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養老金具體怎麼漲
2017年養老金繼續上調,將實現「十三連漲」。3月30日,財政部網站公布《關於2017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的說明》指出,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調整養老金的漲幅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兼顧各方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的。
⑵ 2017養老金漲了多少
2016年,我國復實現了企業和機關事制業單位養老金待遇同步調整,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並向退休較早、養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適當傾斜,1億多退休人員因此受益。
提交審查的預算報告也提出,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穩步推動基本養老金保險制度改革,提高覆蓋面。
養老金的科學管理和保值增值受到人們普通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到2016年底,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已正式啟動。
⑶ 我的養老金漲多少
根據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的調整主要是根據職工工資和物價變動等情況。而且今年是養老金第16連漲,2017年養老金漲幅是5.5%,2018年和2019年養老金漲幅是5%,2019年和2020年養老金漲幅為5%。
⑷ 2017年退休人員養老金怎麼漲
2017年4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出《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從2017年1月1日起,對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6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5%左右確定。要求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合理確定調整水平和調整辦法,於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後組織實施。
⑸ 2017年退休養老金上調能漲多少錢
2017年4月13日人社部財政部發出《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增幅5.5%左右,仍是由各地制定方案,要求2017年5月31日前報送兩部審批後組織實施。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最具體發放時間各地先後不一,5月份以後逐步落實到位。至於個人能漲多少錢,要看各省市的新規定,總體看平均數要較去年稍低,欲知詳情,歡迎繼續追問。
⑹ 養老金平均漲幅是多少
2021年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4.5%。
退休人員養老金「17連漲」靴子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人社部獲悉,人社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為2020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全國總體調整水平為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
此次調整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准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資金來源方面,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
⑺ 2017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繼續上調多少
您好!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說:「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按時足額發放。」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的話肯定是要兌現的。今年養老金的調整范圍涵蓋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養老金調整方案。具體實施細則,請您關注當地媒體的後續報道。謝謝閱讀!
⑻ 2017年退休養老金漲多少
可以打電話查詢。來
養老保險查詢:源
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個人帳戶對帳單:每年社會養老保險中心將參保人員個人帳戶對帳單發到每一個參保人員手中,通過個人賬戶對賬單查看繳費和帳戶記錄情況。
⑼ 2017年養老金上調多少
養老金儲備是指制度化養老金儲備,包括社會養老保險、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退休賬戶、商業養老保險。養老金儲備也是重要的國家儲備,其地位與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外匯儲備及石油儲備,而且養老金儲備設有個人賬戶,更是家庭財富的有效組成部分,因此,養老金儲備與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大力擴張養老金儲備,鼓勵居民將養老金儲備放在家庭理財首位,讓養老金儲備成為家庭最大財富,我們也要學會將社保、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繳費看作是一種「投資」行為,樹立養老金儲備、為養老而投資的觀念,這是一種投資觀改變,也是一種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改變。只有養老金儲備充分的前提下,居民才可能自信消費,從容投資、體面投資。
在沒有足夠養老金保障的前提下,現實中出現的所謂「資產荒」,是沒有足夠養老金保障下的「理財慌」、「心理慌」,當然也叫「資產慌」。因此,這種「資產慌」也是養老金空虛下的「資產保值慌」,心發慌,它再次表明了養老保障的重要性。
在美國,個人家庭金融資產中,養老金儲備占據了1/3的比例。正是因為美國人做足了養老金儲備,因此,他們不炒房、不炒股,甚至也不用存太多錢。2016年統計數據:92%的美國家庭為退休而儲蓄;85%的美國家庭擁有DC退休計劃賬戶;67%的美國家庭通過僱主主導的退休計劃而購買第一隻共同基金;63%的美國家庭擁有IRAs。
第二,未來十年,在私人養老金的支持下,中國公募基金可擴容10倍,它將成為家庭理財的最重要夥伴及選擇。這也是「去散戶化」的最重要通道之一。
公募基金是專家投資、組合投資、分散投資,也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它是家庭理財的天然盟友和戰略夥伴。美國家庭不炒房、不炒股,除了養老金儲備,就是購買共同基金。
截至2016年底,美國公募基金凈值19.22萬億美元,共同基金16.34萬億美元;9400萬個美國人持有共同基金;5490萬個美國家庭持有共同基金;43.6%的美國家庭持有共同基金;美國家庭持有共同基金資產中位數為12.5萬美元;64%的美國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占其金融資產的比例超過一半;美國家庭持有共同基金數量中位數是4隻;86%的美國家庭持有股票基金。
截至2016年底,我國公募基金凈值僅為9萬億元,如果剔除貨幣基金,公募基金規模更小,僅有5萬億元左右,因此,我國公募基金規模急需大擴容、大發展。然而,沒有養老金支撐的公募基金,做大規模是有難度的。
因此,在養老金儲備做實、做大、做強的同時,公募基金也應同步加速發展。唯有如此,才能讓養老金與公募基金成為A股「去散戶化」的最重要力量,從而改變A股生態。反過來,健康的A股生態,也會為養老金保值增值及公募基金投資績效的穩定提供肥沃土壤。
在2015年加杠桿的大牛市中,從2014年7月走出2000點到2015年6月最高點5178點,僅用11個月時間,而從5178點跌至2016年1月的最低點2638點,僅用了半年時間,還有全國總動員「大救市」。這一種短牛、快牛、瘋牛格局,就是我們的A股生態。
在這樣一個A股走勢曲線圖上,投資管理人必須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堅強的心臟,所以,我們的養老金投資管理人確實不易,他們既要追求投資績效應對考核,又要保證養老金安全,這是一個兩難的目標。
下面再看看美股生態,近30年來,美股經歷了三輪大牛市,第一輪牛市(1987~2000年)長達13年;第二輪牛市(2001~2007年)長達6年;第三輪牛市(2009~2017年)長達8年。
當我們的A股牛市一般只能維持一年半載時,美股牛市卻可持續五年、八年、十年,這樣的一種慢牛、長牛,它讓投資者更體面、更從容,更有耐心,在這樣的股市生態下,投資管理人會更幸福,他們更能做長期投資者,更能獲得穩健的長期收益率。美國的公募基金也不會像我們的證券投資基金一樣在熊市遭遇巨大的贖回壓力。
兩個股市、兩種生態,差異何在?
美股是典型的「機構市」,它與中國典型的「散戶市」正好相反。據Morgan Stanley今年6月底的數據顯示,在美股交易額中,散戶交易佔比僅為11%,而中國A股市場散戶交易佔比卻高達85%左右,在牛市甚至超過90%。機構投資者短缺,尤其是養老金與公募基金規模狹小,正是A股「散戶市」、「政策市」及「短牛長熊」形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