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惠普式的養老金制度的試點什麼有什麼經濟意義
惠普式的養老 又稱新農保
新農保和舊農保的 區別 ,首先,籌資的結構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內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容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它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換句話說,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Ⅱ 普惠式養老金的意義
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確立與發展進程中,有必要吸取以往改革中分散決策與管理許可權分割並導致諸多不良後遺症的教訓。
一般而言,養老保險制度應當由立法機關在廣泛討論的前提下通過相應的立法來確立,國家立法機關是這一制度的最高決策者。但在立法規范的條件下,對養老保險具體政策進行修訂與完善的責任,卻應由養老保險主管部門來承擔;在沒有法律規范的條件下,基本養老保險改革方案的設計亦應由養老保險主管部門負主要責任,多部門可以參與協商,但決策的權力卻不能分散。否則,必然會出現混亂並導致政策權威受損的局面。
在管理體制方面,雖然1998年對職能部門的分工已經明確,但並不等於管理體制已經完全理順。有必要進一步理順養老保險制度的管理體制。基於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統一性的要求,必須確保養老保險土管部門管理的權威性。
強調統一決策、權威管理,並不是排斥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而是為了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與許可權。惟有如此,各部門的職權與責任才能統一,養老保險主管部門也才能真正承擔起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進程中的成敗責任,並促使其積極、主動、審慎地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與發展負責,而這恰恰是這一制度健康發展的組織保證。 養老保險之所以成為整個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主體項目,原因在於它是一種積累型保險制度,其目的不僅是為了解除勞動者的後顧之憂,而且直接為市場競爭環境的公平化和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服務,從而需要保持地區間費率負擔水平的公平並盡可能提高統籌層次。因此,對歷史欠賬進行明算賬,同時進行責任分解、多途徑補償,客觀上已經成為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得以建立並實現良性運行的至關重要的條件。
一方面,國家應當通過對中老年職工養老金歷史欠賬的精算,盡快查清需要補償多少錢才能真正完成制度的轉型。
另一方面,根據國家、企業和個人分擔的原則,採取按責分賬的辦法來解決上述歷史欠賬。國家既不能繼續將中老年職工的養老金歷史欠賬作為一筆糊塗賬,也不可能完全由財政來消化這筆歷史欠賬。
主張明算賬、細分賬,並非是近年內立即清償全部養老金的歷史債務,而是在明確負擔、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准確把握新制度良性運行所需要的現實成本及其地區、行業分布差異,讓各級政府、企業和職工個人明了各自的責任,並通過有計劃的、穩妥的、多管齊下的方案來化解。同時,還可以讓部分老工業城市和國有企業的負擔有所減輕,使勞動者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樹立起足夠的信心。可以肯定,如果從理論上闡清了中老年職工養老金的歷史債務及其責任歸屬,計算清楚所需的補償數額,採取多方分擔、分級負責的方式,就能夠妥善解決這種歷史包袱,從而也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順利推行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Ⅲ 普惠式養老金的介紹
普惠式養老金,是指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能享受到的養老金。中國人力資源和社內會保障部副容部長胡曉義在2009年8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新農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將在2009年10月1日前啟動,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Ⅳ 國家普惠式養老金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年8月4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以下為發布會實錄:
主持人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我們請來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先生,還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王亞棟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進展情況,並回答各位感興趣的問題。
現在先請胡部長介紹有關情況。
胡曉義: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同新聞界的朋友們見面,就今年上半年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與大家交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情況。
胡曉義: 在就業方面,面對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政府把就業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門狠抓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各類企業履行應負責任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所以,上半年全國的就業局勢保持了基本穩定。
胡曉義: 加強重點人群的就業工作,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就業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時組織開展「春風行動」等活動促進農民工就業,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就業服務。開展了再就業援助和民營企業招聘活動,成效顯著。加大自主創業政策扶持力度,全國82個城市開展全面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及時建立了就業數據快速調查制度,對各地就業工作開展了專項督查。
胡曉義: 在社會保障方面,今年上半年,各項社會保險制度改革順利推進。黨中央、國務院發布了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文件,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推開,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問題有了突破性進展。國務院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指導意見。全國已有25個省份實行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春節前已全部落實到位,月人均增加110元,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支付水平也不斷提高。同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施了社會保險五項緩繳和四項降低費率的政策,幫助企業渡過暫時困難,穩定就業局勢。
胡曉義: 有關情況就簡單介紹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謝謝!
華清: 謝謝胡部長。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前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華爾街日報記者: 在您剛才發的資料當中,您提出了勞動社會保障部進行了春節後農民工就業工作專題調研,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調研的初步結果和當時的農民工就業情況?
胡曉義: 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王司長回答,我先更正一下。我們部現在叫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再叫「勞動保障部」。謝謝。
王亞棟: 為了做好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農民工就業的工作,在春節前後我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統計局對農民工的就業情況做了一次調研,總的情況是:到2008年底,全國農民工就業的總量是2.25億人,其中外出農民工是1.4億。2009年春節前,大概有50%返鄉,有7000萬人,其中的1800萬人需要解決就業問題。春節以後,有95%的農民工回到城裡就業,剩下的還有5%在農村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
中央電視台記者: 胡部長你好,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請問何時啟動試點?新農保和舊農保的區別何在?新農保啟動的意義是什麼?
胡曉義: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新農保試點的指導意見,這個試點的指導意見現在正在徵求各地政府的意見,准備進一步修改完善之後正式發布,啟動試點。我預計試點的啟動會在「十一」之前。
胡曉義: 說到新農保和以前一些地方實行的老農保的區別,我想有這樣幾點:首先,籌資的結構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我認為它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胡曉義: 第二,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換句話說,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當然,新農保政策是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後逐步推開,並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剛才我說的這些政策將在國務院新農保試點指導意見當中體現,我想不久後的將來,我會更詳細地向大家介紹這些情況。謝謝你的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新醫改方案已經公布近五個月了,請問中國現在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有什麼新的進展?今年的目標是什麼?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什麼作用?第二個問題,央企高管薪酬管理辦法究竟在什麼時候出台?能否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
胡曉義: 新醫改方案今年三月上旬公布以來,國務院以及有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貫徹措施,其中擴大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面是作為新醫改方案的第一項重要任務,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新的進展。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參保人數已經到了三億三千六百多萬人,參加新農合的已經達到了八億三千萬人,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十一億六千萬人。醫療保障覆蓋面的不斷擴大,這本身就是對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的一個有力支撐。今年我們確定的目標是城鎮職工和居民參加醫保人數要達到三億九千萬人,加上新農合的八億多人,整體上今年將有超過十二億中國公民能夠享有基本的醫療保障。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務院決定今年在全國所有的城市全面推進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胡曉義: 同時,中央財政還安排了429億元專項補助資金,用於解決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等困難群體參加醫保的問題。加上去年已經安排的80億,一共安排了509億資金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擴大覆蓋面的同時,國務院還決定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要求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及新農合,都要在現有報銷比例的基礎上提高最高支付限額,住院費用報銷比例要比去年提高平均5個百分點。
胡曉義: 另外,明年國家財政將大幅度提高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補助水平。我們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會使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障,從而大大地緩解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
Ⅳ 什麼是國家普惠式養老金
是指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能享受到的養老金。
普惠式養老金-特點
首先,籌資的結構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一般情況下,政府是普惠式國民養老保險的責任主體,即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收入保障,其經費來源於稅收。待遇標准與工資脫鉤但與物價水平掛鉤,並隨著整個社會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它體現著老年人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益,是顯具公平性的養老保險制度安排。
第二,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當然,新農保政策是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後逐步推開,並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這些政策將在國務院新農保試點指導意見當中體現。
Ⅵ 農村普惠式養老保險的「普惠式」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是給予普遍的、非歧視的和非互惠的意思
,是讓沒交保險費的也享受養老保險
Ⅶ 普惠式養老金的特點
首先,籌資的結構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是三個籌資渠道。特別是中央財政對地方進行補助,這個補助又是直接補貼到農民的頭上。一般情況下,政府是普惠式國民養老保險的責任主體,即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收入保障,其經費來源於稅收。待遇標准與工資脫鉤但與物價水平掛鉤,並隨著整個社會平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它體現著老年人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益,是顯具公平性的養老保險制度安排。
第二,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當然,新農保政策是要通過試點完善之後逐步推開,並不是說從明天開始大家就可以領錢了。這些政策將在國務院新農保試點指導意見當中體現。
Ⅷ 普惠式養老金的簡介
2009年8月4日上午,國新辦召開了2009年上半年中國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這個試點的指導意見現在正在徵求各地政府的意見,准備進一步修改完善之後正式發布,預計會在國家「十一五」計劃之前啟動試點。
過去的老農保主要都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他表示,這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
老農保主要是建立農民的賬戶,新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換句話說,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Ⅸ 黨和政府為什麼要在農村實行普惠式養老金制度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中版國將實行新的農保政權策,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而新農保與舊農保最大的區別是,一是資金渠道拓寬,變個交費為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三結合,二是在支付結構上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 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農民養老金有了最低保障,這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國家全面實行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制度對農民的意義是積極和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