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依據工齡分檔

養老金依據工齡分檔

發布時間:2021-12-27 19:03:53

企業退休工齡分幾檔

企業退休人員沒有分檔一說,就是你在企業里當領導也是一樣的計算格式得到養老金的數額:
1、基礎養老金:這個是以當地的去年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社保局給出的一個基數,也是養老金的重要比率組成部分。
2、工齡(繳費年限)工資:工齡越高,相對養老金越高;
3、繳納社保金的個人賬戶數額:個人賬戶數額/240(月,估算你的壽命在80歲-60歲退休的年份)就是每月增加的養老金。
4、三者相加就是你每月的養老金。

⑵ 養老金中所含的工齡工資是否是按工齡分檔

你說的一檔我理解就是領養老金的高低吧?養老金的多少是與工齡、繳納保險的基數以及上一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有關。要領取養老金除了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外最少社會統籌部分也要繳納15年。在滿足這個條件以後,你上班時的工齡越長、當初繳費的錢數越多,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越長你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⑶ 退休養老金計算是否分15、20、25、30年4個檔次

目前退休養老金計算不劃分檔次。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統籌地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平均繳費指數=各年度繳費指數/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按照滿12個月計算為一年,不足一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12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根據我們每個月工資被扣的那部分養老保險,到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養老金依據工齡分檔擴展閱讀:

退休養老金待遇政策: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被保險人,除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過渡辦法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2006年1月1日以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被保險人,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償金,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2005年12月31日前已經離退休的人員,仍按照原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准發給基本養老金,並執行被保險人死亡後,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喪葬補助費和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

被保險人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最低標准,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基本養老金最低標准,隨本市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變動情況適時調整。

基本養老金實行正常調整制度。具體調整方案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執行。

退休金按照工齡25年,30年分檔嗎

不是的,退休金是按你實足工齢來計算的,要算到你總共有多少年多少月工齡,沒有按25,30年分擋計算的

⑸ 退休金工齡有幾個檔次

01 6個

關於退休工齡檔次的說法,目前一般認為分為6個檔次,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及35年以上六個檔次。不過實際上退休工齡並沒有真實的政策劃分具體的檔次,現在流傳較廣的是退休工齡按照繳納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來算的。繳納基數越高,繳納年限越多,退休金相對來說會越高。

退休工資是用來保障員工退休後正常的生活水平,對退休人來說至關重要。退休工資發放的標准與工作時繳納的養老金年限有密切的聯系,計算養老金的金額涉及到幾個因素,這些因素是否包含工齡呢,工齡分為檔次劃分是怎樣的,一共有一個檔次呢?

目前普遍認為退休工齡有6個檔次,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及35年以上。但實際上並沒有真實的政策劃分具體的檔次,養老金金額的測算有些地方有五年一個檔次的測算方法,有些地方是有一年算一年的。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跟三個因素掛鉤:

1、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

2、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3、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

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也有地方測算結果是精確到角甚至精確到分的,實際發放金額就分別是2345.70元和2345.67元。

退休時工資計算標准

1、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2、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3、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退休工齡對養老金是有著影響的,但並不只有工齡,還有繳納基數,以及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所以在預算退休金時,需要把這些情況都加上。

⑹ 養老金多少是按繳納社保的年限還是工齡啊

針對你的情況,養老金根據本人實際交納年限計算,但事業單位是根據本人工齡計算。

對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
領取多少,根據交納時間段和檔次,工種,是否持續交納等綜合因素決定。

另外,幫你分析一下: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本人建議你: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本人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⑺ 工齡與退休金對照表

沒有你需要的這種對照表,退休金不是就用工齡能簡單對照出來的。退休金是把所有個人社保信息數據,統計出來,套進規定公式計算的。

⑻ 退休工資工齡有五年一個檔的計算嗎

應該是有五年一個檔的計算。

目前的退休有幾種,一種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一種是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種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或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在職時不用繳費,退休時根據檔案里職級工資結合工齡等因素來計算,這個確實會存在你說的幾年一個檻兒的問題,因為工齡和計算比例有關。

更多的人是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這個跟一生中所有繳費(基數和年限都有關),以及當地社平有關,但這里的年限是平滑,養老金中的一部分「基礎養老金」計算時每滿1年給1%,也就是說你說的29.11年與30年相差不會太大,是正常的平滑過渡。

第三種是這幾年試點推行的,主要針對於無業群體,待遇要比上面的低,側重於低水平廣覆蓋。

具體情況要咨詢當地機關。

(8)養老金依據工齡分檔擴展閱讀:

退休金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年齡或其他因素從某一工作退下來。公司或僱主必須給予的一次性較大額酬勞。

退休在不同的地方及職業有不同的指定年齡或年資,超過此年歲的職員,被視作想再繼續工作也不合適,所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繼續工作,此時僱主必須給予一筆大額金錢作為勞工勞苦一生的獎勵,並以此作為不工作後的養老生活費和醫療費來源。

計算方式:

一、養老金計算方法與公式

計算養老金其實質就是如何計算養老保險待遇計算,那麼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公式是:

(一)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其中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 * 繳費年限*1 %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Z+ ....+an/An)/N

公式中,a1、a2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 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 … …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 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 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例如:一名男職工,2010年其60歲退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3566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賬戶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0.6。那麼,他的基礎養老金=(3566元+3566 元*0.6)+2*15*1%=427.92元。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50000元/139 = 359.79 元;上列兩項合並,他的月基本養老金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⑼ 養老金繳滿分幾檔,好像說有20年的,是嗎

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直接影響到你將來退休時候計算的待遇。

繳交養老保險基金20年的比繳交養老保險基金15年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領取的養老金金額要多一些。目前我國測算養老金金額。

跟三個因素掛鉤:

(一)繳交社會保險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稱的「工齡」),繳交社會保險基金年限越長的,養老金金額越高,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把工齡檔次分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個檔次,檔次越高,養老金金額越高。

也有地方不分檔次,有一年工齡算一年工齡,最高工齡44年(按照16周歲上班,60周歲退休計算)。

(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簡稱「個人賬戶余額」),個人賬戶余額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

(三)退休上年度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簡稱「地區差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越高,養老金金額也越高。在北上廣深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肯定比在老少邊窮地區退休的人員養老金金額高得多。

另外,有些地方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測算養老金金額時還遵循「見分進元」的原則。

假定您的養老金金額按照上述三個因素測算後得出的數據是2345.67元,實際發放的金額就是2346元/月。也有地方測算結果是精確到角甚至精確到分的,實際發放金額就分別是2345.70元和2345.67元。

(9)養老金依據工齡分檔擴展閱讀:

繳費年限

2009年12月23日,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社會保險法草案,無論是來自公眾的聲音,還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中,都有意見認為養老保險待遇的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不盡合理,門檻較高。此次提請全國人大通過的三次審議社會保險法草案,值得期待。

但長期以來,專家學者、普通老百姓以及社會輿論呼籲聲音很高的養老保險15年繳費問題,仍然沒有實質性突破。

雖然社會保險法草案三審稿增加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領取一次性養老保險待遇。但如此規定著的草案依舊維持了繳費15年的基本門檻。

⑽ 退休金公齡分幾個檔

第一,現在國家實行的繳費年限制度,沒有工齡的規定,繳費年限,替代了原來的工齡。
第二,計算退休金不分檔次,繳費多少年,就計算多少年,精確到月。
第三,在退休之後,養老金的調整。個別省市是按照繳費年限劃分檔次調整,現在也都取消了,基本都是按照每繳費一年,調整一定數額。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依據工齡分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1月至6月退休金補差 瀏覽:687
中級職稱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894
成都哪裡體檢結果出得最快 瀏覽:63
當兵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個月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534
補繳養老金怎麼補一年交多少錢 瀏覽:239
重陽節里吃什麼 瀏覽:285
老年人烤火爐有什麼危害 瀏覽:822
老人便秘喝什麼汁 瀏覽:831
男性癱瘓老人腹股溝潰爛如何護理 瀏覽:920
企業養老保險可以退不 瀏覽:424
河北省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246
變成動物園里的動物孝順有什麼 瀏覽:332
女孩十八歲罵父母屬於什麼行為 瀏覽:759
鄖西農民退休養老金 瀏覽:226
父母參貸公積金的話上限多少 瀏覽:567
養生五行中屬於什麼行業 瀏覽:225
怎麼和男朋友父母聊天不尷尬 瀏覽:648
60歲的老年人開什麼車 瀏覽:461
吉安養生按摩有哪些 瀏覽:61
餘姚老年公寓電話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