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養老金14連漲 哪幾個省份上漲得最厲害
熱點
養老金是很多年輕人和老年人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今年全國養老金14連漲實在令到很多網友都意想不到。根據最新報道稱,養老金已經連續14次上漲了,漲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那麼究竟哪幾個省份上漲得最厲害呢?一起來看一下!
養老金上漲14次
近期全國各省市上調養老金消息不斷!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青海、遼寧、河北、寧夏、江西、湖北、陝西9省市宣布上調養老金。據「江西人社」微信號消息,近日,江西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印發《關於江西省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2018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預計全省將有315萬名退休人員受益。新華社報道稱,此次調整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6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標准。而對與年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則按高齡傾斜調整標准調整。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年滿80周歲以上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此前,湖北省也宣布,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再次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為5.1%。湖北省人社廳規定,所有調整對象按退休退職時間分為三檔進行定額調整。1995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職的,1996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以及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分別按45元,40元和35元的標準定額增加養老金。此外,7月4日陝西省人社廳宣布,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4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8元,並實行統一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對高齡退休人員,70至74周歲的,增加10元;75至79周歲的,增加20元;80周歲及以上的,增加30元。據了解,今年3月,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養老金最新消息
自2005年起,我國養老金水平持續穩步提高,截至2018年已實現14年連漲。今年養老金調整將繼續堅持「並軌」原則,調整辦法與前兩年基本相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統一實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究竟什麼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搞清楚這三個概念對養老金發放至關重要,三者結合就是養老金的最終上漲數額。
㈡ 全國有哪些省市退休養老金上調落地
目前,各省市2017養老金調整工作均已完成,大部分省市是在7-8月份完成的。
2017年,我們國家對企業退休人員進行了自2005年以來的第13次調整,平均漲幅5.5%
㈢ 31省份養老金全部上漲,哪幾個省份掛鉤調整幅度較高
31省份養老金全部上漲,福建、上海、廣東這三個省份掛鉤調整幅度較高。
福建養老金掛內鉤增加容2.35%,上海養老金掛鉤增加2.3%,廣東養老金掛鉤增加2.2%,這三地也是養老金掛鉤調整比例超過2%的地區。
掛鉤調整主要是跟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
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有一些人可以多漲錢。觀察31省份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幹部等群體予以照顧。他們的養老金可以多漲一些。
(3)省市提高養老金伩息擴展閱讀
31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確定
今年4月份,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今年養老金上漲5%,拉開了養老金上漲的序幕。
今年是養老金連續第16年上漲,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5年同步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截至目前,全國31省份已經確定了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多數省份在7月底前已經補發到賬了上漲的養老金。
㈣ 全國各省份養老金排名一覽表
全國各省份養老金排名一覽表可以根據中國社會保險發展的年度報表顯示。其中關於2016年各省企業的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情況中,廣東省以累計結餘7258億元排名第一,其次是北京,其後依次有江蘇、浙江、山東、四川、山海、山西等城市。在30多個省份中,黑龍江數值最低,為-232億元,資產成為負數。
養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費,是中國的一種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養老金定義為: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1、退休;
2、患病、負傷;
3、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4、失業;
5、生育。《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㈤ 22省市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哪個地方養老金最高
沒有最高,任何一個省市都不會整體超過5.5%的規定比例。
㈥ 22省市公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增幅往年最低嗎
近日,北京、天津、廣東等地相繼出台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2個省市公布了養老金調整方案。
今年4月,人社部、財政部下發通知,明確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上調5.5%左右,並要求各地區於5月31日前報送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4月26日,上海率先公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此後各地相繼跟進。據了解,廣西、四川、山西等地明確要求在7月底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位,上海則已在6月份完成發放。
經過調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能夠漲多少呢?按照人社部之前下發的通知要求,目前已公布調整方案的地區普遍採取了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資料圖
2015年國務院發布文件,決定終結養老金「雙軌制」,從2016年開始,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同步調整。由於養老金的基數沒有改變,有分析認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與企業退休人員在養老金方面的不合理差距仍然存在,甚至有擴大的可能性。
2017年廣東、廣西、浙江等9個地區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實行統一標准,四川、山西、遼寧等12個地區則實行差異調整。部分地區如江蘇省,明確提出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將大於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兩者的相對差距將進一步降低。
盧愛紅在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養老金調整將注重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平衡、地區間的平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後待遇調整辦法的銜接。
只要每年繼續給增長,少一點也不嫌棄啊。
㈦ 全國有幾省市出台了一七年養老金上調方案
沒有哪個省已經出台2017年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
2017年4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財政部發出《關屬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從2017年1月1日起,對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要求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當前,各個省份的具體方案還在制定中,如何調整還不明確,請耐心等待。
㈧ 公布養老金上調方案的省份
法律分析:上海是第一個公布調整方案的城市,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整體增加100元/月。除了上海,還有湖南、河南、北京、天津、江蘇、遼寧、吉林、內蒙古、新疆、寧夏、湖北、安徽、江西、陝西、河北、甘肅、福建、西藏、山西、海南等21個省市公布了調整方案。根據人社部、財政部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將按照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確定。各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