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郎咸平:告訴你為什麼說中國的保險都是騙人的
然後四年後郎咸平道歉了,說保險必需品
⑵ 郎咸平教授說,高盛從建行賺了1300億人民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話:
「高盛曾經是中國工商銀行的最大股東,它的好朋友美國銀行曾經是建行的大股東。建行的上市讓它們賺了1300億元,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後圖利了高盛集團。
實在不知道當時是怎麼盤算的,為何會被高盛牽著鼻子走。最近那些幽靈頻頻套現,從中獲取了巨額財富。伴隨著他們的唱空和唱多,我們被搞得暈頭轉向,一些所謂的專家則感覺自己好得不得了,這些專家就是跟中國股市的「黑嘴」一樣,在給高盛抬轎子,甚至他們被高盛利用了還不知道。「
(2)郎咸平評價中國養老金擴展閱讀
《環球時報》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國干下的部分壞事:「兩年多以前,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導致全球性通脹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日益困難,其實就與高盛等跨國投行的操縱直接相關。以油價為例,在國際油價於2008年7月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記錄之前,走勢幾乎與高盛推出的報告一致。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稱,中國國有銀行2004年改制的時候,高盛相繼發表報告,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但結果高盛等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中國銀行上市的股權。僅某個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高盛等華爾街公司賺了1300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每人給了美國100元。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記者說,高盛一直擾亂國際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發表報告,稱原油要漲到200美元一桶,當時中國拚命購買了價格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還與一些中國公司設下「對賭協議」,自己卻悄悄拋售原油。到了當年年底,油價降到34美元一桶。中國國資委官員曾表示保留對高盛等交易欺詐起訴的權利。
或許有讀者還記得,2008年本報今日快評對油價問題、「銀行賤賣論」問題等發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為什麼先生老是欺騙學生》為題,作了一個小結。(參見《常態》一書)我在文章最後說:「在與狼共舞的『貨幣戰爭』中,我們輸多勝少。先生有責任,學生也有責任。」
⑶ 郎咸平:中國的保險全是騙人的,他為何這么說
保險,對一個國家來說是象徵著進步的標志,在很多的歐美發達國家之中,基本上每一戶人家從出生開始,就會買上各種各樣的保險,因為每個月只需要支出一筆不高的金額,但是卻可以在危難之際換來最後的救命。
同樣的,我國的保險在近些年也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無數的家庭通過買保險預防了大病面前的家破人亡;保障了每一個家庭成員,可以說保險這個東西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著名的經濟學大牛郎咸平大師,卻發話了:中國的保險業很亂,到處都是騙人的勾當,他所講的內容可謂是一針見血。
虛構中介業務指的是把本屬於自己公司的業務轉接到其他中介公司,這樣人們在買保險的時候,就要多出來許多意味不明的手續費、管理費,中介公司更可以大量開虛假保單套取錢財,如此一來,把客戶的錢撈到手裡,保險公司和中介自行分成,賺得盆滿缽滿,可是無辜的客戶卻莫名受騙。
⑷ 如何評價郎咸平
郎咸平,1956年6月21日生於台灣桃園縣,祖籍山東濰坊,中國台灣學者、經濟學家。[1] 1974-1978年就讀於台灣東海大學經濟系。1986年,他在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以創世界紀錄的兩年半時間連拿金融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 2001年起開始重點研究中國大型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問題。郎咸平曾經執教於多家知名的商學院,其中包括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最高學術級別的(首席)教授。2011年11月11日,郎咸平以485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9位。
中文名
郎咸平
外文名
Larry H.P. La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台灣桃園縣
出生日期
1956年6月21日
職 業
學者,經濟學家
畢業院校
台灣東海大學經濟系
主要成就
2003年榮登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公認的世界金融學的頂級學者
籍 貫
山東濰坊
演講事務
音華娛樂國際
⑸ 如何評價郎咸平
人品太差,還有水平啥意思自己睡女人不給錢到拐騙好像水平就這樣對咱中國吊幫助都沒
⑹ 主流經濟學家對郎咸平的評價
郎咸平是一個成功的經濟學家,他的主題思想採取三分緩和統治者關系七分謾罵與批評統治者行為的路徑。他走的是考慮國民利益的主線當然受到市場的追捧,名利雙收,台灣人的身份保護了他不受政治傷害的優勢,他心裡明白統治的本質,他也知道中國的命運走向。他比起國內的經濟學家強悍多了,他也明白他的思路僅僅受市場歡迎。
⑺ 郎咸平說了哪些保險的真相
爆出了保險業升職的流程,揭露了保險業招新,保險類似傳銷。郎咸平教授現場展示了一張數據表,中國人關於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健康人群比例顯示,疾病佔了15%,亞健康佔到70%,健康的人只佔到15%,這意味著有70%的人隨時都有可能生病。
保險業的不斷發展和規范讓郎咸平對保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僅在節目中一改對保險觀感,在保險師直播首映禮上,郎咸平親臨現場,他表示,買保險是必然的,重疾、意外是必備的,「目前我的保險是(資產的)10%左右。」
(7)郎咸平評價中國養老金擴展閱讀
郎咸平說:建立全國聯網的個人電子病歷、疾病、手術診斷、健康狀況、移動醫療等相關標准,接入醫院的系統,成為打通整個環節,完成整個健康產業鏈服務體系的關鍵。
如果遇到更心動的方案,郎咸平表示自己肯定會大幅度提高保險的比例。有遠見的人會提早用保險做好萬全保障,只有目光淺顯的人才會堵運氣。郎咸平建議,以保險為主體的配額應該大幅度增大,不只10%,甚至要達到30%、40%。
郎咸平在首映禮上曾總結,「在我們今天經濟環境低迷的現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時代,我認為我們保險業會更迅猛的發展。到這個時候,我相信整個行業會迅速擴張。」
⑻ 如何理解郎咸平說的「中國的保險就是搞傳銷」
報銷的銷售模式和傳銷完全一樣。不同的是,保險是合法的,賣的是保險。 你們知道賣一份壽險銷售人員可以拿多少提成嗎? 多的能到40%。然後你的上家再拿20%以上,以此類推。想想你們買的保險有多少都進了銷售人員的腰包里吧。真正能進入庫里的也就20%。 也就是相當於以成本價500%的價格買了一份壽險。可以說保險,80%的部分都是傳銷。
⑼ 怎麼評價郎咸平
郎咸平就是個明星,戴著為民請命的帽子,從容不迫地四處辦講座,是出場費最高的經濟學家(如果說他算經濟學家的話)。至於他的觀點,民眾冷靜多年之後,會發現其實就那點東西,聽起來慷慨激昂,回想起來也就那麼回事。「郎顧之爭」過去這么多年,顧雛軍也已出獄,事情冷卻之後回過頭來看這件事,看還有沒有人給他「為民請命」的帽子,看還有沒有人還認為他是經濟學家的「良心」?
⑽ 郎咸平怎樣看待中國人去香港買保險
不要迷信名人,名人講話都有自己利益方向的。
香港保險有自己的優缺點,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但不要被忽悠。
只是為了保障的話,沒必要去買香港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