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買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延遲繳稅,你會買嗎
稅延型養老保險又稱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商業養老保險的一種,指投保人所繳納的保險費在一定比例之內,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將來退休後領取保險金時再補繳個人所得稅。
舉個例子。小A的稅前工資是10000元,扣除五險一金及個稅起征點3500元後,小A應納稅所得額為4277元。根據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小A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4277X10%-105=322.7元。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資訊與產品可以進入:平安保險,這里有豐富的保險資訊與優質的保險產品。
⑵ 個人支付上商業養老保險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征稅內容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計算方法:
1.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扣除標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3.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⑶ 商業養老保險稅優政策
一、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保監會關於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39號)規定:「三、關於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規范和條件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是指保險公司參照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產品指引框架及示範條款(見附件)開發的、符合下列條件的健康保險產品:(一)健康保險產品採取具有保障功能並設立有最低保證收益賬戶的萬能險方式,包含醫療保險和個人賬戶積累兩項責任。被保險人個人賬戶由其所投保的保險公司負責管理維護。(二)被保險人為16周歲以上、未滿法定退休年齡的納稅人群。保險公司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並保證續保。(三)醫療保險保障責任范圍包括被保險人醫保所在地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內的自付費用及部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外的費用,費用的報銷范圍、比例和額度由各保險公司根據具體產品特點自行確定。(四)同一款健康保險產品,可依據被保險人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保險金額,具體保險金額下限由保監會規定。(五)健康保險產品堅持「保本微利」原則,對醫療保險部分的簡單賠付率低於規定比例的,保險公司要將實際賠付率與規定比例之間的差額部分返還到被保險人的個人賬戶。根據目標人群已有保障項目和保障需求的不同,符合規定的健康保險產品共有三類,分別適用於:1.對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有報銷意願的人群;2.對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的特定大額醫療費用有報銷意願的人群;3.未參加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對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有報銷意願的人群。符合上述條件的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應按《保險法》規定程序上報保監會審批。......本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執行。」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推廣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7號)規定:「五、保險公司銷售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及時為購買保險的個人開具發票和保單憑證,並在保單憑證上註明稅優識別碼。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未獲得稅優識別碼的,其支出金額不得稅前扣除。六、本公告所稱稅優識別碼,是指為確保稅收優惠商業健康保險保單的唯一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由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台按照「一人一單一碼」的原則對投保人進行校驗後,下發給保險公司,並在保單憑證上列印的數字識別碼。七、本公告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⑷ 買的商業養老保險要交稅嗎
所謂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即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稅款。
實質上是國家在政策上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優惠。考慮到這期間物價上漲因素,這一產品實際能起到個稅「減負」作用。即使不考慮這期間物價上漲的因素,這一產品所起到的個稅「減負」作用,還意味著遲緩繳稅等好處。
假設一名30歲的普通工薪階層,其工資計稅金額(扣除三險一金等稅前列支項目後)為10000元,如其每月購買700元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根據其收入所對應的20%最高稅率來計算,稅延政策使他延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每月140元,一年即為1680元。30年後該人達到退休年齡,從個人賬戶支取商業養老金,根據30年後起征點及稅率進行繳稅,由於退休後的收入通常不會高於工作時的收入,因此退休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通常較低,再扣除通脹因素,稅收負擔就更輕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適合哪些人
根據財政部等五部委在4月12日發布的《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版規定,此次試點政策的權適用對象包括工薪一族、個體工商戶等。對於供職於企業的員工,通過計算月收入16667元就是一個分界線,月收入低於16667元的人,可以享受月收入6%的稅前列支額度;月收入高於16667元者,則能享受每月1000元的稅前列支額度,繳費期間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時再繳納相當於7.5%的稅款。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資訊與產品可以進入:平安保險,這里有豐富的保險資訊與優質的保險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稅延養老險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在繳費期間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稅延養老保險金時,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稅,其餘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⑹ 買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劃算么
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其實是一種國家給予投保人所得稅延遲繳納優惠政策的商業養老保險。
通俗來說,購買這種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延遲繳稅,保費可以在一定標准內稅前扣除,等到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時再徵收個人所得稅。
⑺ 商業養老保險 個人所得稅
買的商業養老保險,如果是企業為員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在國家規定的部分之內(工資基數的5%)是免稅的,如果超過規定標准,超過部分需要征稅。企業如果從境外公司處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都是需要征稅的。
一、企業為個人所繳納的法定保險有免稅部分,而年金應全額徵收個人所得稅。
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0號)第一條規定,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即法定保險是有免徵部分的;而國稅函[2009]694號文件第二條則規定,企業年金的企業繳費計入個人賬戶的部分是需要計征個人所得稅的,在該文件中同時規定,年金在計入個人賬戶時,應視為個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不與正常工資、薪金合並),不扣除任何費用,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當期應納個人所得稅款,並由企業在繳費時代扣代繳。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⑻ 買商業養老保險可以延遲繳稅 你願意嘗試嗎
北京7月6日電(記者 李金磊)養老將有新選擇。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部署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明確2017年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也就是說,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可在稅前列支保費,等到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稅。延遲繳稅對投保人是一種優惠政策,那麼,你願意購買嗎?
如何保障養命錢的資金安全?
--資金不宜進入一些競爭性行業
記者梳理發現,意見還提出了很多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針對獨生子女家庭、無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等特殊群體養老保障需求,探索發展涵蓋多種保險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養老保障計劃。
針對老年人養老保障需求,堅持保障適度、保費合理、保單通俗原則,大力發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等適老性強的商業保險,完善保單貸款、多樣化養老金支付形式等配套金融服務。
在很多人看來,商業養老保險看起來很好,但繳費和領取時間跨度比較長,如何才能確保老百姓的養老錢、活命錢能夠得到有效、安全的管理?
對此,黃洪表示,作為商業養老保險公司,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的管理不能簡單地像一般商業保險業務一樣,負債准備金的運用不能簡單地做投資,不能簡單地要求高回報,高回報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老百姓投保商業養老保險,確保資金安全穩健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黃洪說,要強化保險機構的資質要求;加強養老保險資金投資運作管理的監管;完善商業養老保險資金投資的支持政策,商業養老保險資金不能與一般的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一樣,不宜進入一些競爭性的行業,應該追求風險相對比較低,回報比較穩健。通過以上這些措施,為老百姓的養命錢、活命錢實現保值和合理回報提供有力的支撐。
對於這些觀點,你怎麼看?
留言說說~
喜歡我就關注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