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申請日本永駐資格,中國養老金還可以繼續交嗎。以後退休金可以拿不。國籍還是中國的。以後老了想回來養老
日本永駐你的國籍依然是中國國籍。所以你的中國養老金繼續繳納,到年齡每個月他會打到你的內養老金卡里,容這個是沒有問題的。日本永住資格還是很難申請的。即便申請下來你也不是日本人。只不過是有權利永久的居留在日本。所以跟在中國繳納養老金不發生任何矛盾。
B. 日本人在中國可以交養老保險
如果社保性質的養老保險是不可以的。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是需要用居民身份證作為社保號的,因此必須是中國公民才可以。
日本人沒有身份證自然也就沒有社保號,也就不能交養老保險。
第五十八條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日本男人去世養老金,配偶是外國人,可以領養老金嗎
日本抄人的老公如果因病去世了的話。配偶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都可以領取老公的遺族年金。就是說雖然本人去世了,他的老婆和未成年的孩子可以每個月領取老公的遺族年金。不知道你和老公結婚有可以證明你們是夫妻的證據嗎?首先你要到區役所領取你老公的埋葬費(生前如果加入了醫療保險的話,都有的)之後就到你居住的地區的年金事務所去打聽你老公的遺族年金的問題。他們會告訴你要什麼手續的。一般外國人很少有人知道日本政府的這些待遇。如果不知道的話誰也不會自動來告訴你的。所以不知道了也就吃虧了。不像中國人有什麼事大家都傳開了。一個月如果你老公生前交的年金多,交的年頭長的話,可以領取十幾萬日元的生活費。你和孩子的生活就沒有問題了。因為我就是其中的一人。我老公去世後,我一直領取他的遺族年金。而且以前的老公還是中國國籍,不過是永住的。你老公是日本人,就更能享受這個待遇了。你是住在東京嗎?有什麼不懂得可以問我。我可以幫你。。
D. 麻煩問下日本人的退休金是政府每月發放還是一次性付清
養老保險的發放是按照每月支付的。
E. 日本人社保要交滿25年才有退休金,中國以後會不會比這個還多,我才28。
中國的人口比例嚴重失調,等到你退休的時候很可能退休年齡已經延遲到70歲以後了,能不能拿到退休金都是問題。現在的退休金制度是工作的人養著不工作的人,可是中國的人口比例你可以查一查,等到你這一代老的時候年輕人與老年人的比例是多少就知道了。這種養老金制度早就破產了,別指望什麼養老金了。信政府不如信自己,多做點投資存點錢吧!
F. 日本 養老保險制度
(一)日本養老保險制度概況
日本養老保險制度有國民養老保險和厚生養老年金構成。國民養老保險又稱為基礎養老保險,凡年滿20歲以上,65歲以下的公民必須參加入保。厚生養老年金是在國民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設定的一種附加年金,投保對象限定工薪階層,強制性要求加入厚生養老年金,保費分別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負擔。
國民養老保險制度在政府的前提下運營,投保人在一生中都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據統計,國民養老金待遇占老人家庭收入的63.6%,這一制度成為人們老年時生活的主要保障,一直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這一養老保險制度隨人口老年化面臨著嚴峻挑戰。
(二)日本老年化的現狀及其趨勢
按照聯合國的老年化的標准,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則稱為人口老年化國家。根據日本總務省2004年9月19日公布的人口推算數字顯示,日本全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已佔到總人口20%,平均壽命為82歲,其中日本9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達到了101.6萬,並且日本社會老齡化的趨勢將進一步加劇。據推算老齡人在今後十年內可能達到總人口的25%,到2030年將達28%.到2050年將達33%。目前每4個工作人員養一個老人,到 2025年,每2個工作人員養一個老人,到2050年,每1.5個工作人員養一個老人。日本的公共養老保險制度一般被認為是採取的現收現付制為主,基金制為輔的混合制養老保險制度,所以公共養老保險制度是在跨代撫養的基礎上運行的。20世紀60年代日本平均年齡是60歲,而現在平均年齡延長到82歲,60 年代所確定的支付年限為10年,所以現在支付年限比原來延長近一倍。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現代的工作人員的養老保險費負擔顯然大大加重了。在人口老年化的形勢下,舊的養老保險制度已不能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會保障.所以日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人口老年化的必然結果。
(三)國民養老金出現空洞化
據統計,目前日本大約有1/3的被保險者拒交或滯交保險金。其主要原因有:第一,由於貧困、失業、疾病等原因,沒有交納保險金的能力;第二,主要是由於中青年對現行的國民養老金缺乏信賴,有交納能力但不願意交納。他們認為他們所承擔的高額養老保險費很大一部分用於當代養老費用支出。而由於近年來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年化,當他們年老時,新的一代年輕人幾乎無力承擔逐步膨脹的老年人群的養老負擔。他們越來越對國民養老保險制度產生懷疑,如果這種狀況繼續下去,國民養老保險制度將名存實亡。所以,為了解決國民養老金出現空洞化問題,也需要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
(四)家庭結構的變化
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使日本很快步入發達國家行列,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核心家庭越來越小,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為了使老年人所需的生活、醫療和護理費用得到保障,現行的現收現付制的養老保險制度已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這些需求,所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老年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日本養老制度改革的內容
(一)對養老保險的管理及運營方式進行改革
管理和運作養老基金實現其保值增值對養老制度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日本政府以前在基金管理和運作中一直比較保守,主要以信貸的形式運作基金,控制基金直接進入資本市場,而且信貸資金受到很多限制,其基金運作結果基本成赤字狀態。日本為了解決在基金管理方面的弊病,組建了年金經營基金會,擴大民間和精英人才對基金管理和經營的參與,引進競爭機制,有計劃,有步驟的將養老保險基金引向資本市場。為了加強資金運作的安全性,特設投資專門委員會,對直接進入資本市場的資金進行嚴格調查和審核。與此同時,推行國際財會標准制度,將經營狀況的一切信息徹底公開,接受國民及國際社會的監督。
(二)推遲養老金的支付年限
為了緩解人口老年化給社會帶來的壓力,推遲養老金的支付時間,具體方法為:將養老金的領取時間逐漸推遲到65歲,每3年提高1歲,男性從2013年開始到2025年結束,女性從2018年開始到2030年結束。這一改革將有效的減少養老金支付的數量。
(三)擴大保險基金的來源
在養老保險金財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日本首先將加入養老保險的年限由以前的25歲降低到20歲,延長了養老保險金交納時間;其次,擴大養老保險金的交納基數,即工資收入和獎金收入同時納入保險金交納基數;再次,對在職老年養老金也做了修改,規定在職養老金的對象包括65—69歲的公司職工,這些人也要交納保險金;與此同時,加大基礎養老金的財政負擔率,從原來的1/3提高到1/2。
(四)推行老年看護保險制度
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社會隨著人口老化的進展和子女的
G. 日本男人退休後妻子會離婚分退休金嗎
這個算是日本特有的現象,男方退休後容易面臨離婚的結果,而且按照日本的規定,離婚女方有權分割男方一半的退休金。
H. 日本人哪裡去拿養老金
列印文章發送給好友分享按鈕[提要] 在飯店中無事可做,就上網閱讀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吉川洋剛剛發表的一篇關於日本老齡化的文章,讀來觸目驚心。這也就解釋了一向排外的日本人為什麼大量引進外國勞工:這些年紀輕輕的「老外」在工作,在繳納社會安全稅。薛涌,旅美學者。 風起雲涌 匆匆回國一趟,歸途中在東京轉機,不得不在日航成田飯店過夜。突然發現,飯店的員工中不少是外國人。日本在國際飯店大用外國勞工並不稀奇。特別是那些提包的搬運夫,會英語會給客人提供許多方便。但是,如今飯店不僅用「老外」當「腳夫」,連清潔工中也有許多外國人,而且講的是日語。很顯然,一向排外的日本,人手大大不夠用,不得不引進外國勞工。 在飯店中無事可做,就上網閱讀東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吉川洋剛剛發表的一篇關於日本老齡化的文章,讀來觸目驚心。日本目前的政府財政赤字累積總額,即債務,已經達到GDP的200%,是發達國家最高的。這樣的債務何來?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經濟開始衰退,出現了「失去的十年」。政府的稅收,繁榮時曾經達到60萬億日元,此時則一度跌到40萬億日元。為了刺激經濟,政府又加大公共投資,只能借錢度日。這一政策,到2001年小泉上台被扭轉,公共投入消減了一半。但是,如此堅決的措施,並沒有抑制赤字的攀升,最終發展到今日債台高築的局面。 既然政策措施無法解決赤字問題,赤字的生成就另有來源。這里的核心問題就是老齡化。日本的養老體系,主要依靠「社會安全」:工作時支付社安稅,過了65歲後,政府就用這筆錢支付養老金。表面上看,你是用自己年輕時存下的錢支付養老金,政府不過是代管一下。其實,遠沒有那麼簡單。錢到了政府那裡,不能單純的存起來。因為那樣你存下的養老金只會隨著通貨膨脹而貶值。政府只能把錢花掉,使之貢獻於經濟成長。等你老了,就用下一代勞動者繳納的社安稅支付你的養老金。這相當於一種代際契約,使年輕和年老人口互益。比如,你存的社會安全稅被政府用於教育,提高了下一代的人口素質。等你老了,這代人長大了,他們素質高,創造的附加值高,支付的社會安全稅也多。政府進而有更多的資源支付你的養老金。 可惜的是,這套制度只能在一定的人口結構中才能運行無礙。如果老年人過多,年輕人過少,那麼從社會安全里領取養老金的人就多,繳納社會安全稅的就少。2011年,日本的社會安全福利總額(並非年度支付額)已經超出100萬億日元,相當於其GDP的五分之一。目前勞動人口繳納的社會安全稅,只能支付這筆費用的60%。剩下的40%,不得不用常規的稅收支付。2012年的政府財政預算為90萬億日元,其中28萬億要用來支付社會安全的費用。過去10年,政府的公共投入年年消減,但社會安全的費用大致以每年一萬億日元的幅度增長。 這也就解釋了一向排外的日本人為什麼大量引進外國勞工:這些年紀輕輕的「老外」在工作,在繳納社會安全稅。沒有他們,日本的日子就更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