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瑞典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怎樣的
瑞典人種號稱是世界上最優異的人種。。
瑞典的社會保障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瑞典社會經濟高水平發展和政治制度的特點決定了其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瑞典社民黨是瑞典長期以來的執政黨,一貫採取「實現充分就業,收入公正分配,共同富裕,人人價值平等」的社會政策。以這一政策為基礎,瑞典對全體國民實行普遍、全面的福利保障。瑞典的社會保障體系內容廣泛、細致而繁瑣,分為三個保障安排:公共保障安排、集體協議保險安排和私人協議保險安排,後兩項是對公共保障安排的補充。
瑞典「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是瑞典社民黨政府上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建立和完善起來的,在消除貧富差距和穩定社會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為低收入家庭支起了保護傘。
瑞典有兩大類低收入家庭。一類是單親家庭。由於離婚率高,全國有15%的18歲以下兒童生活在主要由母親維系的單親家庭中。而瑞典婦女從事的又大多是商業零售和衛生看護等低收入工作。工資本來就不高,再由其單獨維持家庭,負擔自然不輕。卡琳一家就是眾多單親家庭中的一個。她與丈夫離異後同兩個上小學的孩子組成單親家庭,全家每月實際收入除了卡琳本人的稅後工資,還有兩個孩子的兒童補貼和住房補貼。在支付房租、飲食、服裝、衛生與體育用品以及汽車等基本費用外,每月尚有一些積余。
瑞典另一類低收入家庭是養老金不高的單身老人家庭。瑞典是長壽國家,社會老齡化問題較嚴重。在瑞典,子女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老人的一切由社會負責。上世紀30年代出生的克里斯蒂娜老人便是許許多多單身老人中的普通一員。她每月經濟來源主要有保證養老金和住房補貼兩項,支付房租、飲食、服裝、衛生用品以及其他雜支之外,也有所結余。
對於這些低收入家庭來說,兒童補貼和住房補貼對維持收支平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卡琳一家如沒有兒童補貼和住房補貼,全家基本生活將入不敷出。克里斯蒂娜老人如僅靠養老金,那連房子也住不起。不僅如此,低收入家庭還與其他家庭一樣,享受著免費教育和醫療等其他一系列社會保障。
瑞典實行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其最大特點就是強制性的社會化,人人都必須參加統一的社會保障系統,並能享受由國家統一提供的各種社會保障。這些保障主要有六大類:一是兒童保障,每個孩子出生前後,父母可以累計享受450天補貼產假,而且每一個1歲至16歲兒童每個月都可領取到相應的兒童補貼;二是教育保障,除從小學到大學一律實行免費教育外,一到九年級學生可以在學校享受免費午餐,高中學生每個月可以領取一定數額的助學金,大學生每個月可獲得助學金和低息學習貸款;三是醫療與病休保障,人們在生病期間不僅可以享受近乎免費的治療,而且還能從病休的第二天起領取到80%的病休補貼;四是失業保障,失業者從失業的第六天起從國家得到80%的失業救濟;五是住房保障,這主要是一種向低收入的有孩子家庭和低收入的退休者家庭提供的社會保障;六是養老保障,全國所有人無論有沒有工作過都可以在年滿65歲後領取到最低限額的養老金。「羊毛出在羊身上」,瑞典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全是由自己所交納的各種稅費支撐起來的。據計算,瑞典人平均要拿出60%以上的收入交納各種稅費。近二十年來,為減輕稅收壓力和增強瑞典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瑞典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改革任重而道遠。
2. 定居瑞典三年滿65周歲可領取多少養老金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內到國家容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3. 移民瑞典可享受到哪些養老保障
養老保障,全國所有人無論有沒有工作過都可以在年滿65歲後領取到最低限額的養老金。退休後就要領退休金,退休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本金部分最低保障是22000克朗(約22000人民幣)二是附加金部分。基本金部分是一致的,而附加金部分則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如正常納稅一般情況下兩項相加退休金每月40000克朗左右(約40000人民幣)。瑞典的退休老人可以享受許多減免待遇和生活便利。比如進入收費的公共場所或乘坐交通工具都享受優惠折扣;老人院里的一日三餐和起居都有專人負責;行動不便的老人一個電話便可以找到專職的護士上門服務,費用則由政府負擔。呆在家裡的老人如果生病,親戚甚至是朋友每年可以有兩個月的帶薪假期來照顧老人,需要長期照看的,則可在社會保障署領取一定的補助金。
4. 養老金制度的基本類型
世界各國的社會發展水平和經濟制度各不相同,按照籌資機制和待遇水平,其養老金制度主要表現為以下四種:
1、以德國、美國、日本為代表的「傳統型」。這一類型堅持「選擇性」的保障原則,即對不同的社會成員適用不同的保障標准,保障費用由國家、僱主和雇員三方負擔,待遇保障的給付標准同勞動者的收入和交納社會保險稅(費)相掛鉤,強調勞動者個人應承擔的責任。
2、「福利型」,主要實行於英國、瑞典等西歐國家。這一類型制度堅持「普遍性」的保障原則。保障基金主要來源於國家稅收,保障的范圍包括「從搖籃到墳墓」的各種生活需要,保障待遇水平較高,國家負擔過重。
3、「國家型」,前蘇聯以及東歐等國家都曾實行這類制度。它堅持「國家統包」的保障原則,保障費用由國家和用人單位負擔,職工個人不必繳納保障費用,保障的范圍包括了職工的基本生活需要。這種制度的弊病主要是國家和企業負擔過重。
4、「儲蓄型」,主要被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採納。這類保障制度實行「個人帳戶積累」的原則,保障費用由勞資雙方按比例交納,以職工個人名義存入個人帳戶,在職工退休時,將該費用連本帶息以一定形式發給職工個人。這種制度有利於樹立職工自我保障的意識,具有較強的激勵機制,但同時也存在著難以兼顧社會公平的缺陷。
5. 養老金的國外現狀
歐美一些國家除了養老金外,還有一個非常發達的保障老有所養的輔助網路。比如,美版國在稅收政策上實行間權接的財政轉移,支持養老金制度;德國則是每年要拿出幾百億歐元支撐其龐大的養老保障系統運轉。
而退休金的來源,各國有許多不同之處。在美國,僱主和雇員各拿出工資收入6.2%作為稅收,形成專用「社安金」。其中85%用於支付養老金,15%則用來支付殘疾金、遺屬遺孤撫恤金等其它社會保障基金。在法國,基本養老金由僱主交8.2%,雇員交6.55%;法國對遺屬遺孤補助的資金來源於由僱主按雇員收入的5.4%繳納,作為困難家庭補助金。
很多國家的退休職工領取的退休金並沒有一個固定額,要視退休年齡、工作年薪和年限、供職崗位等情況的不同。瑞典的養老金分成兩塊,一部分是基本養老金收入,另一部分是「養老附加金」,這是瑞典特有的。「養老附加金」據退休前的收入狀況和納稅情況而定,工齡越長,工資越高,「養老附加金」積累的就越多,退休後就能領到越多的退休金。而在法國,情況就不一樣了。一般職工退休後可以領取原工資50%的退休金,公務員則按退休前工資的75%計算。
6. 瑞典的社會保險制度·
瑞典人種號稱是世界上最優異的人種。。
瑞典的社會保障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
瑞典社會經濟高水平發展和政治制度的特點決定了其較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瑞典社民黨是瑞典長期以來的執政黨,一貫採取「實現充分就業,收入公正分配,共同富裕,人人價值平等」的社會政策。以這一政策為基礎,瑞典對全體國民實行普遍、全面的福利保障。瑞典的社會保障體系內容廣泛、細致而繁瑣,分為三個保障安排:公共保障安排、集體協議保險安排和私人協議保險安排,後兩項是對公共保障安排的補充。
瑞典「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是瑞典社民黨政府上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建立和完善起來的,在消除貧富差距和穩定社會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為低收入家庭支起了保護傘。
瑞典有兩大類低收入家庭。一類是單親家庭。由於離婚率高,全國有15%的18歲以下兒童生活在主要由母親維系的單親家庭中。而瑞典婦女從事的又大多是商業零售和衛生看護等低收入工作。工資本來就不高,再由其單獨維持家庭,負擔自然不輕。卡琳一家就是眾多單親家庭中的一個。她與丈夫離異後同兩個上小學的孩子組成單親家庭,全家每月實際收入除了卡琳本人的稅後工資,還有兩個孩子的兒童補貼和住房補貼。在支付房租、飲食、服裝、衛生與體育用品以及汽車等基本費用外,每月尚有一些積余。
瑞典另一類低收入家庭是養老金不高的單身老人家庭。瑞典是長壽國家,社會老齡化問題較嚴重。在瑞典,子女沒有贍養老人的義務,老人的一切由社會負責。上世紀30年代出生的克里斯蒂娜老人便是許許多多單身老人中的普通一員。她每月經濟來源主要有保證養老金和住房補貼兩項,支付房租、飲食、服裝、衛生用品以及其他雜支之外,也有所結余。
對於這些低收入家庭來說,兒童補貼和住房補貼對維持收支平衡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卡琳一家如沒有兒童補貼和住房補貼,全家基本生活將入不敷出。克里斯蒂娜老人如僅靠養老金,那連房子也住不起。不僅如此,低收入家庭還與其他家庭一樣,享受著免費教育和醫療等其他一系列社會保障。
瑞典實行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其最大特點就是強制性的社會化,人人都必須參加統一的社會保障系統,並能享受由國家統一提供的各種社會保障。這些保障主要有六大類:一是兒童保障,每個孩子出生前後,父母可以累計享受450天補貼產假,而且每一個1歲至16歲兒童每個月都可領取到相應的兒童補貼;二是教育保障,除從小學到大學一律實行免費教育外,一到九年級學生可以在學校享受免費午餐,高中學生每個月可以領取一定數額的助學金,大學生每個月可獲得助學金和低息學習貸款;三是醫療與病休保障,人們在生病期間不僅可以享受近乎免費的治療,而且還能從病休的第二天起領取到80%的病休補貼;四是失業保障,失業者從失業的第六天起從國家得到80%的失業救濟;五是住房保障,這主要是一種向低收入的有孩子家庭和低收入的退休者家庭提供的社會保障;六是養老保障,全國所有人無論有沒有工作過都可以在年滿65歲後領取到最低限額的養老金。「羊毛出在羊身上」,瑞典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制度完全是由自己所交納的各種稅費支撐起來的。據計算,瑞典人平均要拿出60%以上的收入交納各種稅費。近二十年來,為減輕稅收壓力和增強瑞典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瑞典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改革任重而道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7. 瑞典有哪些福利制度
典的社會福利保主要有六大類: 1.兒童保障:瑞典國家社保對生育假做出規定,父母雙方均有權享受育兒津貼。從嬰兒出生之日起,父母雙方有權獲得480天的假期,用來照顧孩子。其中,父母必須各休60天育兒,除此之外,父母雙方可以自由安排生育假。休生育假最初390天的工資由國家社保支付,一般大約為在家照顧孩子父母工資的80%,最高可達每年403000克朗(約403000人民幣)。並且休假時可以領到每天至少180克朗(180人民幣),共480天的家長津貼。家長津貼最高可達284200瑞典克朗(約284200人民幣)。。而且每一個1歲至16歲兒童每個月都可領取到約1050克郎(約1050人民幣)。兒童津貼,父母有權請假照顧生病的孩子,最多每個孩子60天,國家社保承擔80%的工資。 2.教育保障:瑞典實行免費高質量的教育(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生至博士),不過據說2011年開始上大學要收學費了,一到九年級學生可以在學校享用免費午餐,班車。16歲至20歲高中學生每個月可以領取2000克朗左右(約2000人民幣) 的學生津貼,離校6000米遠的學生給與交通補助。大學生每個月可獲得助學金和低息學習貸款,政府以此鼓勵人們深造。這種貸款被瑞典人稱作「光榮貸款」,大學生在校期間每月發7500克朗(7500人民幣),其中2500克朗(2500人民幣)作為助學金是不用償還的,其餘部分是貸款則要在工作後逐年還清。不管在學校貸了多少錢,工作後逐年以年收入的4%還貸。如果在學校的時間長,可能這筆錢一輩子都還不清,因為65歲以後就不用再還任何政府貸款了。瑞典也有許多成人教育、不只免費而且還補助大約每月5000元克朗(5000人民幣) 的生活費。外國移民還可參加免費的語言學習(到瑞典後只要憑瑞典人口號拿到ID身份號即可) 及其它實用課程的學習。 3.醫療與病休保障:人們在生病期間不僅可以享受近乎免費的治療,而且還能從病休的第二天起領取到80%的病休補貼;每個人第一次就醫時都會得到一張全國通用的就醫卡,上面標明歷次的就醫費用,一般掛號費為每次120克朗(120人民幣),一年內累計900克朗(900人民幣)後即免費。如需用葯,則持醫生開具的處方到葯店購葯,一年內如果葯費累計超過1080克朗(1080人民幣) 既可享受免費用葯。而其他的費用,如檢查費、治療費、住院費,甚至包括特殊情況往返醫院或診所的路費等則享受全免。如果你因病不能正常工作,還可以享受病假津貼,用於彌補患者因病而減少的收入損失,相當於正常收入的80%。 4.失業救濟保障:失業者從失業的第六天起從國家得到80%的失業救濟;沒有工作的人政府會每個月最低補助13000克朗(約13000人民幣),最高可補助20400克朗(約20400人民幣),家裡人均收入沒有達到13000克朗(約13000人民幣)的,政府也會補足。 5.住房保障:這主要是一種向低收入的有孩子家庭和低收入的退休者家庭提供的社會保障。根據收入的多少,沒有孩子的家庭每月大致可以領取1000克朗左右(約1000人民幣)的住房補助;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每個月最高可以領取到2500克朗左右的住房補助;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可以領取3175克朗(約3175人民幣);有三個孩子的家庭可領到3900克朗(約3900人民幣)。 6.養老保障,全國所有人無論有沒有工作過都可以在年滿65歲後領取到最低限額的養老金。退休後就要領退休金,退休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本金部分最低保障是22000克朗(約22000人民幣)二是附加金部分。基本金部分是一致的,而附加金部分則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如正常納稅一般情況下兩項相加退休金每月40000克朗左右(約40000人民幣)。瑞典的退休老人可以享受許多減免待遇和生活便利。比如進入收費的公共場所或乘坐交通工具都享受優惠折扣;老人院里的一日三餐和起居都有專人負責;行動不便的老人一個電話便可以找到專職的護士上門服務,費用則由政府負擔。呆在家裡的老人如果生病,親戚甚至是朋友每年可以有兩個月的帶薪假期來照顧老人,需要長期照看的,則可在社會保障署領取一定的補助金。 居住在瑞典的外國人、留學生(簽證1年以上)與瑞典人享受同等的社會福利待遇。 參考信息來源:http://www.chnse.com
8. 瑞冬:我是怎樣樣拿到瑞典和美國的退休金的
回到瑞典後,曾收到美國一封信,告訴我因為我工作不足兩年,將來沒有美國退休金。如果能再來美工作兩個月,就可有退休金了。 接信後,頗有點遺憾。早知道這規定,當時別說再工作兩個月,再呆一年也沒問題啊。那美國教授幾次叫我別回瑞典呢。去年,終於臨到在瑞典退休了,我得填一張瑞典退休金的申請表。表上有一欄:曾否在國外工作,有否國外的退休金。我填道:曾在美工作過一年十個月,因不足兩年,無退休金。也曾在中國工作過十六年,因定性為自動離職,也沒有退休金。 表寄出一周,接到瑞典官員一個電話。說我應該有美國的退休金,因為瑞典和美國簽有協議,兩國公民只需在對方工作滿六個月,即有退休金。我說該怎麼申請呢?她說,我們會幫你聯系,然後寄表給你。通話後,感到這事似乎太好,有點不可信。 然而沒過幾天,表格果然寄來了。這是瑞典的表,叫我填後寄到美國駐挪威的大使館,那兒通管北歐四國公民的美國退休金。表很簡單,僅一張紙,主要是個人信息和在美時間。填好寄出後約兩周,就來了美國的表格,略繁瑣,但並不費事。表上還告訴我,我老婆也可享受我一半的養老金,不管她是否在美國呆過。我老 婆聽到後說,哪還有這種事啊? 這時發生了一件小麻煩,因為我不是出生在瑞典,除了瑞典稅務局的證明外,美國還要一份原出生地的證明。我壓根就沒有。我發E-mail給他們說,我是出生在戰爭的年月,也不是在醫院的產房裡誕生的,生來就沒有出生證。但我有第一次出國時的中國護照,雖然早過期了,上面有我的出生年月和地點。美方說能否再提供一份證明,我於是想到我在美國時的駕照,上面也有這些信息。於是都拷貝後寄去,也不曾要公證,就 辦妥了。最後就是一次非常友好的電話Interview,似乎是聊天一樣。那美國官員還告訴我,考慮到我的年齡,第一筆養老金將多發六個月。 老婆要能拿我一半金額的退休金,需要一個Social Security Number。她沒有,因為我赴美時,她沒跟去,在瑞典照顧讀書的兒子。美國信上說,如果配偶沒這個號,可到就近的美國使館申請一個。離我家最近的是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於是我和老伴去了一次。美國駐丹麥使館一個胖呼呼的一團和氣的男子,問了一些,用他自己的話說,非常「Silly」的問題。不久,社保號就來了,錢也就來了。 所以,我和老伴現在不但有瑞典的養老金,還有美國的養老金,就是沒有中國的養老金,雖然我們都曾在中國工作過十六年。
9.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這里的基礎養老金來源於單位繳納的統籌基金嗎
根據參保人員一生累計繳費年限和每年繳費基數計算基礎養老金標准,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