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單位辭職後,醫保和養老保險自己應該如何繳納
從單位辭職後醫保和養老保險自己應該如何繳納自己的,想要去繳納醫保,養老保險的話就一定要掛靠一個單位通過單位來進行給你繳納。
2. 辭職能領退休金嗎
事業單位的員工辭職後到退休年齡也不可以領退休金,無論我們是在事業單位,國家行政單位以及普通的民營企業上班的,在辭職之後,用人單位就沒有法定的義務給已經離職的員工繳納任何的社會保險了。領取退休金的法定條件必須是繳納養老保險累計滿15年,而不是一勞永逸的。
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才可以。養老金領取條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並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 現在辭職了,養老保險能取出來嗎
養老保險是不可以取出來的,如果取出來的話,特別不合適 , 因為要扣百分之 40~50的手續費 所以不建議你取出來
4. 請問辭職以後養老金怎麼辦
養老保險在繳存中是可以中斷的,只要累計繳滿15年以上,就有資格享受養老福利。平時交的越多,老了之後領到的錢也就越多。
首先說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是由單位繳存20%,自己繳存8%。比如每個月4000元的工資,那就是4000*(20%+8%)=1120元。
辭職後原單位會為你辦理停繳手續,你的賬戶會處於封存狀態。如果你不去新單位的,建議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或者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去戶口所在地社保機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金額按照所在地每年月均工資的60%-300%,自行選擇。
3. 其次,是失業、工傷、生育險。
這三項險除了失業險自己繳納1%,其他兩項是沒有自費成分的,都是單位繳納。與養老保險不同,工傷、生育保險沒有個人賬戶,不能轉移,一旦失業後,福利就不能享受了。失業保險則只能省內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失業保險只有被單位辭退才可以享受,自己辭職是不能享受的。
4.還有,我們最關心的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每個月由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以每月工資4000為例,4000*(2%+8%)=400元。
醫保不同於養老保險,如果中斷會比較麻煩。連續中斷3個月或累計中斷6個月以上,醫保視作失效,不能享受報銷服務。
如果沒有新單位,可以選擇購買一份商業醫療保險,或者到戶口所在地的社保中心,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5.最後,說說「一金」,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是每個月單位繳存8%-12%,自己繳8%-12%。以4000元為例,4000*(12%+12%)=960元。
辭職後,賬戶靜置不動。這是一種短暫的狀態,因為如果你在同一個地方長期生存,甚至將來打算永久定居,辭職只是一種短暫的狀態,不久你就會有新的工作,這個時候只是一個過渡期,以後可以在新的單位重新續交公積金,以前的所交不受影響,這種情況下不許做任何處理,好好找你的工作要緊。
辦理提取是不少人要面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很多外地人在北上廣等大都市生存,辭職了以後如果你想到老家或者其他城市生存,這時候的公積金不能全國聯網,因此,如果離開這個地方公積金將會失去作用,你可以在單位辦理公積金提取手續,並不難,一般情況下一天能解決所有問題。
現在已經出台了新的政策,這部分公積金可以利用租房來使用,因此,如果你辭職了,並且不會離開這個城市,這時候的公積金可以用來支付房租或者買房子使用,這也是非常合適的選擇,不需要進行公積金提取,只需要相關部門出具證明即可。
關於公積金的提取資料很多,但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公積金賬戶銷戶,也就是說將來不能在這個城市辦理公積金,請大家謹慎。還有,公積金是屬於公司一半、個人一半,因此在提取的時候需要單位開具提出證明,辭職也要和公司處理好關系,免得最後辦理出現困難。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辦理公積金貸款,則要連續繳納夠12個月公積金才可以,所以如果你剛好有貸款需求,對於「跳槽」可是要慎之又慎。
5. 辭職後養老保險怎麼處理
關於養老保險,這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不能錯過的回答!
沒有工作單位的個體戶、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交 居民養老保險 和 職工養老保險。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收益率最高的8款養老和教育金榜單
交居民養老,每年壓力較小,穩賺不賠。
交職工養老,以後養老金會領的更多;
但是,自由職業者需要承擔「公司+個人」的所有繳費;
一旦中途身故,虧損幾十萬都有可能!
本文就為你分別計算下,居民養老 和 職工養老的收益;
值不值得交,選擇交哪一個,就看你決定了。
我以生活在 深圳 的老王為例,分別計算下兩者的收益。
1、交居民養老,能多少錢?
只要年滿 16 歲,沒有工作的本地人,都可以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這里以深圳為例,看看居民養老怎麼交錢,其他城市都大同小異。
如圖所示:
居民養老的投保門檻非常低,最低每年交 120 元就能參保;
而且繳費靈活,保費分為十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我們每年交的錢,都會存入社保為我們開立的個人賬戶。
這筆錢平時是不能動的,退休後會逐月發放。
那麼,退休後能領多少錢?
深圳的居民養老金分為 2 部分:
基礎養老金:戶籍不滿 8 年的,每月領 240 元;滿 8 年及以上,每月領 360 元。這個金額由社保局定期調整;個人養老金:用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計發月數。其中,計發月數由社保局規定,例如 60 歲退休,計發月數是 139 個月。舉個例子:40 歲的 老王,每年按最高檔 3600 元交保費,一共交了 15 年。
基礎養老金:每月按 360 元領取個人養老金:3600 × 15 ÷ 139(計發月數)=388 元那麼在 60 歲退休後,老王 每月能領取:360 + 388 = 748 元,每年合計領取:8976 元。
老王在 15 年中,總共交了 5.4 萬保費,退休後第 6 年就能回本。
如果基礎養老金以後上漲了,回本時間就會更快。
即使退休後第二天,老王就去世了,一分養老金都沒有領過。
那老王家屬亦可以領回個人賬戶的錢,怎麼也虧不了。
2、交職工養老,能領多少錢?
如果老王選擇去社保局交職工養老,以10000為繳費基數:
那麼每個月繳納費用是:
公司:10000 X 14% = 1400 → 進入統籌賬戶,國家支配個人:10000 X 8% = 800 → 進入個人賬戶由於老王是自由職業者,沒有工作單位,所以每個月的2200都是自己承擔!
有了這個統籌賬戶,我們退休後就可以按月領錢,只要活下去就可以一直領下去。
但萬一中途身故,我們只能領回個人賬戶的錢;
統籌賬戶的錢,就是全部給國家做貢獻了!
記住,這是自由職業者交職工養老的最大風險。
假如老王 40歲開始交社保,繳費基數是10000;
每個月交 2200 元,持續交 20 年,60 歲退休時能領多少錢?
職工養老金分為兩部分: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基礎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工資)÷2×繳費年限×1%社保局的公式很復雜,上面稍作簡化,這里再解釋一下:
社會平均工資:指上年度本市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工資:根據你的繳費記錄,計算出你的工資大概是社會平均工資多少倍,例如 1.1 倍目前,深圳的社會平均工資是 8348 元,未來的社會平均工資無法准確預測。
這里保守假設按 5% 增長,20 年後是 21095 元。
如果老王20年都是以10000元為繳費基數,
那他退休時的指數工資是 16454 元,個人賬戶余額:
800 x 12 x 20=19.2萬。根據公式,老王的退休金計算如下:
個人賬戶養老金 :19.2萬 ÷ 139 = 1381 元
基礎養老金 :(21095 + 16454) ÷ 2 × 20%= 3755元
總養老金:1381 + 3755 = 5136元/月,即 61632元/年
退休後第一年,老王就可以領取61632養老金了。
再簡單計算下收益:
養老金多少是與平均工資密切相關的,
未來的平均工資我們當然無法得知,這里是假設每年按5%增長。
可以看到,老王在67歲時就有機會回本了;活得越久,領得越多。
如果老王不幸退休後第二天就不在了,那隻能領回自己個人賬戶錢。
自己交入統籌賬戶的幾十萬,就全部虧損了。
養老保險究竟值不值得交,沒有人給你肯定的答案。
如果你想退休後可以領點養老金,更有底氣地說話。
假如你對自己身體充滿信心,那可以交職工養老,收益會更高;
假如對身體很悲觀,那就交居民養老。
就這樣吧,亂發牢騷不會改變現狀;
學點社保的知識,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也會更實際。
6. 辭職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怎麼辦
一、跨省關系轉移辦法:
參保人員從單位離職後,應及時持本人身份證及銀行卡到社保經辦機構或就近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個人養老、醫療保險續繳或補繳相關事宜,繳納方式有現場出單刷卡繳費和銀行代扣繳費等。
根據【國辦發〔2009〕66號】文件規定跨省關系轉移的程序如下:
1、參保者到原參保地社保機構申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2、向新參保地社保機構申請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
3、新參保地在收到原參保地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通知參保人員。
二、單位續交:
參保人在職期間隨單位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可累計計算;中斷繳費的次月停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參保人3個月內補齊欠費的,欠費期間的繳費年限計入個人醫療保險實際繳費年限,可享受待遇。超過3個月的,醫療費用從再次繳費之月的第13個月後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從繳費次月開始享受待遇。
二、個人續交: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年滿16周歲以上、未達到國家規定退休年齡的靈活就業人員,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意願且具繳費能力、願意承擔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義務的,從2015年1月1日起,可自願申請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個人參保人員月繳費基數由本人在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100%之間自主選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
社保中斷後要求補繳,去社保局即可辦理。
(6)辭職和退休養老保險嗎擴展閱讀
換工作社保不能斷
北京上班族何女士幾年間換了3份工作,社保並沒有斷繳過。她告訴記者,有一次跳槽是在當月15日之後離職,當月的社保原公司會給繳納,在下個月15日之前入職新公司,下月的社保新公司也會給繳。她的另一次跳槽則是和原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談好,從工資中扣除當月社保。
也有人會在換工作空當期內通過代繳社保的中介機構自掏腰包繳社保。但專業人士表示,通過虛構勞動關系繳社保,存在一定法律風險。
專注於勞動法研究的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沈斌倜律師告訴記者,北京目前的社保政策是,社保中斷後可以要求補繳,去社保局即可辦理。「只要能證明勞動關系,無年限限制,無論多久都可以補繳。」補繳社保對於養老金沒有多大影響,但會影響買房買車資格。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節後跳槽換工作?這些社保問題你需要先弄清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離開公司後,社保醫療保險如何繳納
7. 從單位辭職後,醫保和養老保險自己應該如何繳納
社保辦理和續交有兩種方式: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轉移關系,其參保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
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二)或者以單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購買或續交社保。
另外,如果說辦理社保,最好通過第二種單位交納方式比較好一點,因為單位會為我們承擔很大一部分費用,進而減輕自己的交費壓力。
(7)辭職和退休養老保險嗎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費的徵集方式
1、比例保險費制
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
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2、均等保險費制
即不論被保險人或其僱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計收同額的保險費。這一制度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普遍實施。
而且採用此種方法徵收保險費的國家,在其給付時,一般也採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義。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繳納相同的保費,在負擔能力方面明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