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有什麼區別
1、視同繳費年限是指1992年10月前參加工作的人員的工齡視同於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2、實際繳費年限是92年10月後參加工作人員實際交納社會保險月數計算的社會保險年限。
3、實際繳費年限按繳費月數累計,如果轉移單的月數有誤,盡快到社保查詢,醫療的計算方法基本與養老一致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公務員養老金繳納年限中視同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3
㈢ 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是從哪一年算起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在2014年9月30日以前符合國家和省工齡政策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不含折算工齡)中,按照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可視同繳費年限的工作年限(按月計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是從哪一年算起
視同繳費年限開始時間
視同繳費年限就是說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就參加工作的人,從開始參加工作的那一年起,一直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那一年為止,這中間的工作年限就會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這里的視同繳費年限開始時間,就是大家開始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就是說你從哪一年開始工作的?視同繳費年限就是從哪一年開始的,這個時間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定的,不是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視同繳費年限截止時間
視同繳費年限的截止時間就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時間,那因為各地的改革時間不同,所以具體的截止時間也是不同的,但是大致的時間會固定在1992年到1996年之間,比如你所在的地區是1993年才實施的個人繳費制度,那麼,你的視同繳費年限截止時間就是1993年,而1993年之前的認定工齡,都可以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㈤ 養老視同繳費年限什麼意思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是指職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實際繳費年限之前的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作時間。
固定職工在實行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制度之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時間,都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並且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發養老保險金。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正式職工調入企業後,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下鄉知識青年被招為合同制工人,且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其軍齡及下鄉期間按國家規定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年限,可視同繳費年限。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可以與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發放基本養老保險金。
(5)什麼是養老金同繳年限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三、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在理順分配關系,加快個人收入工資化、工資貨幣化進程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個人繳費比例。
提高個人繳費比例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職工工資增長等情況確定。為適應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提出兩個實施辦法。
由地、市(不含縣級市)提出選擇意見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直轄市由市人民政府選擇,均報勞動部備案。各地區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對兩個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完善。
四、為了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各地區應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基本養老金可按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進行調整,具體辦法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五、國家在建立基本養老保險、保障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同時,鼓勵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企業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以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根據本單位經濟效益情況,為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企業和個人自主選擇經辦機構。
㈥ 公務員養老金繳納年限中視同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因為公務員是國家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92年改制前是沒有上保險的,92年改制後才交保險,所以養老金繳納年限中92年之前的視同繳費,這樣繳費年限就連接起來了。
㈦ 養老金中視同年限 折算年限是什麼意思
摘要 視同交費年限是指實際沒有交納,但可以算交費年限,如復員軍人的軍齡可作視同交費年限,還有在1992年以前的工齡,也可作視同交費年限,視同交費年限與實際交費有區別,因為實際沒有交納,個人帳戶沒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