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取消一次性補繳,有2種情況卻可以補繳,你知道嗎
早在幾年前,就可以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先說我身邊的一些例子。我的一個親戚2010年一次性用5萬元還了社保,繳費後第二個月就到了退休年齡,已經在領養老金了。以前他每個月領600多,現在漲到2000多了。這里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我以前可以還一次?現在還社保政策越來越嚴,還能還嗎?什麼情況下可以補?
2011年7月1日前繳納社保的,達到退休年齡時,繳納社保不滿15年,延遲退休後繳納不滿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周歲,但超過15年未繳納社保的,可以一次性繳納。需要知道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待遇遠低於退休後的職工。
社會的平均工資每年都在增加,相應的繳費基數也在增加,社保的繳費額也每年都在增加,所以要盡早繳納社保。比如青島,1999年最低繳費基數為376元,2009年為1165元,2019年為3269元。其實這個變化還是很大的。本著「多交,多交」的原則,建議大家盡量多交社保。
目前不再允許一次性繳納社保。所以每個人在工作期間都要按時繳納社保。本著「多交,多交」的原則,建議大家盡量多交社保。
⑵ 青島市怎麼補繳養老保險
滿五十五歲一次補足養老保險。
⑶ 退休後還能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嗎
退休後已經有了退休金是不可以再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的。如果都那樣做就亂了,無法管理了。如果還沒辦理退休手續時,可以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的。
⑷ 農村老人60周歲一次性補了養老保險是14萬6千元,我是青島地區的,請問以後每個
你這操作讓人瞠目結舌,一次性補繳14萬萬元?我就問你能領多少錢一個月?你要領多少年才能把你的本金領回來?看一養老金領取公式:
養老金計算公式: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1)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再看一下下面領取的例子:
【例子】:小明,2016年滿60歲退休,退休前他剛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繳費119340元,其中個人賬戶的余額是:47736元。而青島市2015年所有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476.3元,他在青島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了60%作為繳費基數,所以他第一次領到的養老金是:
(1)月基礎養老金:(4476.3+4476.3×0.6)÷2×15%=537.16元
(2)個人賬戶養老金:47736÷139=343.42元
合計:537.16元+343.42元=880.58元
所以,小明第一個月的養老金是880.58元,根據2015年山東省人均預期壽命(78歲),假設60歲的小明還能領養老金18年,領取的時長是:18×12個月=216個月
那麼,小明退休後18年內,總共能領取的養老金總額是:880.58×216=190205.28元
⑸ 退休時一次性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選擇最高檔次還是最低檔次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基本原則,實際上是以國家福利為保底,參保個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首先國家對於實施新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已經年滿60歲的老人可以不用繳費,可以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待遇,這是其福利性的特點。當然基礎養老金標准不是很高,目前國家最低標準是93元每月,各個地方可以進行額外的補貼,比如山東省是142元,青島市是192元,北京市是820元,上海市是1100元。基礎養老金一般還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和繳費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進行額外傾斜照顧。
退休前一次性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選擇高檔次還是低檔次?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第2部分待遇,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139。
個人賬戶的余額實際上是個人繳費、國家補貼和集體補助以及產生的利息。集體補助一般是有條件的集體才給予的,比如說失地農民。國家補貼一般是按時繳費才能夠享受得到。利息也是繳費以後進行長時間積累的。如果退休前一次性補齊,一般相當於自己給個人賬戶的余額充值。
這種時候,如果按照最高檔次補齊,產生的個人賬戶養老待遇自然更高。雖然說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當於自己給自己積累的養老待遇,但是如果壽命長,個人賬戶余額領取完以後,國家會補貼等額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確保我們退休待遇不降低。未來人均預期壽命越來越長,還是相當劃算的。
如果說參保人去世得早,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還有餘額的話,這一部分錢會由繼承人全部繼承,因此對於參保的家庭來說是不會虧本的。
退休前一次性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選擇高檔次還是低檔次?
當然,參加養老保險可能還要考慮到家庭積蓄的多少、應對意外風險的情況等等。所以,一般來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領取待遇以前,如果一次性補齊的話,建議根據自己的負擔能力,繳費檔次選擇越高越好。
⑹ 青島膠南市城鎮超齡居民如何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之前未參加任何投保,沒有土地,城市戶口。
要是從來沒有交過,那就沒有必要補交了。得不償失,我補了一年的就花了6000多,你要是一下補15年的要10萬。補交都是針對那些沒有交滿15年的,只要補上就可以領養老金的那些人辦的。
⑺ 為什麼以前可以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而現在不讓一次性補繳了
養老保險政策並不意味著不能得到補償,但社會保險的補繳政策越來越嚴格是正常的。
社保補繳政策為何越來越嚴格?
因此,國家對養老保險的繳費越來越嚴格是正常的。
目前,仍有補繳政策
根據勞動合同法和其他法律規定,企業為員工支付社會保險金的義務。如果企業的違法行為導致員工無法享受社會保障,特別是養老保險,那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我們想結束耳鼻喉科
⑻ "如果你今年55歲,沒交過養老金,現在是一次性補繳, 還是不交,哪個劃算"
001 一次性補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一、根據規定,想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的話,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
下面以青島市為例,分析最近15年靈活就業社保繳費金額以及回本時間:
以最近15年來青島市最低繳費基數為例,只交養老保險的話,15年一共需要繳納66696.50元。
二、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以青島市2019年基數為例):
1. 個人賬戶:26678/170=157元
2. 基礎養老金:(5449+3269)/2*15*1%=653.8
合計:810.80元 (實際上肯定會比這個高一些,因為還有利息沒計算)
則,一年養老金為:810.80*12+1700(取暖費)=11429.60元
六年養老金合計為:68577.60元
小結:以靈活就業身份正常繳納15年養老保險,總繳費為六萬多,因為題中是一次性補繳,肯定會有滯納金產生,滯納金為每天萬分之五。但是即便是加上滯納金,大概只需要六七年即62歲即可回本,而我國的人均壽命是76歲,還是非常劃算的。
002 補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一、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年齡是60歲,按照規定,可以在達到退休年齡時,沒交夠15年的,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題主現在是55歲,可以繼續繳納五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然後在達到60歲時一次性補繳。
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檔次:
從100、300、500、1000、5000,等分成很多個檔次,且個人繳費可以享受政府補貼,比如1000元檔次可以享受100元補貼。
1. 下面以1000元檔次繳納15年為例予以計算:
合計繳費:1000*15=15000元
2、領取養老金金額:
1) 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100)*15=16500 16500/139=118元
2) 基礎養老金 青島市2019年為: 168元
合計:118+168=286元 一年領取養老金:286*12=3432元
回本時間:15000/3432=4.37(年)
小結: 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5年,回本時間大約四年多,即65歲可以回本,也是非常劃算的。
003 如果哪種保險都不交的話,會怎樣呢?
假設題主手裡有10萬元存款,每月給自己發養老金800元,大約十年時間將花完存款,此時題主是65歲。
也就是說,花存款的,是隨著年齡越大,需要錢的地方越多,存款卻越來越少,越來越捨不得花。甚至會因為給兒子買房、娶媳婦或是其他家庭大事花光自己的儲蓄。
而養老保險是每年遞增的,隨著參保人年齡越大,養老金也越來越高,活到九十九,發到九十九!
⑼ 2012年青島還能放開一次性補繳15年的保險嗎
你提到的這個55號補繳文件,不會再有了。已經截止。
如果是城鎮戶口的話,關注近期青島人保局將要進行的五七工的補繳。
這將是最後一個補繳的政策,針對城鎮戶口,以前在鄉鎮企業工作的現在未保障人員。
具體的政策,需要等文件再確定。
⑽ 現年60歲的農民一次性補交15年養老金,需要交多少,以後每月能領多少
首先我們要了解來,國家對農村」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定的繳費政策。2009年元月,國家 對"」城鄉居民」60歲以上老人,未領取退休養老金的老人,其本人不需繳納養老保險費,憑戶口本,本人身份證,向所在地村委會(社區)申請登記,發放」國家基礎養老金」,2009年標准55元/人/月,加「社會集體補貼金」,標准有當地政府制定,最少補貼5元/月,高的也有40元以上/月,那時每月每人至少能領60元/月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