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領取個人養老保險年齡推遲,分繳約的時間嗎
退休的員,個人帳戶發放原則,
50歲按195個月發放,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65歲101個月
年齡越往後推遲,每月領得越多。
B. 養老保險退休年齡往後推遲了嗎
我國退休年齡目前沒有往後延遲,只有相關規定提出的方案。
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5文件:三中全會中央已敲定:延長5歲用10年。對於延遲退休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應當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
第二,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
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5文件:對於延遲退休年齡的探討
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規定始於上世紀50年代:男職工的退休年齡為60周歲,女職工為50周歲,女幹部的退休年齡提高至55周歲。但是隨著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人口平均壽命也隨之提高,因而對於勞動者退休年齡的推遲問題擺上了桌面。
具體的方案如下: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早在2000年提交的報告《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與管理》中就建議,國家應盡快確定推遲退休年齡方案。
第一步,用五年時間清理和取消提前退休的工種,基本達到嚴格按法定退休年齡執行;
第二步,用五年的時間取消女工人、女幹部退休年齡的差別,女職工一律55歲退休;
第三步,用十年時間初步將退休年齡推遲至65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有關養老保險年齡往信推,怎麼推遲
到今天為止,還沒有推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出台。
不過推遲退休年齡看來是不回可避答免的,但這問題牽涉面太廣,並被大多數人反對,如果一下子就強行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會影響社會穩定;個人認為,有關方面對此會非常謹慎的,具體的配套政策也還在研究之中,什麼時候實施,要視國際國內形勢而定。就目前而言,現行的退休政策還在繼續執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2019養老保險延遲退休年齡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按目前政策,女50周歲退(你屆時有15年累計養老繳費就可以在2015年7月辦理退休手續)。社保是累計計算的,中途沒交部分沒強求一定要補交。中斷對退休基數有一點點影響。個人繳費的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你累計交了9年多,到12月止共114個月,按目前政策還需要66個月,不能補繳的前提下連續交到2019年6月為止才夠年限。因為到2015年7月你法定退休年齡你的社保最低繳費年限15年還沒到(目前政策)。所以不能辦退休手續。同時好多地方已經停止一次性補繳政策了(你退休地有沒有一次性補繳自己去問一下)。都是實行延期繳費、延遲辦理退休手續。即到2019年6月辦退休。從2019年7月開始發放退休工資。2015年7月到2019年6月不會給你補發。這個前提是國家不會推遲退休年齡的前提下,到2015年肯定不會推出。要退出延遲也就1-2個月而已。但是到2019年就天知道了。若不增加繳費年限純粹延長退休年齡的話(還是保留最低15年的話),那你可以選擇停保等到退休年齡到再去辦理退休手續。若即延長退休年齡還要疊加延長繳費年限,那你悲劇了,還要出延長年限的錢後再等新的退休年齡到了才能辦退休手續。坑爹的北大叫獸、相關機構、廣大的公務猿等人自己從不用交社保費用,老是在盤算惦記我們繳費老百姓的社保政策。想方設法想讓老百姓多交幾年保費、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施行。一來一往省下巨額保險費用好彌補廣大公務猿、叫獸的高退休工資。其中最為可笑的一點,這邊嚷嚷老百姓需要增加繳費年限、延遲退休年齡。但是廣大公務猿隊伍,尤其對有些普通領導層,國內好多地方卻倒行逆施到處推行,要這幫人希望他們主動要求提前到55歲退休。同意的工資還晉級,退休工資都增加了,56歲就開始拿退休金。美其名,需要幹部年輕化,老的不下來,一個蘿卜一個坑,年紀輕的上不了位。另外有點,不知你交了醫療沒,因為醫療有些地方不止15年的,要交20年、25年才給退休醫保待遇的地方多得是。不過若不夠年限,可以在退休時一次性補繳醫保(養老現在不支持一次性補繳了)
E. 養老保險是推遲年齡了嗎
國家並未出台延遲退休年齡的規定,並且近期也不會出台,
F. 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推遲到六十五歲開始執行了么
目前沒有推遲退休年齡的規定,退休年齡仍然是:男六十歲;女,幹部五十五歲,工人五十歲。另,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居民,累計繳費十五年,達到六十周歲(不叫退休),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關於養老保險退休推遲年齡
暫時還沒有任何實質性文件規定退休年齡推遲,如果要實施,我認為至少要劃分繳費時間段來過渡,比如說2000前繳納社保的,按原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2000年12月以後參保的,按新退休年齡退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H. 養老保險年齡推遲是從2019年交錢的人還是退休的人
中國社科院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建議,改革退休年齡前應該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5至2017年實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8年開始延遲退休年齡。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25日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說,「適時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等改革」。中國社科院發布這份《全面深化改革二十論》對「延遲退休」有著專題研究。報告指出,當前,無論是從國內形勢還是從國際形勢來看,中國延遲退休年齡已經勢在必行,但是,改革退休年齡前應該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對於改革的時間表,這份報告建議,2015至2017年實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並軌,2018年開始延遲退休年齡。報告建議,未來中國退休年齡將有兩類:一是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領取年齡,二是居民養老保險的領取年齡。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第一步,2017年完成制度並軌時,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具體怎麼實施,讓我們拭目以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I. 養老保險年齡推遲表
專家分析,此次人社 部強硬表態延遲領 取養老金年齡或是無奈之舉。對於漏 洞很多的養老保險制度來說,也許只能是 揚湯止沸。
無奈之舉?
6月5日,人社部公開稱,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人社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社保專家分析,過去人社部每次提到延遲退休年齡,就會招致一片反對。每次一有反對,人社部就會退縮,放棄不討論。然而,這次語氣比較堅定,一方面從國際范圍來看,確實是必然趨勢,另一方面,由於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養老金支出面臨極大壓力。
根據5日公布的《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去年全年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6895億元,其中征繳收入13956億元,各級財政補貼2272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12765億元。
盡管從數據來看,目前中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總收入依然大於總支出,但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分析,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收支狀況還比較樂觀,只是因為連年的財政補貼和不斷擴大的覆蓋面暫時將制度背後的財務隱患掩蓋了。
其實,中國養老金制度潛在的財務風險已現苗頭。據人社部統計,2010年若剔除1954億元的財政補貼,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征繳收入收不抵支的省份(含新疆建設兵團)共15個,缺口高達679億元。
上述社保專家認為,這種狀況是由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不合理導致。因此,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確可以緩解養老金支出壓力,但對於漏洞很多的養老保險制度來說,這種做法只能算是揚湯止沸,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利弊孰大?
不久前,美國國際集團(AIG)CEO羅伯特·本默切提出,退休年齡將需要提高到七八十歲,這樣能減輕養老金和醫療衛生服務的負擔,讓老年人工作更長時間,同時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本默切此言有點語不驚人誓不休的意思。畢竟,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統計,2008年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也只有77.8歲。
延遲退休年齡可謂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提高老年人力資源開發、增加退休後收入、有利於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不好在於,60歲以上的年長勞動力競爭力下降,一部分人將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延遲退休年齡後,對在業時收入低、退休後預期壽命短的職工不公正;低技能、身體不好的老年人會成為「犧牲品」。
昨日在新浪微博關於「你是否支持彈性延遲退休年齡」的投票中,5000多名投票者有超過九成投了反對票。
從各方評論上看,焦點在於社會公正。許多人提出,在延遲退休上,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企員工和私企員工應該有所區別,不能一刀切。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亦建議,為降低由此可能帶來的社會震動,使政策效益最大化,政策不應一刀切,而應採取彈性介入的自願原則。
另一爭議在於是否會對就業產生影響。褚福靈認為,如果實行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政策,每年將會涉及上千萬人,並導致年輕人無法進入這些崗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保學者李珍則持不同意見。她認為,延遲退休年齡,會影響部分就業,但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李珍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退休並不意味著離開勞動力市場,有些人繼續以返聘等形式參與就業。根據統計,退休後參與就業的人員比例在20%以上。另一方面,在預期壽命延長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較低的退休年齡,導致養老保險制度贍養比惡化,這就意味著就業人口需要繳納更高的養老費率,導致勞動力成本相應上升,從而對新增就業崗位會產生擠出效應。
《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提出,要達到制度平衡運轉,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必須調整制度參數。參數的調整面臨三個選擇,即下調替代率、上調繳費率、通過提高退休年齡來人為調節贍養率。從中國目前情況來看,前兩者基本沒有調整空間,因為養老金替代率只有不足50%,不能再下降;繳費率已令企業成本增加,無法再提高。通過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來間接調整贍養率是唯一較為可行的出路。
「我們不能指望延遲退休年齡能解決養老保險制度所有的問題,但它確實會對制度的贍養率有所改善。」李珍還指出,提高退休年齡、延長繳費年限對個人退休水平的提高都是有益的。按照基本養老保險的計發辦法,個人的繳費工資基數的大小、繳費年限的長短以及退休年齡都會影響個人退休時的收入。
從國際情況來看,截至2010年底,所有歐洲發達國家的退休年齡都在61歲以上,其中冰島、挪威男女都是67歲,瑞典、丹麥、德國等為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