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與農村佔地國家給上的養老保險有沖突嗎
建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移渠道。參加被征回地農民養老保險後答又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退休年齡時,經本人申請,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允許將其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金和政府補助金折算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其中繳納A檔的參保人員折算為3年6個月,繳納B檔的參保人員折算為4年1個月,繳納C檔的參保人員折算為4年7個月,繳納D檔或E檔的參保人員統一折算為5年。折算時其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金劃轉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其中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金大於靈活就業人員按2011年繳費基數100%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計入個人賬戶金5倍的部分,退還給本人。政府補助金劃轉至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同時終止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關系,不得再行改變。
原來因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而終止或不能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滿15年而不願延繳的,允許其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按規定辦理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手續,享受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
②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社保沖突嗎
法律分析: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社保並不沖突。社保所保障的包括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就是對應於社保中的養老保險,只是這兩者之間繳費資金來源是不一樣的。社保資金是由企業和個人繳納的,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則是由政府、村集體以及個人三方出資繳納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③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可以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嗎
失地農民養老保抄險可以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合並的。雖然每個省市自治區有不同的規定,但是一般來說,處理辦法基本相同。
1.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同時又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參加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可以按規定折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6年,大病醫療統籌折算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0年)。
2. 參保人員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根據其養老保險實際繳費年限和折算繳費年限確定養老保障待遇:如果兩者相加滿15年的,可以按企業退休,享受職工基本養老金;
3.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有兩種處理方式:(1)選擇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2)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就是將實際繳納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折算到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辦理手續領取待遇。
4.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領取手續時,可以同時一次性補繳滿20年的醫保年限後,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④ 職工養老保險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我現在的交的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如果去換成城市養老保險,能行不,而且失地農民有國家補助一半,如果公司交還補助不,是還是公司交了國家補助的一半就沒了,公司交大概一年是多少錢
⑤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單位購買的社保能同時擁有嗎
1、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單位購買的社保能同時擁有,但是只能享受一份保險待遇。
2、失地農民的產生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正常現象,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民的農業土地轉化為非農業用地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國家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以保障農民的權益。
3、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
4、養老保險金待遇
(1)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2)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3)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4)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5)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5)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社保擴展閱讀
繳費標准
由於各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繳費額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農民的繳費標准:
1、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繳費檔次,由個人選擇其中一檔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個人應繳費總額。
2、被征地農民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以征地時上年度起歷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費率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應繳費總額。
3、區(市、縣)人民政府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承包土地數量為依據,根據實際失地比例承擔一定數額的費用。
4、全部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檔次乘以補繳年限計算得到的應繳費總額的60%;部分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應繳費總額的60%乘以實際失地比例。
5、《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家庭人口為若幹人的,按符合參保條件的實際人口計算政府承擔費用。
6、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和政府承擔費用全部記入個人賬戶,作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依據;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除政府承擔費用外,其餘部分由個人承擔,應繳費總額的40%記入個人賬戶,其餘60%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一部分劃入統籌基金。
7、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未滿60周歲、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個人選擇的繳費檔次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
8、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時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准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被用人單位錄用的,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繼續繳費,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⑥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屬於社保還是農保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復屬制於社保。
失地養老保險制度將失地農民全部納入社保,將從根本上解決被征地農民的長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被征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區)提供征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三)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征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6)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和社保擴展閱讀:
因非依法征地導致失去土地的人員不屬於失地農民范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轉租者也不屬於保障范圍;失地農民被錄用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軍入伍後轉為軍官、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也不在保障范圍。
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參保人員在到達規定年齡的當月,本人持《被征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手冊》及公民身份證、銀行存摺(工行、農行、郵政)到社保處辦理相關手續,新參保的村由社保處統一下村發放。
⑦ 是單位買的社保劃算還是政府的失地農民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劃算
養老保險是社保中的一項,談不上哪種合算。社會保險分為五大類:1、養老保險(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後者有的省又叫什麼新農合養老保險);2、失業保險;3、醫療保險(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4、工傷保險;5、生育保險。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針對的對象系有單位的,以單位參保的(單位要給你繳大部份,職工本人只繳個人部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系針對城鄉居民個人繳費參加養老保險的(自己全額繳費)。
⑧ 失地農民保險和社保可以合並嗎
失地農民保險和社保可以合並。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同時又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參加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可以按規定折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6年,大病醫療統籌折算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10年。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有兩種處理方式:
1、選擇一次性補繳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後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
2、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失地農民保險和社保的主要差別有以下幾點:
1、性質不一樣。失土保險指的是農民失去土地後,多會出現收入來源不穩定的情況,而現行的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無力考慮和承擔失土農民的養老保障問題,出於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的目的來考慮,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而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2、繳納金額不一樣。失土保險會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採取不一樣的繳費比例,按照每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確定繳費數額,並且失土保險繳費標准低於社會養老保險,在領取的時候農村失地保險也會低於社會養老保險;
3、參保對象不一樣。失土保險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社保參保對象其實就是全體勞動者。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被保險人能夠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⑨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與農村社保哪個劃算
1、失地保險和社復會保險的制發起原則不同,失地保險是以被動失去土地為投保原則,社會保險是以工作年限、年齡為原則發起,所以,超過一定年齡的人,是不能購買的。(試想,如果所有人都等到年齡大了再買保險,那社保機構或保險公司不是虧死了)
2、現階段我國國民的保險意識比較淡薄,理論上都應該依個人能力為自己購買保險。你父親的醫療保險在有能力的條件下應該購買,購買前請先詢問保險機構,是不是符合條件。醫療保險的條款有所不同,至於報銷項目可在投保前一並詢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