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低退休金多少
計算退休養老金,復沒有最低標准,按制照繳納養老保險計算,計算多少就是多少,在制定養老保險基數和年限的政策時,已經對繳費做出了明確規定,最低繳費年限為十五年,繳費基數最低為社會平均工資60%,做出了限制,因此,不再規定最低養老金標准。
㈡ 養老保險最低交多少
交的時候高檔是低檔的3倍,領的時候高檔也是低檔的3倍,交多得多,按正比例的。
高檔20年和低檔40年,由於交的錢高檔是抵擋的3倍,而年數低檔只是高擋的2倍,高檔交的錢比抵擋多得多,當然是高檔領的錢多。如果是高檔15年和低檔45年,就是低檔45年領得多,因為利息多。
養老保險要至少交滿15年,以後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如果你是男性,按60歲退休計算,從現在交到退休正好15年,可以保證你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如果你是女性(50或55退休),到退休的時候未交滿15年,可以申請延遲辦理退休手續,補繳未足年限,到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後,並不影響你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待遇,如果不想延遲退休,也可以選擇一次性補交。
(2)基本養老金最低擴展閱讀: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參考資料:養老保險——人民網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北京市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多少
2006年10月26日,北京市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再上調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近日發布通知,再次上調退休人員、退職人員、退養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從這個月起,三類人員每人每月將分別可以多領取57元、49元和44元養老金。
經過調整後,按照國家及北京市有關規定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及按月領取生活費的佔地農轉工人員,月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准調整為620元;按月領取退職生活費的退職人員,月退職生活費的最低標准調整為537元;按月領取退養生活補助費的人員及按月領取養老生活補助費的原臨時工養老人員(原簽訂短期勞動合同的人員),月退養生活補助費、養老生活補助費的最低標准調整為487元。新標准從這個月開始執行。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費社會統籌的單位,所需費用在統籌基金中列支。
此前,本市退休人員、退職人員、退養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分別為每人每月563元、488元、443元。
㈣ 退休金最低標准
常見情況:
繳費年限低,按你的陳述,實際繳費年限最多15年(從97年計)如果是版國企,加上視權同繳費年限最多也就是19年
繳費系數低,也就是說折算繳費系數(以地區平均工資為系數1),如果每月繳費基數按照當時最低工資繳費,折算系數可能就是0.3~0.4
因此,基礎養老金的系數為:0.4*19*1/100=7.6%,如果當地的平均工資為2500,則只有190元。另個人賬戶的總額被195除就是個人賬戶部分,估計也沒多少。加上每年的調整數,就那麼多了。
總結:15年是個領取養老金的門檻,意味著只有15個點的基礎工資。按照一般工作年限男的40年,女的30年,這里與正常的就少了一半。同樣個人賬戶也少了相同的比例。如果繳費按最低的繳,又要打一半的折。拉就更少了。
㈤ 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多少元
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人社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通知,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即在原每人每月70元的基礎上增加18元。提高標准所需資金,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此次通知還要求,各地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進一步健全參保繳費激勵機制,積極引導參保居民選擇更高檔次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逐步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促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財政部門要做好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的相關工作,盡快將提高後的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來源:人民日報
㈥ 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多少
養老保險最低標准:用人單位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繳費比例(一般為20%);勞動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一般為8%);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