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如果是距領取養老金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㈡ 農村交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你好,要交15年的,以下為相關政策!可以作為了解!
新農保繳費標准
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新中國建立以來的首部《社會保險法》開始實施。該保險法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慧擇網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用人單位欠繳社保費或處3倍罰款
《社會保險法》的目標:建立沒有缺失,覆蓋上沒有遺漏,銜接無縫隙的社保制度,使全體人民在養老、醫療這些方面都能做到有基本保障,無後顧之憂。其正式實施,標志著「全民社保」跨越設想,進入實施階段。
繳費不足15年,兩條途徑可享受長期養老待遇
「累計繳費滿15年,是養老保險參保人領取養老金的的必備條件之一,」長期以來,那些退休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只能選擇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存儲額,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他們的老年生活缺乏穩定長期的有效保障,對此,《社會保險法》進行了重大完善和拓展,增加了兩種處理方式:允許個人繳費至滿15年;轉入新農保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兩種途徑都可以讓參保人獲得養老保險長期待遇。繳費滿15年是享受長期待遇的「門檻」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最低繳費滿15年是參保人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必備條件。省人社廳副廳長張瑞書介紹說,最低15年的繳費年限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首先是,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3歲,為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收支平衡和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設立最低繳費年限;其次,不論通過何種方式就業,繳費都累計年限,多數人可以比較容易地達到15年;最後,從國際經驗來看,實施繳費型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基於繳費與待遇領取長期資金平衡的精算結果,大都規定有最低繳費年限。
㈢ 本人是農村戶口今年50歲交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
15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50萬在農村可以養老幾年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
第二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第二十六條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㈣ 如果在農村生活,每個月多少錢夠養老
可是,這個錢誰給呢?指望兒女嗎?農民在外打工,一個月最多也就三四千塊錢,他們有家庭,孩子上學,穿衣吃飯,能省出來給年老體衰的父母嗎?自顧不暇,真是苦了老人啊。
我在鄉鎮醫院里拿葯,聽見一個老中醫在與病號交流,說是這兩年,村裡的老人上吊的、喝毒葯的少了很多,問其緣由,老中醫說,多虧黨的政策好啊,一個月給七八十塊,買鹽打醬油不用問兒女要了,也就不用遭兒女的白眼了。聽了這些,真是想哭。農村,有多少老年人,因年老體衰,不能勞作,生活貧困?
按照每月300-400元的標准,也比較符合農村生活實際。農民畢竟有土地可以耕種,糧食和蔬菜這兩個生活主要消耗品能夠自給自足,同時,農村還是以家庭養老為主,農民完全依靠國家也不可行、不可能,所以,這個標准在農村,起碼能解決不少問題,對於老農民來說,無疑也是一種安慰。
其次,再說可行性問題。這個可行性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國家財政能夠承受;一個是切實能夠解決老農民的後顧之憂。只有當這兩個方面都達到較好的平衡時候,才能取得共識,有限的資金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㈤ 60歲有50萬元存款,在農村夠養老嗎
夠了,事實上,我們可以簡單地計算一個帳戶。不算利息增長,50萬元每月能摺合成多少養老金?中國人的預期壽命已達77歲。如果我們能活到77歲,那麼50萬元可以轉換成17年每月2451元的養老金。
我覺得肯定是夠的了,因為老年人一般也花不了多少錢,但如果沒有相應的醫療保險,那麼在一些大病或大病的情況下,50萬的押金可能長期不夠。那時,每月1000元的養老金是不夠的。所以如果你有多餘的錢,你最好買一些重病醫療保險。雖然它在平時可能沒有用處,但在嚴重疾病時也可以使用。
㈥ 50萬養老,你選擇城市生活還是農村生活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觀念的改變,老年人的養老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的老年人採取的養老模式多種多樣,有以房養老的、也有採取機構養老的,還有採取旅遊式養老等,最近幾年鄉村田園養老模式也得到大力發展。
如果我有50萬元養老錢,那麼我會選擇在農村養老,為什麼?
1、農村環境適合老年人居住
現在的農村,絕大多數地方已經得到很好的發展,交通四通八達,綠水青山、空氣新鮮,居住在這種地方生活條件也是比較好的,同時還能吃到很多綠色新鮮蔬菜水果。我覺得能夠居住在這樣的農村地方對老年人的健康很有利。
總之,我以後有50萬的養老錢,有條件的話我是要去農村養老的,想去過那種田園式的生活,青山綠水環繞,自己種種菜、養養雞,空閑時間和鄰居們聊聊天,每年出去郊遊兩次,晚上吃完晚飯和老伴閑散田園。想著這樣的老年生活都羨慕。
㈦ 農村養老保險交多少年為止
農村養老保險交15年為止,45歲以下人員繳費年限須達15年以上,而對45~59歲人員,則不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要求按年繳費,到60歲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15年個人賬戶總額/139個月)=248元。
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7)50萬在農村可以養老幾年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種類
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待遇由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社會保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
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根據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情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考慮到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按績效工資實施後新標準的工資總額核定,而不是以實際工資收入為依據,確保同等條件的職工繳費水平一致、退休待遇一致。
四、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是: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職工個人承擔8%。
㈧ 農村夫妻有50萬存款,沒保險,現53歲夠養老嗎
對於農村夫妻有50萬的存款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產,但是沒保險的話,對於養老來說不一定夠,因為後面你不會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而需要用到錢。有保險的話,生活比較有保障。而一筆存款不一定能讓你晚年的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