有事就去沒事就不去一個月才3000。養老保險都不交,叫我早換了,如

養老,人人無法迴避的問題。
靠什麼養老?工作時繳納的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
日本,全球老齡化趨勢最快、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現在就面臨著巨大的養老金缺口問題。
它的總人口1.27億,其中65歲以上老人超過了3000萬,而14歲及以下的人口只有大約1647萬。領錢的老人越來越多,繳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養老基金,管理著121萬億日元(約合1.24萬億美元,約佔2012年日本GDP的20.8%)。此外,日本其他公共養老金總額在1萬億美元左右。
據測算,由於老齡化和少子化,日本公共養老金的長期缺口高達600萬億日元(約合6萬億美元)。
過去幾年,日本動用養老金儲備彌補養老金當期缺口,並通過發行國債、擬增加消費稅等方式來補缺。為拆除這顆長期定時炸彈,過去幾十年來,日本政府不斷調整養老保險繳付制度,並延遲退休年齡(2013年為61歲,此後每三年增加一歲,到2025年調至65歲為止),試圖開源節流。
養老金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管哪種方式,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日本要採取養老金現收現付制、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支付給現在已退休者的養老金,而不採取養老金積累制、自己繳納的養老保險自己退休後專享?問題在於,如果一刀切搞養老金積累制,數量龐大、之前未繳納或只繳了少量養老保險的退休老人,面對杯水車薪的養老金,怎麼辦?他們為國家和社會奉獻了一生,老了只能孤苦清貧嗎?
日本政府遲遲沒有從根本上改革養老金制度,難就難在這。它的養老保險制度已有70多年歷史,在上世紀幾十年間「寅吃卯糧」,猛回首時發現已背負數百萬億日元的養老金債務。
反觀中國,據全國老齡委辦公室今年9月的統計,到2013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2億,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過億的國家。而且,我們未富先老,養老保險制度只有20多年歷史,儲備相對日本更小,長期壓力更大。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2012年年報顯示,它的資產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到11060.37億元(約合0.18萬億美元)。去年12月,時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指出,養老金儲備佔GDP的比例,日本超過20%,
中國只有2%左右。從中長期來看,我們的養老金確有缺口,「不要迴避這個問題,要告訴大家,我們有缺口,我們有辦法,我們能平衡」。
如何完善養老制度,如何彌補養老金缺口,讓國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這期周刊關注跟我們在養老問題上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日本,介紹日本民眾的養老故事、養老金方式、養老模式以及如何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等。
本月中旬閉幕的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已在放開單獨二胎、延遲退休年齡上做出部署。
對比在養老問題上走在前列的國家,我們可做的還有更多:廢除養老金雙軌制,讓公務員繳納養老保險,跟企業員工享受同等養老金待遇,減輕財政負擔的同時還能彌補缺口;建設美好的生活環境、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進一步改善和保護公眾健康等,讓國民擁有強健體魄;加大對公共養老設施的財政投入,放寬和鼓勵民營養老機構的介入;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比如劃撥央企利潤),擴大全國社會保障儲備資金,應對老齡化造成的養老金缺口……
歸根結底,養老問題,政府要負責兜底,確保國民在晚年享有基本的生存保障;個人要未雨綢繆,才能讓老年的自己擁有相對高品質的生活。
在超市購物的日本老人(左);日本超過60歲仍在工作的老人,2012年有1192萬人,占總勞動力的20%。

日本老人生存報告
送父母進養老院你會愧疚在家照顧久了你會生恨
2013-11-24
2012年9月17日,日本東京,一群老人在戶外用木製啞鈴健身。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壓力,讓很多日本家庭不堪重負。
日本東京,竹內弘道在家照顧93歲母親,為她穿衣服。
特約撰稿鄭新安靜發自日本
日本人靠什麼養老?老年生活過得怎麼樣?快報近日約請在日本工作多年的華文媒體記者,采訪了不同階層的日本老年人生活。盡管這些老人的養老模式不同,但都鮮活地反映出養老金不夠用、因病致貧、養老觀念差異、家庭關系變遷等帶來的苦楚。
「國民只靠養老金無法維持晚年生活。」這是日本養老機構一線工作人員得出的結論。一個獨自生活且存款不多,依靠養老金生活的老人,現實處境其實是很糟糕的,為了節省養老費用,一些日本老人把紙尿褲撕成兩半用、用過的紙尿褲曬干再用,酷暑也不敢開空調,一天三頓的菜只有一個雞蛋和一根蘿卜。
日本面臨的養老困境,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鍾。
「養老院就是過去扔老人的山」
口述人:三谷純子,61歲,居住在名古屋。
我的媽媽叫三谷惠子,86歲,住養老院。她領取最基礎的養老金(國民年金),每月6萬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6.5日元,下同),不夠用,最普通的養老院每月都要8萬日元。
我今年61歲,獨居,住在離養老院半小時車程的地方。弟弟58歲,與兒女生活,離養老院一小時車程。
媽媽是半年前住進養老院的,以前她是短期住那兒,我不想開口跟她說以後要長期入住了,請那裡的職員幫我說。短期入住,是為了減輕家庭護理老人的壓力,讓老人入住1周-4周。
媽媽得知要長期入住時說:「養老院就是過去扔老人的山。」(編者註:史書記載,日本古時候為減輕國家和家庭負擔,把年過60歲的老人帶到深山扔掉)我心裡非常難受,但我真的沒法堅持了。
十幾年前,她中風了,靠輪椅生活,白天能自己上廁所,晚上怕她摔倒,讓她用床邊的便盆。我每天上班前給她把便盆倒掉洗好,把飯菜放桌上。其他不用管,她需要3級護理,護理員每周上門兩次給她洗澡洗衣服。下班後,我得立即趕回家給她准備晚飯。如果平安無事還好,偶爾弟弟也會來看望。
有一次,我上班時接到電話,弟弟說進家門一看,媽媽倒在地上,原來是上廁所後,站起來沒站穩,從輪椅上摔下來,不能動彈。發生這事後,我上班時常常會突然想「她在家裡沒事吧」,下班就立即趕回去。
說實話,十多年下來,我心力交瘁。我開始感到輕松的那一刻,就是媽媽短期入住養老院那段時間,一般每隔兩個月她肯去養老院一次。那些日子,我下班後能和同事一起吃個飯。我離婚多年了,平時生活簡單,也就和同事一起覺得開心。
我覺得自己花時間花精力用心照顧媽媽,也許因為我們相處時間太長,彼此在一起時都沒什麼好心情。我做了飯她不吃,我出個門她要問半天「你去哪兒」,我覺得特別累。我很想做個孝順的好女兒,但沒辦法彼此滿意。
一天,我看電視劇,劇中男刑警對同事說,他在養老院的爸爸特別想回家,如果接回來,他就要辭職照顧爸爸了,肯定不能幹工作時間不定的刑警這一行。同事跟他說:「如果你不接他回來,你會後悔;如果接他回來,你會恨他。」我聽到後,驚覺生活就是如此。我把媽媽送進養老院,我懷著一份愧疚,也會懷著對媽媽的美好回憶;如果不送去,那些美好回憶就會失去……
總之是無法兩全了。以後我老了也會去養老院。這種孤獨和糾結,大概是很多人無法迴避的生命課題。
「嫁出去的女兒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口述人:城山梅子,77歲,居住在橫濱。
我的丈夫今年80歲,我倆居住在自家的日式二層小樓里。
他以前是醫院院長,10多年前退休後不久就中風癱瘓了。他每個月能領取22萬日元養老金(針對企業員工的厚生年金),加上他退休時有分紅,經濟上基本不發愁。
我們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在美國成家了,丈夫病倒前,我倆曾去美國探望過他們;另一個女兒原本住在附近,常來看我們,3年前因為女婿工作調動,搬到了群馬,離這兒2小時車程。
雖然我們老了,他還癱在床上,但嫁出去的女兒應該有自己的人生,她跟隨丈夫一起搬走是理所應當的。
生活上沒有什麼不便,我習慣睡二樓卧室,丈夫睡在一樓客廳旁的房間,他的床可以電動起落。我晚上睡覺開著門,以防聽不見他有事叫我。白天我在廚房和客廳都能看到他。
食物和生活用品都能送貨到家,銀行轉賬付費就可以。丈夫需要4級護理,護理人員每周三次上門為他洗澡、理發、洗衣服和打掃他的房間。醫療上也方便,我可以打電話請他以前的同事來看看。
我還能生活自理,這樣生活也挺好。以前,丈夫是院長,大男子主義,回家不苟言笑,我幾乎整天圍著他轉。現在他躺著需要人伺候,脾氣倒好轉了。我偶爾想去看展覽,泡溫泉、跟老朋友出去走走,就提前和女兒說好,她來我這住一兩天,照顧爸爸。
希望我能自由行動的日子盡量長一些,哪天行動不便了,就得靠專人送盒飯,也會有人來給我護理。希望能在家終老。
「看到老人在家孤獨死新聞都換台」
口述人:村中正浩,47歲,居住在九州。
我的媽媽叫村中正子,83歲,獨居福島農村,我現在去看望她需要坐飛機。
爸爸5年前去世後,媽媽跟我們一起生活,她每月能領12萬日元的遺族年金(丈夫去世後妻子可享有的一種養老金)。
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泄漏後,我們全家一度避難,半年後,我們可以回家了,但空氣、土壤和水都有較高的放射物質,很多有小孩的家庭都搬離福島。
我妻子老家在九州,在日本南部,丈母娘讓我們都搬過去。她家在農村,有地有房子,我嘗試網上求職,面試時一家人去九州住了幾天,感覺一下子沒有了怕核輻射而不敢多出門的壓迫感。我們商量後決定搬家,當然也希望帶上我媽媽。
媽媽猶豫了兩天,最終不肯跟我們搬出來。她說不願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土地,也可能不願拖累我們吧。但她支持我們搬走,畢竟孫子才十多歲,比起大人,小孩防止核輻射更要緊。
現在,媽媽生活還能自理,一個人住福島。那一帶,不少老人不適應搬家後的新生活,寧願不跟兒女走,孤獨生活。我給媽媽買了個手機,和我的手機聯網,能看到她每天走了多少路。另外,如果有什麼意外,她只需按一下手機中間的按鈕,我這邊就能得到信息。唉,即使知道,往往也鞭長莫及。
我還在網上查找養老院,但都不近,且要等好幾年才有空位。媽媽可能也接受不了去養老院,她這一代人喜歡在家終老。
盡管媽媽享受介護保險的護理服務,會有專人送盒飯、定期訪問,但我每次看到電視上有老人在家孤獨死的新聞,都趕緊換台,心裡非常害怕和逃避這個問題。
「養老金不夠用,想找份工太難」
口述人:菊池裕,69歲,居住在千葉縣。
我和68歲的老婆一起住,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東京,他們每年夏天和元旦會回來看看。
曾經日本是60歲退休,可以拿養老金的,但前幾年開始延遲退休了。我以前一直是給自己打工,給房子內部裝修,屬於手工藝人,現在這些活一般都是大公司在做,我這樣單乾的人很難接到活。
退休那年,我興沖沖去辦手續,才知道像我這樣的人,只能領最低養老金(國民年金,約6萬日元/月),加上老婆那份養老金,每月也只有10萬日元左右,根本不夠用,我心想完了,這日子怎麼過。
老婆一直是家庭主婦,含辛茹苦養大3個孩子。不過,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年輕人現在也不容易,能找份工作租房生活就很不錯了。兩個已成家的孩子,還要養家糊口呢,我們再困難,也不能給他們增加額外的經濟負擔。逢年過節,孩子們能來看看,買瓶酒來,我們就覺得很幸福。
我看養老金根本不夠養活兩人,退休後就謀劃著再找份工作。老婆看我太辛苦,瞞著我去市政府申請低保,說實話,我一直靠手工藝活賺錢,拿低保心裡不舒服,也怕政府上門核查我們是否真的生活困難。
有一年,女兒孝順我們,帶我們去泡了一次溫泉。回來後,管低保的人就來問:「你們怎麼還有錢去旅行?」
我決定不要這低保,選擇去找份工來養老。我不怕早起,想去送報紙,但人家嫌棄我老、搬不動報紙;我想當門衛,他們嫌棄我老,萬一有個賊來,根本擋不住……最後,一個以前工作過的主顧,在超市裡當店長,他讓我進去打臨時工:把顧客用過的菜筐放回原處,把地面垃圾撿起來,店內垃圾袋滿了要及時換,這活需要細心、眼觀六路。
一個小時能拿900日元,一個月下來我能掙15萬日元左右。這是我的體力極限了。
「我已老去,孩子還在啃老」
口述人:日本養老機構一線工作人員。
日本有很多單身無工作的子女在照顧父母。他們多數因為經濟不景氣被裁員或因性格問題被炒魷魚,也有一些是專門辭職在家照顧父母,多為男性,其中一部分人習慣了靠父母養老金生活,不再找工作或找不到工作。
82歲的中野良子(化名)女士,兒子40多歲,單身,曾在一流企業上班,金融危機時被裁員,因為找不到工作,開始依靠母親的養老金生活。中野女士有腦梗塞後遺症,生活無法自理,需專人服侍。她微薄的養老金兩個人用,每到月中就被花光了,沒錢買菜做飯交房租,幾乎被逼得走投無路。她的兒子常嚷嚷「沒錢,死了算了」「我要跟母親一起死」,政府擔心他會虐待母親,強行把中野女士送入福利院。
現年49歲的石井政利,30歲時辭職回家,專門照顧癌症晚期的父親。父親去世後,腿部有殘疾、年過四十的石井難找工作,只能打短工,「我衣櫃里還掛著當年的領帶和西服,如果能正常上班,每月就能多掙幾十萬日元。我對不起媽媽,說了很多次。」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靠母親每月19萬日元的遺族年金生活。去年,母親突然心臟大出血,經過手術保住了命,但需長期住院,「這次母親生病,讓我覺得線一般的生活有突然斷開的時候。如果她去世了,我的生活怎麼辦?」
日本NHK電視台評論說,那些不得不依靠父母養老金生活的人,陷入了想逃避卻無法逃避的現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公務員如何辭職,養老金才不會吃虧

公務員主動辭職,那麼作為公務員,崗位應該屬於公益性崗位,按照失專業保險條例規定,屬當事人可以到就業局申請失業金。但至於養老金,辭職後,要自己去人社局辦理轉移手續,自己購買社保的,沒有什麼優惠政策和補貼之類的。
最後,既然是公務員了,請不要輕易辭職,自己創業,或者到企業上班,以後退休待遇是完全不一樣的。

I. 考上公務員之後的生活真的很好嗎

看個人追求

不要覺得當公務員的人就是特別嚴肅的那種好嗎,可能上班的時候是會比較嚴肅,我們這些年輕人都比較活躍一點,最嚴肅的是領導,每次領導來了我們都不敢造次,趕緊悶聲幹活。

但是下班之後就該幹嘛幹嘛了,也不會有人管你。我身邊的朋友比較多,也經常出來聚會。他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很羨慕我考了公務員,感覺在他們的認知裡面,公務員依然是那種「一張報一杯茶坐一天」的熬日子職業,枯燥而無聊,而且最關鍵的是工資沒他們高。


現今的工作

伙食情況:伙食超好,四菜一湯一水果,每天不重樣。而且在機關食堂吃飯真的非常便宜,十塊錢頂一天的那種,比我大學吃食堂還要便宜得多。我每個月月初可勁兒浪,到了月底就緊扒著食堂恰飯,簡直是救命稻草。

穿著要求:略嚴格,不能穿吊帶無袖超短裙破洞牛仔褲等,我的漂亮裙子只能在周末和下班後穿啦。t恤+黑色牛仔褲+板鞋成了我日常標配。

工作內容:我是在法院的立案庭工作,主要是立檢察院送來的刑事案件。每周都會有兩次檢察院的人拿著行李箱來送案件,而我的工作就是整理核對案件,將它錄入電腦並移送給流程組。看似簡單實際步驟和要求很多,而且每一步都不容出錯,上班的時候還是需要很認真的。

J. 公務員面試熱點:怎麼理解公務員跳槽居高不下山西

一年一度的省考聯考即將拉開帷幕,全國各省相繼發布了2015年公務員招考公告,新一輪的「公考熱潮」即將席捲全國,而與此同時,智聯招聘發布《2015春季人才流動分析報告》卻讓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公務員群體,據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春節後跳槽人群最活躍的竟然是公務員,跳槽數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這一出人意料的結果令人驚詫!
其實,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大力反腐,大力整頓四風,並出台各項規定與禁令開始,我國公務員便逐漸的褪去了「光環」,逐漸走下了「神壇」,隨著養老金「雙軌制」的廢除,改革的不斷深入,公務員越來越市場化,這是社會進步與必然趨勢。
公務員「跳槽熱」的到來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對社會發展與進步有利的,究其原因有一下幾點,首先,公務員願意跳槽,說明了我國年輕人的思想觀念正在不斷的改善並進步,不再將仕途作為個人成功的唯一渠道,如此一來便有利於發揮個人愛好與專長,有利於「人」的發展;其次,公務員敢於跳槽,說明我國的體制機制正在不斷完善,給予人更多選擇的機會的同時,合法權利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公務員願意跳槽、敢於跳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務員這個群體,與此同時也激活了社會人才市場,有利於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使社會全面和諧發展,從這個層面來講,公務員跳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當然,公務員「跳槽熱」也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不利影響,諸如,公務員作為管理者與服務者,需要穩定的建設與發展,而公務員跳槽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對公務員隊伍建設造成負面影響,有可能破壞公務員群體的整體性,也有可能降低公務員群體的服務水平,從這個層面來看,公務員跳槽熱的到來令人擔憂,值得重視。
但是,部分公務員跳槽之後,也有其積極的因素在其中,有利於讓政府機關的人數與所承擔的工作量更匹配,而且,公務員跳槽到其他行業,人才的流動也有利於其他行業發展。另外,對於想考公務員的人來說,也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可見,是多贏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要警惕某些公務員跳槽後利用原有職權或者職位從事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活動,更要警惕某些腐敗公務員通過跳槽逃避反腐。
當然,公務員跳槽人數大幅增加也提醒有關方面:其一,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鉤的制度要盡快落到實處,讓公務員多條晉升通道;其二,公務員社保及工資改革要盡快走向合理;其三,今後跳槽的公務員可能會越來越多,招錄新公務員時要考慮到這一點。另外,還要進一步規范和監督公務員離職後的從業行為。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面試題養老金雙軌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臉色蒼白練什麼養生功 瀏覽:382
老人手上出現瘀血是什麼情況 瀏覽:802
農民一般能領多少養老金 瀏覽:951
老年人腰重是為什麼 瀏覽:325
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管理 瀏覽:30
男性吃什麼能延長壽命 瀏覽:852
養生堂維生素a多少錢一盒 瀏覽:730
縣級入額女副檢察長退休年齡 瀏覽:200
老年痴呆症自己難受嗎 瀏覽:217
失業養老醫療住房保險怎麼查 瀏覽:282
湖北退休養老金基數 瀏覽:985
80歲生日訂幾層蛋糕好 瀏覽:869
女孩養老保險什麼時候交好 瀏覽:195
強制執行退休金規定出台 瀏覽:663
跳廣場舞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822
2018年昆明補發養老金 瀏覽:582
桂林養老金2020年每月增加多少 瀏覽:767
做入職體檢最後什麼時候去 瀏覽:878
退休人員公司補貼社保怎麼寫合同 瀏覽:902
大學普通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