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財取於萬民,唯恐其有餘.恩逮於百官,唯恐其不足.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北宋的政府對老百姓的賦稅很重,但是對於官員則給予了優厚的待遇。
此句話出自《廿二史札記》
對於宋代弊政,《廿二史札記》有多條加以論述,指責兩宋加恩官吏太濫,造成冗官冗費,並增加了農民負擔,進而指出,「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此宋制之不可為法者也」。
根源:北宋鞏固中央集權,太祖杯酒釋兵權時,勸諸大將「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上層官僚地主廣置田園,過著沉迷於歌台舞榭的生活。又優待文臣,除俸錢祿米外,又有職錢和職田,「恩逮於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財取於萬民者不留其有餘」(趙翼《廿二史札記•宋制祿之厚》)。
❷ 社保養老的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各是用到哪裡去了
我只知道後一個問題:「退休若干年後
個人賬戶養老金
領完了
是不是只能領取
基礎養老金
」
不是的,個人賬戶的金額除以10,就是每年你的
退休金
個人賬戶裡面可以領取的金額了。
如果你退休10年後
你還活著
,按現在退休年齡60歲算,也就是你的壽命超過70歲,你在70歲後領取的個人賬戶金額,依然是以前個人賬號一樣的金額,不會減少,這是賺的。這樣的設計,其實是按照人的平均年齡計算,現在大概是70歲,那些活不到70歲的就不合算了,呵呵。
❸ 養老金空賬的介紹
所謂養老金的空帳問題或者是缺口的問題,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統賬結合的方式。2012年,中國養老金空賬達到24859億元。
❹ 社保養老金空賬運行
社會保險本身就是來一項產品,源社會保險是國家的一項社會保障,是一項事業。是否空賬運行是由國傢具體決定的,與個人沒有任何關系。就象銀行,是否負債運行,並不影響個人存款貸款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1997年。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中國著手對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於1997年正式確立了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徵的混合型養老保險模式,該模式中社會統籌部分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0%,由企業繳費形成,個人賬戶部分為個人繳費工資的11%,其中企業負擔3%,個人負擔8%。
在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規定「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5)養老金空賬47網易擴展閱讀
基本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❻ 個人賬戶空賬什麼意思
個人賬戶空賬,也就是賬戶內顯示有具體金額,但在實際情況領取的時候,是沒有錢的,這就是所謂的空賬。
空賬原因
1.「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進行「混賬」管理。
由於我國當期的社會統籌基金不夠給以前的老年人發放養老金,所以採取了「混賬」管理的模式,由於社會統籌賬戶採取了現收現付制,從當代人收取的保險金遠不夠給上一代人支付養老保險金。
所以就採取了挪用「個人」賬戶的積累基金來為上代人發放養老金的做法,致使「個人」賬戶空賬嚴重。雖然從規定上來講,由於「社會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的基金功能不同,應當分開管理與收益。
但是實際上許多地區這兩種繳費全部都進入了養老保險基金賬戶,兩種模式的收支混合在一起運作,基本上分不清哪部分屬於社會統籌賬戶,哪部分屬於個人賬戶。使得社會統籌賬戶能夠不斷地挪用個人賬戶的資金。
2.老齡化速度加快,退休年紀較低。
我國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並且由於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所以同期進入老齡化的人口數量突然激增,這給養老保險賬戶帶來突然的壓力。
並且老齡化速度加快,使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養老保險基金,這就加大了養老保險的開支。並且我國當前的法定退休年紀為男滿60周歲,女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而從事特殊勞動的行業,退休年紀為男滿55周歲,女滿45周歲。
由於我國近些年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療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我國的人均壽命大大提高,我國退休年齡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養老保險賬戶的壓力。
3.養老保險基金運作效率較低,收益率差。
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益率較差,這是給養老保險賬戶帶來巨大壓力的另外一個原因。由於我國缺乏一部全國性的養老保險單行法律。
所以對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個人賬戶的基金收益十分低下,並且經常存在著被挪用的現象,而對挪用養老保險基金賬戶的行為卻得不到有效地處罰。
(6)養老金空賬47網易擴展閱讀:
解決措施
1.加強立法與監督缺乏統一有效的全國性養老保險單行法律是造成當前我國養老保險賬戶出現空賬的主要問題之一。當前應該加強立法,出台一部全國性的養老保險單行法律,對養老保險的各項運行進行詳細的規范,使得各項事務都有法可依。
國家還要通過立法,充分地劃分國家、企業、個人之間的責任,防止三者之間互相推諉。同時要加強對養老保險賬戶的監督,不僅僅要加強內部監督,還要從外部監督入手,進行多部門聯合監管,提高監管的透明度,堅決杜絕養老保險資金被挪用的現象發生。
2.加強養老保險制度的建設 由於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不完善,才導致了今天個人賬戶空賬局面的出現。要加強對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與完善。採取社會統籌基金、個人賬戶基金共同承擔風險的多支柱支撐模式來分散風險。
雖然這兩個賬戶具有互濟性,但是兩個賬戶基金各有各的用途,應當做到分開管理。國家應當在養老保險的制度設計上,進行政策的調整,完善多支柱的保障框架。
3.基金運營與行政管理相分離基金運營與行政管理相分離,可以確保基金能夠得到專業運營商的指導。並且如果與行政管理不分家,那麼行政管理與基金的運營界定就不夠清晰。
許多地方都是政府在主導養老基金的運營。要通過基金運營與行政管理的相分離來確保基金運營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❼ 養老金空賬是什麼意思
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統賬結合的方式。
由於個人賬戶僅僅是一個虛擬賬戶,所以在對養老基金財務的管理上,實行的是混賬管理的辦法,即允許統、賬基金相互調劑使用,以基礎養老金代替基本養老金。
沒有做實個人賬戶,就無法割斷統、賬基金之間的聯結,鎖定統籌基金的債務。一些地方為了滿足當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動用中人和新人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就造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
關於養老金「空賬」的問題備受業界關注。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2011年底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已達到了2.22萬億元。
有專家表示,這2.22萬億元還只是保守估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前部長鄭斯林早在2004年就已給出過2.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
1999年以前,只有合同制工人參加投保,所以國家社保沒有積累。原來退休職工從來沒交納過社保,但是他們現在都從社保領取退休金,他們的退休金就是現在在職職工交納的社保,社保一直是在用這部分錢墊付退休金。
後來,實行農村養老金制度,之前農民沒有繳納過養老金,那麼他們的養老金也是由現在在職職工繳納的錢來墊付。
❽ 老人的自殺率逐年提升究竟是怎麼了
老齡化是世界各國不可避免的問題。
老齡化不僅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是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老年人自殺率逐年上升。
那麼,什麼是養老金?
簡言之,養老意味著我們老了以後,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我們需要錢的時候有錢花,生病的時候有錢治病。夠了。
但這些都不是完全靠社會保障解決的,只能靠商業保險解決。
疾病可以通過醫療保險解決,經濟來源可以通過商業養老保險解決。
但每一種保險都需要提前准備。當你年輕的時候,你需要為退休和健康做准備。只有當你年老多病時,你才不必擔心生存困難或疾病。你也可以有時間有錢出去看看世界,緩解情緒孤獨的問題。
當我們不老的時候,我們無法想像等老,靠國家、孩子和社會養老。因為所有的外力都有不確定的因素和風險,只有依靠自己並通過保險提前做好養老計劃才是最可靠的。
❾ 養老金空賬的產生原因
(一)空賬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現規模
1.個人賬戶空賬產生的原因「空賬」問題的產生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1993年,在全國十四屆三中全會上相關代表提出,中國要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個人賬戶制度由此確立。然而已退休的職工(即所謂的「老人」)和在實施個人賬戶制度以前較早參加工作的在職職工(即所謂的「中人」),在過去的工作年限里並沒有個人賬戶的積累,但養老金需要支付。
因為我國自1997年開始就一直實行統籌賬戶與個人賬戶「混賬管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也就是說將兩個賬戶混合管理,所以,這就給個人賬戶資金向社會統籌賬戶轉移提供了機會和可能。為了解決已退休職工(即所謂的「老人」)的養老金支付問題,社會保障機構就利用「混賬管理」的便利,直接挪用在職職工個人賬戶中的資金,長期以來,由於不斷地透支個人賬戶來填補社會統籌資金的不足,於是就導致了個人賬戶的空賬。
2.現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
近幾年來,我國個人賬戶「空賬」規模在急劇擴大,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和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中國養老保險基金測算與管理」的報告指出,在未來50年裡,城鎮在職職工與退休職工的撫養比將由3.65:1提高到1.87:1;社會統籌基金總缺口將達到1.8萬億,平均717億。個人賬戶空賬的空前大的規模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埋下了很多隱患。
(二)個人賬戶「空賬」埋下的隱患
個人賬戶「空賬」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由現收先付制向積累制的轉變,並將養老金的支付風險轉移到了後代,影響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也降低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
首先,個人賬戶的「空賬」直接影響了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由現收先付制向完全積累制的轉變。這種轉變勢必會影響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完全積累制的實現,最終只能使新的養老保險制度停留在表面,無法發揮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個人賬戶「空賬」問題使得養老金支付風險被留給了下一代,影響了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了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個人賬戶的無積累——「空賬」問題就是將養老金支付風險轉移給了後代,風險的轉移使得人們的繳費意識降低,由此各種顯性、隱性逃費的現象就會出現,而逃費又會引起低征繳率和高繳費率的惡性循環,影響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同時造成基金收入小於基金給付需求的狀況,給社會保障制度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也增加了基金增值的壓力,使得養老保險制度的公信力以及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