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老金發的最少的是2000出頭,養老金的缺口在哪
如果養老金都控制在3000元以內,還會有缺口嗎?這個問題我認為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每一個人的養老金都控制在3000以內,那麼在今天來看3000元的養老金並不是一個很低的水平,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平均養老金的待遇標准它就是2900元左右,所以說有相當一部分的人群甚至來說一大半的人群可能他都不足3000元,所以說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認為未來解決,養老金缺口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延遲退休。因為通過延遲退休,他可以直接將退休老齡人口轉變成為適齡勞動力人口,從而減少了退休老齡人口,領取養老金的總數,提高了適齡勞動力參保基本養老保險的總數,所以說是能夠有效緩解,養老金缺口的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得以讓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長期穩定的發展,也能夠保證我們每一名,退休人員可以按時足額地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2. 養老金少發一個月怎麼辦
出現這種情況,帶好身份證和社保卡到銀行打出本卡的流水,證明確實少發一個月,再到社保局核對,屬實後社保局次月會補發。
3. 如何少交養老金
最低可以按照社平工資的60%交養老保險,但是將來退休金也少。
4. 養老金只有1200,是不是太少了
按照相關統計數據分析,目前我國離退休職工平均養老金達到每人每月3153.5元,當這是全國平均,所謂的全國平均,既有平均每月8000多元的,比如西藏等地,也有還有平均2000多元的,比如四川等地,每月1200元的養老金雖然比較少,但也還有更少的,每月不到1000元養老金也還大有人在,不管養老金有多少,只要你有養老金,就是幸運的,也就是有了基本保障的。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交了15年的養老保險,每月1200元的養老金,這個養老保險還值不值得繳納?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養老金和我們在崗時的工資一樣,實際上也是和本人的繳費貢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很多人認為只要我養老保險繳滿了15年,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了,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本來還有能力繳費,還可以繼續繳費,但因為各種原因,就是不願意多繳費,長繳費,那麼只能領取1200元左右的養老金就是符合常規的,就是和自己的繳費貢獻相吻合的。即使每月只有1200元的養老金,但這是細水長流,是陪伴自己一輩子的忠實朋友,按照每年調整增加100元左右來計算,到了70歲以後,也就是每月2000多元了,按在的國家公布的人均壽命是77歲左右,到了77歲左右有可能超過3000元,這是誰也無法預料的事情。
5. 養老金是如何空缺的
在這個把「難得糊塗」當人生智慧的國度里,政府正不斷向社會不規則的公布一筆一筆的糊塗賬,而一直把「老有所養」看的十分重要的國民,養老金出現1.7萬億大空缺的消息,無疑是個晴天霹靂。而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和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牽頭的團隊研究的結果更為驚人,到2013年,我國養老金缺口竟高達18萬億。 目前,我國公共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只佔人口總數15%,低於世界勞工組織確定的20%國際最低標准。除了農村人口絕大多數被拋棄外,城鎮職工也僅僅覆蓋大約55%。一提這個,不少官員總會說,國家人口多、底子薄,養老金保障起步晚、困難大,可就是不明白,「三公」消費怎麼總能奇跡般不斷上升,從來沒有遇到障礙,年度開支總額據說已達到驚人的1.9萬億,如果每年省下一半,不出2年,現在的1.7萬億養老金空缺,不就輕松解決了嗎? 而事實是,這個簡單的辦法,這個能夠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舉措,它卻難以成真。有辦法的官員是不會擔心養老問題的,公務員也沒有納入社保范疇。人社部解決養老金空缺的建議,是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即便相關社會調查中90%以上的人強烈反對,但反對無效,出了大空缺,包不住了,到了不說不行的時候,但你千萬不要誤解,這壓根不是和你商量來著,或許,不久就會勢在必行,而依照社保專家的測算,延遲退休年齡,每年可減緩養老基金缺口約200億元,以此推衍,補齊空缺需要八十年,反對無效後,只能做一直幹下去無法退休的准備了。當然,這情況大多不會發生,但退的越晚,政府的負擔越輕,這個賬是很明白的。 我國的養老金收繳和使用制度始終不透明。究竟全國收了多少養老金,這些養老金如何管理和使用了,交錢的人是無權知道的,根據公開數據,截至年底,養老金個人賬戶本應有資產19596億元,實際卻只有2039億元,有些學者研究,空缺比這還要大。究竟實施這個制度以後,除了國家補貼,企事業單位及員工個人處上繳了多少錢,空缺部分,其中多少是應繳未繳的自然空缺,其中多少是「以後抵前」的真正空缺,其中多少是被挪用而產生的空缺,其中多少是投資失誤損失空缺,其中多少又是管理開支浩大而不當消耗掉空缺? 在20年前,我國確立統賬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起步並不晚。養老保險由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部分組成,社會統籌由單位負擔繳費,目前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人賬戶則由職工個人繳費,繳費比例為個人工資的8%。這個基數是相當大的,政府採取加大現在的職工養老金提取上繳比例來支付制度實施前已到期退休職工的養老金背負,本來應由政府支付的制度轉型成本,在實施之初就須制定配套的財政年度跟隨補缺計劃,但裝聾作啞的擊鼓傳花,不斷變相轉嫁到社會,才是形成巨大空缺的基礎性根源,也給下屆政府留下了一個不公平的包袱。 即便如此,常識告訴我們,養老金個人賬戶絕不會只有這區區的2039億元,政府首先要敢於亮個底賬吧,遺憾的是,這類必須權威和及時公布的數據,我們只能絞盡腦汁的上下求索和千難萬險的多處拼湊,如果養老金管理一直不能透明,社會各界傻乎乎上交、人社部隔幾年就說「空缺」的游戲就會反復下去,如果連養老金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玩弄的話,那這個國家最後也一定會被玩殘。我過去曾寫過一篇文章《養老金不入市風險更大》,當然知道養老金這個保命錢是不能輕易入市,但更知道,中國股市無論多糟糕,有個特點就是它的公開性,即便存在貪腐問題,會比投資到那些不公開場所發現幾率更大,否則,養老金成了又一個暗箱操作領域,誰能保證它比投資股市更安全那? 世界的通行做法是,政府財政及國家資產變現都會優先確保養老金不空缺。盡管我國財政也在加大對養老金的投入,但只佔到全國財政支出的2%左右,與歐美國家差距極大,特別是日本,養老金佔到了GDP的20%,而我國養老金只佔GDP的4.3%。盡管我國還提出了通過國有股轉持、國企上交紅利來補充社保,但雷聲大雨點小,2011年央企利潤僅有0.4%補充了社保,國有股轉持的范圍也沒有包括原來高峰期大量上市的國有控股企業。作為國家戰略而在2000年設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截止到2011年底基金規模僅為8688億元,也無法應對即將出現的社保空缺危機。 從1958年實施的法定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規定,已持續半個多世紀。對大部分沒有特殊技能普通職工來說,延遲退休年齡,不過是給單位添麻煩、給健康添麻煩的一種危機滯後傳遞,本來,靠月積年累剋扣工資來實現的養老夢想,覺得不會有任何變故的,主動繳納是基於對國家之信任,以及可以享有國家財富的全民共沾,但現實是,不說退休養老金出空缺了,即便是慾望極為保守和可憐,即便是按現規定年齡退休並拿到養老金,也會面臨通貨膨脹侵蝕而不得不艱苦度日,除非,養老金之外搞到了不義之財。
6. 養老金少發怎麼辦
沒太多辦法,耐心等一下吧,他們不會虧個人
7. 農民養老金太少,退休人員養老金太高,怎麼取消這些差距
養老金就是繳納養老保險的待遇。
目前全國兩個養老保險體系,一個是職工內養老保險,職工由國容家強制參加,不是職工的,比如農民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
另一個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所以不是職工人員,自己選擇參加。
所以,你只要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以後就是享受退休人員養老金啊。
8. 退休後,發現單位少交養老金,該怎麼辦
退休後發現單位少交養老金,此時此刻應該就是去到那些社保的機構,或者是通過勞動部門進行一個申訴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