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為什不交養老保險
全國大部分的省事業單位也同樣是要繳社保的。即使沒有繳的,近期也要開始繳納了,這不光是為了平衡養老待遇的不平均性,同時也是保障事業單位職工的合法權益。比如,辭退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問題。判刑人員的養老金問題等。
⑵ 事業單位不交養老保險 個人交可以嗎
可以,但是不劃算。
以前規定省直單位不用繳納。從2015年1月起,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公務員、參公單位)全部參加養老保險,並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規定事業單位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後,此前工作時間視同繳費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二、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3、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4、工傷保險:單位0.2-2%,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單位0.6-1%,個人不繳納。
(2)湖北事業單位不要交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個人交社會養老保險是否劃算,關鍵在於壽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劃算的,因為現在醫療水平提高了,許多疾病都是看得好的,這樣,人的壽命都越來越長,活到七八十歲沒問題,活到九十來歲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國家幾乎每年都上調養老金的金額,活到七十歲以上、七十五歲以上、八十歲以上的還多加一點。因此,絕大部分人從退休到死亡的那個月領取的養老金總金額,都會大大超過當初自己繳交的金額。
這里的差額都是國家財政補貼的,這也是國家讓老年人分享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而且,即使死亡了,死者的配偶或者子女還可以依法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讓死者得到這輩子最後一份福利。
只有極少數人是吃虧的,比如60周歲退休,65歲就去世了,那麼,該人五年領取的養老金總金額就小於當初繳交的金額了。要算「幾年才能拿回本」是算不出來的,因為今後的每一年,養老金的調整幅度是未知的,要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情況而定。
⑶ 為什麼有的事業單位員工 不用繳納養老保險
單位必須繳納社保的,可以要求單位繳納,如不交,可以到社保局仲裁。回
單位必須給在職員工答辦理社保,社保是法定的,《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四條規定:
1、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2、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3、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⑷ 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為什麼不交養老保險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內2015〕2號文件明確規定:容
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相關規定,為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實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改革
改革的范圍。本決定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
因此,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也同樣繳納養老保險,無一例外。
⑸ 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不用交嗎
1.不是單位給你們養老,是國家
2.你之前交的不能退,原來的交費時間視同工齡,將來根據工齡和檔案工資核定退休金,原來交的個人帳戶部分封存,將來視同退休金的一部分發給你
3.辭職就沒有了,如果有正式的調動手續,工齡視同養老保險交費時間,將來按照企業的那種辦理養老金
⑹ 事業單位為什麼不交養老保險
我是來07年和單位簽了合同自,期限三年,違約金半年工資。但現在由於當時單位答應的轉正條件不能實現,所以想提出辭職,不想支付違約金,認為單位欺詐在前,合同應無效。但單位認為轉正只是口頭協議,合同中沒有文字寫明,不能當作證據。
我又提出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受過培訓和保密條款或競業人員才有違約金,我不屬於以上類型。單位認為,新勞動合同法08年才生效,而且特別規定,新法生效前所簽合同「繼續履行」。所以還要支付違約金。
我提出因為單位沒有給我交社會保險,按照國家法律和浙江省勞動合同管理辦法,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單位認為,第一,合同中沒有寫明單位必須交養老保險,第二,溫州市勞動合同管理規定中,沒有明確寫明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保險,而且在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中也沒有將單位不繳費保險做為依據,所以依溫州市規定,我還是要交違約金。
我提出就依照浙江省和國家勞動法,但單位認為應依據溫州市法規,並舉深圳為例,說明在某些情況下,地方性法規屬於特殊法,而特殊法高於一般法。
⑺ 事業單位不用繳養老保險嗎
事業單位原來不用繳納養老保險,最近兩年內都要進行改革。你說的內那種原來繳,改革以容後到不用繳了不知是什麼情況,按理來說不可能。
首先你老公在事業單位一直繳納養老保險,有可能他並非事業編制員工,屬合同制員工,所以要繳納養老保險;若是事業編制的員工,單位又沒有進行改革,就可以不繳;
二、除非他是農民工,可以一次性清算,否則已經繳納的部分只有到他退休的時候才能領取;
三、如果事業單位未改革不繳納養老保險,此期間的保險叫做視同繳費。事業單位改革後都會由政府及單位進行補繳,但不會影響到退休金;
四、如果跳槽到企業,就如上條所說,中間幾年為視同繳費(提檔案時一定要由原事業單位開具「視同繳費證明」才可以),這樣不用你補繳,退休時國家會按照你當時的繳費基數進行核算的。
五、如果你在應該上養老保險的單位而單位又不給你上,那單位就是犯法;如果是事業單位不上養老保險,那你就只能走商業養老了。
⑻ 事業單位不交養老保險 個人交可以嗎
如果不屬於事業單位正式編制人員,需要個人繳納社會保險。
但是如果屬於事業單位的正式編制人員,而且在事業單位的工齡屬於視同繳納年限,則個人不能再繳納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的繳納年限不能重復計算,如果選擇自己繳納社保,必定損失掉視同繳費年限。
而且,個人繳納社保需要在檔案所在地繳納,換言之,只有把檔案從單位拿出後才能自己繳納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