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職工養老金計算案例

職工養老金計算案例

發布時間:2021-12-20 13:29:06

A. 誰能舉個例子,看看養老金怎麼算的

以北京市為例。

按照《北京市養老保險》第十二條規定,城鎮職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按照8%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額計入個人賬戶。

繳費工資基數低於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工資基數;超過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數。

企業以全部城鎮職工繳費工資基數之和作為企業繳費工資基數,按照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在稅前列支。

依據《關於發布2019年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的通知》相關規定,結合全市經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考慮參保人經濟承受能力,2019年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最低繳費標准為年繳費1000元,最高繳費標准為年繳費9000元。

也就是說,北京市養老保險以職工為例,繳費標准按照9000元計算,那麼職工個人要交納的費用為:9000*8%=720元。而企業需要按照12%交納,也就是9000*12%=1080元。合計就是720+1080=1800元。

(1)職工養老金計算案例擴展閱讀:

以北京市為例,基礎養老金=(退休上一年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實際繳費年限與視同繳費年限之和×1%。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本人的實際繳費工資指數。

用每年各月繳費工資基數之和除以相對應的上年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各年比值相加後除以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後即得到實際繳費工資指數。

實際繳費工資指數,可以理解為個人繳費水平和社會平均繳費水平的比較,在計算養老金時,這個指數起到了對計算基數進行放大或縮小的作用。繳費時間越長、繳費越多,養老金拿得也就越多。

參考資料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布2019年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網路-北京市養老保險

B. 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如何計算養老金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

1、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准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准為基數,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計發。2015年及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過渡性調節金。

(2)職工養老金計算案例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的作用有以下: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C.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舉例

甲某,男,1946年12月生,廣州市屬某國企固定工,1967年1月參加工作,1992年7月起在本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按時足額繳費至2006年12月年滿60周歲。1994年1月~2006年12月的個人繳費工資記錄見表1。表1:甲某個人繳費工資記錄 時間 1994.1-1994.6 1994.7-1995.6 1995.7-1996.6 1996.7-1997.6 繳費工資 498 523 957 1256 時間 1997.7-1998.6 1998.7-1999.6 1999.7-2000.6 2000.7-2001.6 繳費工資 1646 1823 2016 2249 時間 2001.7-2002.6 2002.7-2003.6 2003.7-2004.6 2004.7-2005.6 繳費工資 2688 3011 3279 3316 時間 2005.7-2006.6 2006.7-2006.12 繳費工資 3742 4050 解答:甲某基本養老保險金具體計算過程及結果。 第一步:先計算實際繳費指數
①實際繳費指數=繳費工資÷所屬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甲某每年實際繳費指數的計算結果如下: 時間 1994.1-1994.6 1994.7-1995.6 1995.7-1996.6 1996.7-1997.6 1997.7-1998.6 繳費工資 498 523 957 1256 1646 全省在崗職平 444 444 593.00 688.00 761.00 繳費指數 1.122 1.178 1.614 1.826 2.163 時間 1998.7-1999.6 1999.7-2000.6 2000.7-2001.6 2001.7-2002.6 2002.7-2003.6 繳費工資 1823 2016 2249 2688 3011 全省在崗職平 808.00 853.00 942.00 1152.00 1307.00 繳費指數 2.256 2.363 2.387 2.333 2.304 時間 2003.7-2004.6 2004.7-2005.6 2005.7-2006.6 2006.7-2006.12 繳費工資 3279 3316 3742 4050 全省在崗職平 1485.00 1666.00 1843.00 1997.00 繳費指數 2.208 1.990 2.030 2.028 ②實際繳費指數之和:=1.122×6+(1.178+1.614+1.826+2.163+2.256+2.363+2.387+2.333+2.304+2.208+1.990+2.030)×12+2.028×6=314.738
第二步: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月數+實際月繳費指數之和)÷(視同繳費月數+實際繳費月數)=[(1.201×27年×12個月)+314.738]÷[(27年×12個月)+(13年×12個月)]=1.466
第三步:計算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1.466=2927.602
第四步:計算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984.92元/月
第五步: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總額÷計發月數=33688.19÷139=242.36
第六步: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①先計算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實際繳費總額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實際繳費總額=498×2%×6+523×2%×12+957×3%×12+1256×3%×12+1646×4%×12

=1772.04②計算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儲存額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儲存額=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補記總額+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補齊總額=[1993年所在統籌區職工月平均工資×8%×12×1993年底以前視同繳費年限×(1+10%)12.5]+[(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本人繳費工資之和×8%-1994年1月至1998年6月底本人實際繳費總額)]×(1+4%)8=(1685.30×27.0)+(55572×8%-1772.04)×1.37=49166.09③計算視同繳費賬戶2006年7月1日至2006年12月底)退休前)的利息。利息(按半年計息)=483.03④計算退休時視同繳費賬戶總額
退休時過渡性賬戶總額=截至2006年6月30日時視同繳費賬戶儲存額+利息=49166.09+483.03=49649.12元⑤計算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過渡性賬戶總額÷120=49649.12÷120=413.74元
第七步:計算新辦法基本養老金
新辦法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984.92+242.36+413.74=1641.02元 第一步:計算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2004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585)×20%=517元/月

第二步: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截止2006年6月個人賬戶儲存額÷120=31421.88÷120=261.85元
第三步: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①先計算實際繳費指數。實際繳費指數=繳費工資÷所屬社保年度使用的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甲某每年實際繳費指數的計算結果如下: 時間 1994.1-1994.6 1994.7-1995.6 1995.7-1996.6 1996.7-1997.6 繳費工資 498 523 957 1256 本市職平 403 523.00 718.00 847.00 繳費指數 1.236 1.000 1.333 1.483 時間 1997.7-1998.6 1998.7-1999.6 1999.7-2000.6 2000.7-2001.6 繳費工資 1646 1823 2016 2249 本市職平 971.00 1093.00 1194.00 1350.00 繳費指數 1.695 1.668 1.688 1.666 ②計算實際繳費指數之和。實際繳費指數之和=1.236×6+(1.000+1.333+1.483+1.695+1.668+1.688+1.666)×12=133.812③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臨界指數×視同繳費月數+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實際繳費指數之和)÷(視同繳費月數+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間的實際繳費月數)=[(1×27年×12個月)+133.812]÷[(27年×12個月)+(7.5年×12個月)]=1.106④計算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9年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1350×1.106=1493.10⑤計算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原辦法過渡性養老金 = 原辦法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 1998年6月30日前的繳費年限×計發系數×[(1+a01)×(1+a02)×……×(1+a05)] +1997年所在地職工月平均工資×10%==909.61元(說明:1.418為2001年至2005年各社保年度退休人員過渡性養老金調整比例的乘積)。
第四步:計算原辦法基本養老金
原辦法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517+261.85+909.61=1688.46元(五)計算五年過渡期內應計發的養老金因為,新辦法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地方養老金=984.92+242.36+413.74+170.64=1811.66元高於舊(原)辦法養老金1688.46元所以,過渡期內應計發的養老金=原辦法基本養老金+(新辦法養老金-原辦法基本養老金)×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的控幅 =1688.46+(1811.66-1688.46)×10%=1700.78元因此,甲某按粵府96號文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為1700.78元/月

D. 養老保險金領取計算舉例

中人過渡辦法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5年上一年北京市
月平均工資的20%;繳費年限滿10年上一年北京市
月平均工資的15%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的1/120
3、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工資×計發系數(在1%-4%之間)×」中人」臨界點之前的本人繳費年限。此計算比較復雜,無需理解,到時候會有人幫你算的。
4、綜合性補貼北京市規定的各項價格補貼、生活補貼、過渡性補貼
(目前回族149.5元,漢族147.5元)
舉例:
某男性員工目前35歲,1994年7月參加社會保險,其領取退休金的年齡為60歲
假設2030年該員工60歲時,累計繳納社保25年,且繳費基數為2000元;期間
公司共繳費120000元,個人繳費共48000元;個人賬戶中金額66000元。
2004年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1022元,假設2030年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
該員工月退休金為①+②+③+④=2010.68
①基礎養老金:5000元×20%=1000元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66000÷120=550元
③過渡性養老金:以2004社會平均工資測算大概在311.18元
④綜合性補貼:149.5
新辦法養老金構成
1、基礎養老金上一年北京市月平均工資的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存儲額的1/120
舉例
某男性員工目前25歲,2000年參加社會保險,其領取退休金的年齡為60歲。
假設2035年該員工累計繳納社保35年,且繳費基數為2000元;期間公司共繳費168000元,個人繳費共67200元;個人賬戶中金額92400元。
2004年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1022元;假設2030年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0元
該員工月退休金為①+②=1770元
①基礎養老金:5000元×20%=1000元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924000÷120=770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計算舉例

以下三位年齡、收入不同,假設工資不變,且繳納比例系數都為1,且個人賬戶無利息的情況,都在60歲退休的人為例,他們每個人退休後每個月可以從社保中領取的養老金金額如下:
1,25歲,月收入2000元
基礎養老金:2362(2004年北京社平工資)×35×1%=827元,個人賬戶養老金:2000×8%=160(一個月個人上繳社保養老費用),160×12=1920(一年上繳社保養老費用)
1920×35=67200(從現在至退休,35年個人所繳納的全部社保養老費用,也就是個人賬戶累計余額),67200÷120=560(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827(基礎養老金)+560(個人賬戶養老金)=1387(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數額),也就是說,在目前情況下,李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為1387元。
用李退休後的養老金除以其現在每月的工資,得到的數字稱作「替代率」,也就是退休時和在職時的收入比。
1387÷2000=69.4%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情況,李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相對於在職時工資的替代率為69.4%。
在上面的計算中,其實有很多是變數,如個人月收入、社平工資,以及20%、8%等,都有可能根據個人自身變化和國家政策的調整而改變,所以最後計算出的李退休後每月領取1387元養老金,可能在35年後,會有很大變化。但是替代率變化不會很大,不同人計算出的不同替代率,基本可以反映其在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能替代多少現在的收入。
2,30歲,月收入4000元
基礎養老金:2362×30×1%=709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4000×8%=320元(一個月個人上繳社保養老費用),320×12=3840元(一年上繳社保養老費用),3840×30=115200元(從現在至退休,30年個人所繳納的全部社保養老費用。也就是個人賬戶累計余額),115200÷120=960元(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709+960=1669元(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數額),1669÷4000=41.7%(替代率)
3,35歲,月收入10000元
基礎養老金:2362×25×1%=591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0×8%=800元(一個月個人上繳社保養老費用),800×12=9600元(一年上繳社保養老費用),9600×25=240000元(從現在至退休,25年個人所繳納的全部社保養老費用。也就是個人賬戶累計余額),240000÷120=2000元(退休後,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591+2000=2591元(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數額),2591÷10000=25.91%(替代率)
■繳費三十年養老金可達在職收入六成
從上面的計算,不難看出,收入越高,替代率越低;也就是說,在職時收入越高的人,退休後「錢不夠花」的感覺會越強烈。有意思的是,與很多30來歲就開始擔心「老了會活成什麼樣,生活品質會下降多少」的人相比,有些「月光族」、「啃老族」對未來卻挺坦然:「等我老了,退休了,花銷自然就沒有了,拿著養老金夠活的了。」
專家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對外經貿大學韓老師認為,很多「月光族」已經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而這個習慣是很難因為收入突然降低而改變。而且目前的「月光族」一般收入還不算少,一旦支出大幅度減少,他們的生活會有很大變化。不僅是對於「月光族」,對於絕大多數靠工資生活的人,特別是收入較高的,社會保險只能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很難繼續保證在職時的生活水準。
從2006年1月1日起,養老金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以職工繳費年限35年退休為例,改革前基本養老金的目標替代率是58.5%,改革後目標替代率將達到59.2%。也就是說,我們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可以達到在職時收入的六成。那麼,對於那些追求生活品質的人來說,缺口的四成,就需要或是豐厚的存款,或是能夠保本生錢的投資。

F. 社保養老金怎麼算,舉個實例

1、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

2、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調整參數:根據繳費年限長短、初始工作時間、當地政策特別規定。

G. 養老保險怎麼算例子

首先要確定你每個月的應發工資是多少,即不扣除任何費用的金額。
然後還要看單位給你確定的繳費基數,以及當地的繳費比例。按照規定一般由員工承擔一小部分,這部分是要在你每月的應發工資裡面扣除的,而企業為員工繳納的社保大部分由企業承擔。
我覺得你被扣除的不只是養老險,可能還有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
如你所說,你的工資是1650,假設單位給你繳納社保的繳費基數就是你的應發工資,單位給你繳納的社保費用包括:
1,養老險,共繳納工資的28%,其中個人承擔8%,即132元,這部分要從你的工資中扣除,單位承擔20%,即330元,單位共計為你繳納的養老保險為462元;
2,養老險,共繳納工資的8%,其中個人承擔2%,即33元,這部分也要從你的工資中扣除,單位承擔6%,即99元,單位共計為你繳納的醫療保險為132元;
3,失業險,共繳納工資的3%,其中個人承擔1%,即16.5元,這部分要從你的工資中扣除,單位承擔2%,即33元,單位共計為你繳納的失業保險為49.5元;
4,此外單位繳納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不過這塊是單位承擔的,繳納比例均為0.6%,合計金額為19.8元。
這樣通算下來,你實際發到的工資應為:1650-132-33-16.5=1468.5元。
上面計算的假設繳費基數是你的應發工資,而且繳費比例可能各地區會有差異,僅作參考。
如上所說,你的實發工資加上單位給你繳納的養老保險肯定高於你的應發工資。

H. 企業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舉例說明


養老金與繳費金額、總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地區社會平均工資 等因素有關。
一般,養老金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他津貼。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總額 除以 某個數字,這個數字按退休時的年齡決定。
退休年齡 、數字(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50   195
55   170
60   139
假設:60歲退休,退休時個人賬戶里有139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39000 / 139= 1000 元。
(2)基礎養老金。為繳費年限 乘以 1% 乘以 退休那一年的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
假設:當地社會平均月工資為8000元、繳費年限25年。
基礎養老金 = 25年 * 1% * 8000元 = 2000 元/月。
注意1:這是假設一直按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繳費的,繳費高的話,1%這個數字(依據個人繳費基數和社會平均工資算出的)會高,比如1.5%,繳費低的話,會不足1%,比如0.6% 。
注意2:一般,當地養老保險制度開始才實行個人繳費,之前的工齡,只要有合同、檔案等證明,全部視為已經繳費,叫做視同繳費年限。
軍齡也算視同繳費年限。
以上(1)和(2)舉例的情況下,兩項合計是每月:1000+2000=3000元/月。
(3)其他津貼:勞模、獨生子女、地方補充、過渡津貼、繳費年限津貼等。
以上(1)+(2)+(3)全部,構成退休第一個月的養老金。一般每年上調一定比例,2020年上調5% 。

閱讀全文

與職工養老金計算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歲時隔用泊萊雅還是自然堂 瀏覽:602
70歲老人脖子猴子 瀏覽:557
養生酒對天氣冷有哪些好處 瀏覽:879
義烏孝順多遠 瀏覽:233
養老賬戶余額退休金 瀏覽:551
繼承父母房產如何免稅 瀏覽:936
養老院園林景觀設計需注意哪些 瀏覽:859
北京養老金計算器2015 瀏覽:238
老年大學新年寄語2018 瀏覽:781
進工廠需要體檢一般是體檢什麼 瀏覽:825
孝敬父母主題班報 瀏覽:87
多孝順女人 瀏覽:479
90歲老人亂喊 瀏覽:954
老年人買什麼用品 瀏覽:619
夢絲絲養生館有哪些項目 瀏覽:402
三字經講孝順 瀏覽:268
老年大學課程改革 瀏覽:517
重陽節是因為誰 瀏覽:651
哪些演員和父母像 瀏覽:337
知名養生館怎麼加盟 瀏覽: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