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交的養老保險國家有補助嗎
2015年國家沒有出台任何關於殘疾人補助的政策,也沒有修改或廢止現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原有的殘疾人補助政策不變。
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關於社會保障的部分內容
第四十六條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各項社會保障的權利。
政府和社會採取措施,完善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第四十七條殘疾人及其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殘疾人所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殘疾人家庭,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
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
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第四十九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無勞動能力、無扶養人或者扶養人不具有扶養能力、無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按照規定予以供養。
國家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舉辦殘疾人供養、托養機構。
殘疾人供養、托養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侮辱、虐待、遺棄殘疾人。
各地依據上述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政策制定了地方性的社會保障政策和實施細則等。對於長期救助對象一般只限於城市三無人員和農村五保戶,這部分群體中包括了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和無贍養人(撫養人)的殘疾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一級至四級傷殘),無收入來源(不包括政策性的補助金和政策性補助的實物),無父無母(即法定贍養的父親和母親,也包括撫養過殘疾人的養父和養母)、無兒無女(即法定撫養的子女,也包括私生子女和養子養女)。對於因病致貧(這里主要是指因病致殘並導致生活困難)也有相應的臨時性救助措施。由於各地出台的相關政策有所不同,且因各種原因造成政策宣傳不到位、落實不到位等,建議咨詢當地的民政部門,也可以登錄當地政府官方網站查詢相關政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的領取需要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交的材料嗎
你說的應該是大病二次補償金吧?!
需要醫院的結算單,個人醫保卡,銀行卡,身份證戶口本,到當地醫保中心先申請,審批同意以後,補償金才會打入到患者的銀行卡。
⑶ 什麼樣的人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享受醫療財政補助
這個只有公務員才享受,按照國家規定,公務員退休後,可享受國家醫療的財政補助。
⑷ 企業未繳納養老保險可不可以領取工傷醫療補助金
不是的,上面您提到的只是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條例未修改前,受傷職工領取醫療補助金。修改後就改為繳納醫療保險費了。至於養老保險,還應按原形式正常繳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補貼必須和醫療保險補貼同步嗎
對下崗職工中的「4050」人員,個人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補貼是同時進行的。
⑹ 職工的養老保險有補貼嗎
沒有,職工交的養老保險是單位和個人雙方交,單位交的多個人交的按工資的百分比交,交的多退休吋拿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