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的養老金有差異嗎
農村的養老金要比城鎮的低一些
② 為什麼農村的退休養老金比城市的要低
如果單單從農村或者城市戶口來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區別在於參保人的參保性質,類別,從居民的角度來說,現行規定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村和城市待遇是一樣的,農村人參加工作,也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從事靈活就業的也可以參加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都是一樣的待遇。其中區分的是繳費方式和概念的不同罷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按年繳費,按照繳費12個檔位不同,領取的養老金也不同。在這一點上,不管是農村養老金還是城裡養老金都是一樣的,並且繳納的費用完全是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來選擇,現在最低的繳費基數大概在200元左右,最高的在2000元,當然也有的地區最高可以高達4000元。
城鎮職工退休養老保險的區別在於是按月交,並且算起來每年的繳納金額遠遠高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照養老金遵循的多繳多得原則,自然最後領取的養老金會比農村所領取的養老金高出不少。
③ 為什麼 農村養老保險要比城鎮低很多
很正常的,城鎮的比社會統籌的還低很多泥。
這是國家的一種方式,也在探索,農村畢竟沒有固定的收入,或者說以後的消費肯定比城鎮的低啊。
咱就說合作醫療吧。
農村合作醫療一年只交20元,一般能賠付20%左右(在市裡醫院)。
城鎮居民合作醫療一年100元,一般能報銷30%左右。
社會統籌醫療:根據自己的工資,一般能報銷60%左右
④ 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都有哪些區別
農村和城市實行不同的養老金制度,其實說實話,確實是基於現實,迫不得已。盡管對農民很不公平。基於以下幾點,就決定了在城市和農村需要實行差異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第一、農民收入不穩定。其實農業是完全可以賺錢的,但必須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農業依賴的因素太多,導致有時種植像賭博,賭對了,今年收入不錯,賭錯了,不僅今年白幹了,還要搭進去化肥農葯費用,虧的一塌糊塗。在我家附近,有很多農民合作社種植西紅柿,西紅柿的產量很高,第一年只有幾戶人家種植,平均1元/斤,大家都賺翻了。(雖然我們經常看見的是3元/斤的西紅柿,抱歉,另外兩塊被賺走了)很多農戶年收入十幾萬,第二年更多人加入種植西紅柿的隊伍,0.7元/斤,很多商販開始嫌棄西紅柿,開始壓低價格,第三年,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植西紅柿,臨近省市也種植了大量西紅柿。價格開始0.5元/斤,後來0.3元/斤,最後1毛錢/斤,農民就不去採摘了,因為採摘西紅柿的費用都比賣的多,農民血本無歸。當年很多人就不種了。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到,農民的收入波動性很大。
我覺得這可能是政府不願農民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重要原因。很多東西表面看起來很不公平,細想起來,就覺得更可怕。
⑤ 為什麼農村老人的養老金跟城裡的老比相差那麼大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內容,繳納比例和退休後發放的計算標准。
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內容包括三部分: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部分+按社保利率計算的利息。
2、繳費比例:該部分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原先的老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3、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通過上面的公式,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多少將直接影響退休後月養老金的多少。
由於全國各地收入水平和改革程度存在差異,養老金的計算標准也有差異。 假設隸屬"中人"某市居民張先生平均月薪4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期限為10年,假設10年後月平均工資是3000元,那麼退休後,他在政策變化前後各能領到多少養老金呢? 按現行的養老金制度,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4000元×11%×12×10÷120=890元;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部分忽略不計,下同)。 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將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後,王先生退休後每月可領到的養老金=3000元×15%+4000元×8%×12×10÷120=770元。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籌集,以個人交費為主.集體補貼為輔,實行個人儲備賬戶積累儲備制,個人和集體儲備均記在個人名下;按國家有關規定運營,被保險對象到60歲時根據其賬戶基金累積總額計發養老金
⑥ 農村養老金和城市養老金之間有哪些區別
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費率到達了28%,用人單位交納20%,職工自己交8%,鄉村戶口養老金年繳費額從100-2000元不等,可自行選擇,這個就是多繳多得,還有就是根底養老金局部,職工是上一年本地的均勻工資乘以繳費年限,而鄉村的就只要幾十元錢,所以城鎮職工的比鄉村的養老金要高出許多
總結:
1.關於參保人來說,最大的區別在於二者養老金額度的差距。
2.假如城鄉居民以為職工養老金比擬劃算,以靈敏就業人員的身份參與職工養老保險,就需求留意了。參保人需求交納社會均勻工資的20%,但其中只要8%能進入個人賬戶,相當於剩下的12%就幫著企業繳費了。
3.在城鄉居民根本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根本養老保險的闡明中,我們能夠發現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能夠轉變為城鄉居民根本養老保險的。只需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缺乏15年,退休後不想繼續繳納養老保險,就能夠將養老保險轉變為城鄉居民根本養老保險。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卻不能直接轉變為職工根本養老保險。
⑦ 為什麼農村養老金比城鎮養老金遲拿五年
您好,農村養老保險跟城市社保是兩個不同賬戶,互相不能轉換,必須停掉農村養老保險才可以交城市社保,交到農村養老賬戶的錢,60歲之後才能領取。
⑧ 同是老年人,為什麼城市的養老金比農村的高幾十倍,太不公平了。
現在推行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是針對所有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的版,當地實施時超過60周歲者不用權繳費就可以享受養老金。雖然金額比較少,但是總比沒有好且有逐步提高的預期
你說的城市裡的是因為其退休前參加了職工養老保險並每月繳費,符合條件就可以在退休後享受養老金。
⑨ 城裡養老金會比農村養老金漲的多一些,這是為什麼
因為城裡和農村兩種制度的適用群體不同,所以會有的多,有的少,每個人繳納的金額也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用同一標准來看待養老金多少的問題,養老金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很多人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在調整養老金的時候,城裡的老人每次調整都會增加幾十塊錢,而農村的老人每次會增加幾塊錢。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呢?
而且,新型農村保險制度對老年人也很友好。比如新的農村保險制度出來後,年滿60歲的老人不需要從國家交任何錢。只要符合條件並在鄉鎮申請登記,就可以直接領取政府補貼的基本養老金。這本身就是國家綜合實力富裕之後的另一種公平。
⑩ 農村60歲老人的養老金,各地差別也是很大,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以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緣由!
第二是各地的人口情況經濟開展不均衡形成的。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各省市自治區統籌的社保制度,而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農業人口又是相當的不平衡,各地的經濟實力差距較大,以至越興旺地域農業人口越少,比方上海,所以它的財政支付才能強,中央根底養老金比例就高。反過來說,越是農業大省,鄉村人口越多,經濟實力越弱,所以根底養老金的補貼規范也就越低,構成惡性循環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