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德國養老金最新改革

德國養老金最新改革

發布時間:2022-03-02 17:48:16

❶ 求現在最新的德國養老保險制度,請詳細一點,謝謝

目前德國出生率較低,人口自然增長率是負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發達、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預期壽命在不斷增長,社會人口趨向老齡化。據估計,到2030年大約2個勞動者供養1個退休人員。同時在歐洲統一進程中,由於德國生活水平較高,赴德定居者增加,這必然也會增加一部分新的社會保障支出。因此,德國面臨著繼續維持原來社會保障水平的要求,同時條件又不允許對日漸減少的勞動力提高稅收、多交社會保障費用的困難,對現有社會保障體系進行適當改革勢在必行。
德國養老保險體系由法定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自願保險等多種形式組成。德國的養老保險較全面地規定了養老保險的適用范圍、資金來源、繳費標准和籌集方法等。
根據法律,德國所有的工人和職員都參加法定養老保險。2004年,雇員交納的養老保險費為其月收入限額以下部分的19.5%,由雇員自己和僱主各負擔一半(原西德地區雇員的月工資收入限額上限為5150歐元,原東德地區的上限為4350歐元)。超過上限部分的月收入不再交納養老保險費。法定養老保險起源於俾斯麥時期的「自助資助」模式。規定養老保險費由僱主、雇員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擔,並主要由僱主和雇員承擔,國家只作一定的補貼。這一模式是典型的收入關聯年金計劃。在這種年金計劃下,繳費和津貼的多少與個人的工資水平直接相關,通常是根據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水平、就業年限、交費期限、收入替代率及調節系數等基本要素確定,並側重體現收入關聯和收入再分配的特徵。目前,法定養老保險覆蓋了從業人員的90%,是德國養老保險制度的主幹。
法定養老保險為強制性保險,所有的投保人都有義務依法按時繳納養老保險費。養老保險資金的來源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僱主和雇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這是養老保險資金來源的主要渠道。另一個是國家財政補貼。每年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的數額占養老保險費的五分之一。養老金根據退休者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長短計算,但最高不超過退休前最後一個月工資的75%。德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法定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將由目前的19.5%提高至22%,到2020年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占工資的比例由現在的平均53%降為46%,到2030年進一步降至43%。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法定養老保險的補充,已成為養老保險體系中的一大重要支柱。與法定養老保險不同的是,企業補充養老不是政府行為,而是企業行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趨嚴重以及減輕國家養老負擔壓力的需要,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越來越受政府的關注。在德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對勞動力的覆蓋率高達65%,它是養老保險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並得到法律的支持。籌資方式、組織形式、款額及受保人均可自由選擇。盡管德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屬於自願性養老保險,並由私人公司經營,但政府並非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對其進行宏觀調控。為了防止僱主因宣布破產而無法支付養老金的風險,德國設立了僱主組織的養老保險基金會作為擔保機構,規定開辦企業養老保險的僱主有義務向擔保機構投保,如果企業破產導致無法支付本企業的補充養老金,則由該基金會支付。
自願保險的對象主要是醫生、牙醫、葯劑師、律師等。公務員和法官是國家終身雇傭人員,不參加法定養老保險,有獨立的養老保險制度。自謀職業的農業人員有獨立的「農民養老保險」。上世紀70年代,隨著德國加入歐盟及受歐盟的相關政策規定的影響,農民的退休年齡從65歲降低到了55歲,等於農民提前放棄了土地生產,同時失去了生活收入來源,因此,政府會額外付給農民一筆養老金。該模式的實施仍然依賴於政府大量的財力投入。政府對於退休農民養老金的支付,是根據農民的收入決定的。由於收入是絕對數,所以需要支付的養老保險金也有固定的上限。德國現行的農民養老保險模式是「付多少,用多少」的模式,即由年輕人出錢,老年人享用的一種方式。但是隨著人口出生率的不斷降低和老齡化趨勢的增強,由年輕人提供的這筆資金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政府拿出一部分錢來彌補其差額。因此,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一種不斷消耗公共資源的模式,並且由於中央政府對這個模式的投入嚴重不足,致使大部分退休農民的利益沒有得到保護。目前,德國仍在尋求一種最合理的農民養老保險模式。
2002年,德國頒布新法律,規定企業職工有權利要求僱主將一部分工資或者節假日獎金變成企業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的籌資方式、組織形式及受保人等均可自由選擇。目前,德國法定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所支付養老金的比例大約分別為70%、20%和10%。德國政府希望,私人養老保險支付的養老金近期能提高到整個養老金的15%,中遠期達到25%至30%。這樣,企業養老保險和私人養老保險將有望從現在的補充地位逐步提升到與法定養老保險相近的支柱地位。
德國的養老保險不實行個人賬戶積累制度,而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收統支,現收現支。領取的養老金數額按照一個特定的、公開的公式計算,每個人都可能不同,主要由投保時的工作收入決定。德國以特定的公式計算出每個人不同的分值和折扣系數;國家則主要根據居民的消費水平和物價上漲率,每年確定一次各個分值對應的養老金金額。

❷ 在德國:如何辦理退還養老金的手續

2. 保存你的 Sozialversicherung 號碼 3. 在出境前在移民局注銷你的戶口, 保存版你的這個證明 4. 保存你的工作合同到期證權明 5. 護照復印件,簽證復印件,中國入境復印件 6. 你的銀行名,銀行號,銀行帳號 到了中國後,把以上這些證明寄信給德國聯邦部 Bundesversicherungsanstalt fuer Angestellte, 告訴他,你已經離開德國,要取回這些養老金。他們經過審查後,過一段時期,他們將給你一個答復和信件,同時也將把錢匯到你的帳號上

❸ 養老金大改革,2021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又會怎樣調整

大家好,我是潘元利,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目前已經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了,很多退休老人就開始關心2021年退休老人的養老金還會繼續上漲嗎?而且特別在意企退人員的養老金能多漲嗎?

明年企退人員的養老金可以多漲嗎?

按照這幾年的慣例,大部分省市都會讓企退人員和事退人員同步上調養老金,然後按照控高提低的原則,最終由於企退人員的平均養老金較低,最後在上調的時候能夠得到一定的照顧,也能夠實現企退人員多漲一些。

還記得今年上調養老金的時候,很多人感覺上漲5%實在是太少了,與其讓養老金漲還不如控制住物價不漲。那今年物價已經控制住不漲反而回落了,是不是預示著養老金可以不漲了呢?

❹ 國外都有哪些養老金制度

由於人口不斷減少和老齡化不斷加劇,降低退休金或再度延長退休者的年齡也難以避免,很多國外的養老制度也不斷的在改變。


按照新生效的法律,德國退休者的年齡將由過去的65周歲逐步過渡到67歲。所謂逐步過渡是指將延長的2年分為24個月。前12個月,用12年的過渡期,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加1個月的工作時間,這樣在2024年即可過渡到66周歲時退休。後12個月分6年過渡完,即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多工作2個月方可退休,這樣到2031年時即可執行67歲退休的制度。

總之,大多數國家都是讓你在年輕時創造更多財富,老了之後才會有好的養老保險,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了延長退休年齡。

❺ 在德國交多少年養老保險才能有養老金嗎

泰德活交多少年?養老保險金才能有養老金,我認為,單情況下一直交到退休才可以有養老金的

❻ 德國的養老體系是什麼樣子的

德國老年人的生活主要靠法定養老、企業養老和私人人壽來保障。這些號稱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三大支柱,其實,三者中以法定養老為重要,其他兩種對老年人的經濟收入只起補充作用。
德國的法定養老創始於19世紀末。職工必須按月交納費,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起初養老金是固定不變的,若遇到通貨膨脹,退休職工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1957年對養老金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以便讓老年人也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從此,退休職工的養老金隨著全國工資水平的提而增加。根據現行法律,每個職工參加法定養老。費占工資的19%,按月交納,職工和僱主各付一半。這些費用支付退休者的養老金,不足部分由聯邦zf從財政開支中補助。
德國人退休後,每月可領到養老金。養老金的多少主要取決於職工投保時間的長短和原先工資的低。一個有40年投保時間的退休職工,平均每月可領到相當於凈工資的約63%的養老金;有45年投保時間的,平均每月可領到相當於凈工資的約70%的養老金。退休職工去世後。其配偶一般可繼續領取60%的養老金。
企業養老是由各企業舉辦的一種福利。大約三分之二的職工享有這項福利。這項福利的費用完全由企業負擔,企業一般把這筆費用存入機構。職工退休後每月可領到企業養老金。其數量各企業不同,一般來說,企業養老金相當於凈工資的4%左右。這對於退休職工來說,是一筆補充的經濟收入。
私人人壽由職工自願在商業性的公司投保。他們每月交納一定的費。人壽是一種既具有保障,又具有儲蓄性質的,對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筆補充的經濟收入,所以參加人壽的職工相當踴躍。
想移民德國,享受德國養老福利的朋友,請聯系僑外移民。

❼ 2021養老金制度改革

2021養老金制度改革三大改革點:
1、基礎養老金實現17連漲板上釘釘;
2、養老金業務全部經由社保卡辦理;
3、養老金省級統籌全部完成。
眾所周知,逐步調整與完善養老金制度,並加快推動社保制度改革是近些年來國家努力的一個方向。而且,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意識到社保的重要性,以及讓更多退休職工及農民享受到政策紅利,幾乎每年各地的養老金標准都會有所上調。
2020年疫情肆虐,但各地均上調了基礎養老金的發放標准實現了16連漲,為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更切實的保障。而到了2021年,養老金連漲的習慣不會就此中斷,像甘肅、山東、江蘇等省份已經陸續公布2021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上調方案。不出意外的話,其餘省市詳細的調整方案也將會在近期陸續公布,預期上漲幅度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
社保卡可以應用到的場景其實比較多,比如買葯、住院治療、乘坐地鐵和公交、金融賬戶取款等等。以往,不同地區辦理養老金業務的處理方式不同,有的是直接發放現金,有的發放到存摺。而自2021年開始,所有的養老金發放業務將全部經由社保卡辦理,即通過社保卡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省級統籌即同一個省份內養老保險業務實現統收統支,進行統一化管理。而之所以要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確保養老金能夠足額按時發放,同時利於均衡各地的養老金負擔。而且,養老金省級統籌完成之後,同一個省份內養老金的發放周期是一樣的,基本不會再出現晚發或者不發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❽ 德國福利改革的特點和評價

德國的社會福利體系正處在崩潰的邊緣。居高不下的各項福利扼殺了人們尋找工作的念頭,也使越來越多的人陷入貧窮境地。從疾病救濟、社會救濟一直到養老金制度,一切都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
多年以來,「德國模式」以它的高福利制度為世界各國羨慕不已。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起源於中世紀,歷經數次改革才具備了今天的規模。該體系龐大而復雜,涵蓋了社會的各個角落,涉及到各個層次、各行各業的人。德國社會福利制度包括養老金制度、醫療保險、意外事故保險、失業保險、護理保險等等。德國的社會福利法中明確規定:在德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中,只要有可能,公平總是處於優先地位。凡是能用公平來解決的問題,就不該用憐憫來解決,這是社會市場經濟框架中的社會福利政策的一個指導公式。
高福利下的德國人變得越來越懶惰和不思進取,靠社會救濟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不斷攀高的福利費用壓得國家喘不上氣來,國庫空空如也。那麼,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還有救嗎?
關注德國人口發展研究的比勒費爾德的科學家赫爾威希·比爾格給我們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如今在德國有320萬人年齡在80歲以上,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800萬。按照現行的社會福利養老制度,如今在德國,每100個年齡在20至59歲的成年人就要養活37個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只統計一代人的話,這一比例到2030年將翻一番還多。」這就是說,國家在養老救濟、疾病救濟以及護理保險方面的財政負擔將繼續膨脹。比爾格預言,按照人口發展趨勢,德國的社會福利體系將步入崩潰。在未來的德國,不論是養老救濟還是昂貴的醫療設備都將隨著福利體系的崩潰而不復存在,孕婦不再享受免費的知識培訓,頑劣青年也不能再接受有實踐教育意義的環球旅行了。
請採納

❾ 在德國交多少年養老保險才能有養老金嗎

提前領的話,領不到全額的,比如70%,80%,120%在交滿60個月的養老保險後,才能有權享受養老金。
領取養老金的數額除了你的年薪之外,還要具體根據你的繳納的年限來定.
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還是67歲.
養老保險如果上滿45年.
如果到退休年齡之後,還在工作,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往後順延的話,會有額外%的補助作為獎勵,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閱讀全文

與德國養老金最新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未停保轉出了怎麼辦 瀏覽:118
退休了社保可以轉回戶口所在地 瀏覽:720
久卧不起的老人如何不生痰 瀏覽:609
養老院怎麼看護愛往外面跑的老人 瀏覽:508
老年人嘔吐有痰怎麼辦 瀏覽:789
如何取回社保養老金 瀏覽:444
老人眼裡流淚眼角通紅怎麼回事 瀏覽:295
老人被關在監獄多久 瀏覽:56
老年人培訓課程 瀏覽:245
退休年齡利大於弊一辯 瀏覽:733
老年輪滑活動 瀏覽:7
四星級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542
退休人員是否還需要購買社保嗎 瀏覽:408
磁縣老人退休工資多少 瀏覽:796
德州養老保險怎樣查詢繳費年限 瀏覽:420
美容養生都包括什麼呀 瀏覽:547
社保中斷對退休待遇的影響 瀏覽:35
公司人員退休辦理退休年齡 瀏覽:254
醫院千元體檢項目有哪些 瀏覽:185
北京養老保險延期交費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