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養老的提案

農村養老的提案

發布時間:2021-12-18 13:47:48

『壹』 對於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問題你有什麼建議

我的建議主要是存在於國家以及老人的子女方面。因為如果老人的子女不孝順的話,那麼即使其他人在做什麼努力也終究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但是雖然有的孩子非常孝順老人,但是真的能力有限,所以說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來去幫助了。

現在空巢老人的現象其實是十分多的。現在的老人比以前的老人在壽命方面問題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以前的老人可能活到70多歲都已經是大歲數了。但是現在的老人活到80多,90多仍然是大有人在。雖然老人的壽命長自然是好事,但是也會這樣來引發一系列的是養老問題。

同時國家也一定要給予60歲以上的老人相關的補助,給予他們發放津貼。每個月給他們幾百塊錢的生活費,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子的話他們可以不再去靠自己的孩子。對於他們來說也更加的方便一些。雖然說養兒防老,但是大部分老人其實也是不願意張口向自己的孩子要錢花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政策方面去補助了。

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的養老問題最主要的是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如果他們的孩子有能力贍養的話是最好的了。如果沒有能力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的相關補助了。

『貳』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你有哪些好的「合理」建議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要解決好,必須從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否則談養老即沒有針對性,更有紙上談兵之嫌。

首先了解一下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第二個是加強農村養老機構建設,對一些子女在外地的老人,可以適當集中一起供養,建立新型養老機構,這樣即可以避免一個人生活產生的孤獨感,也可以在有困難的時候,相互之間有個照應。

第三個如果農村老人生病後,報銷比例再高一些就好了,這樣可以減輕農村老人治病的負擔。

『叄』 農村老人養老問題很關鍵,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嗎

他們到了年齡,甚至80歲都要下地幹活。因為沒有吃飯、生活、存款、孝順的人,真的要變老變老。

不是所有的兒子都不孝順。兒子有兒子的家庭,也要負擔。特別是那些要還房子、車子、貸款、車貸的人,無暇顧及老人。有些老人確實很可憐,很愁。

眾所周知,目前國家每月向60歲以上的老人支付退休金1230元,這只是杯水車薪,老農用這筆錢養老是不夠的。

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農村老人佔一半,農村養老問題也受到社會和國家的關注。農村老人也努力工作,為國家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不能像城市人一樣領取養老金。為了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國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目前的養老保險補貼仍然不能解決農村的養老問題。

『肆』 請問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你有哪些好的建議

農民養老,應該政府和自己的兒女雙項負擔。

現在的農村老人大多數是30.40.50後,年輕時正是解放初期,普遍吃不飽穿不好,干力氣活。種地沒有機械化,全憑推拉擔抬。


秋後收玉米棉花地瓜干,以生產隊為單位先交足公糧農業稅,然後剩多少再分。

天天有活干,月月不得閑,冬天風雪中,翻整大寨田。修路築壩干,挖塘打機忙。干到臘月二十九,吃了餃子再下手。年年如此。

我和對象結婚後。生了兩個閨女,正趕上計劃生育,我對象怕我影響身體健康不能幹活,他搶先做了絕育手術。都在生產隊干到1982年,土地承包到戶,各人收糧交公糧交農業稅,後來統稱統籌費。2004年開始停交統籌費,2012年開始入新農保,我57歲,每年交一百元,交了三年60歲,每月領70元每年每月長五元,今年我68歲,每月領125元。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老人這幾年每月80元,這200多元錢節約夠吃油鹽菜,生病就沒錢了。

農村絕大多數同齡老人和我差不多一樣情況,我們不比工人、教師、幹部退休金,國家和政府只給老人每月四、五、六百元養老金就可以,有特殊情況不夠花,有子女的再難也要照管,這樣能給子女減輕點負擔。

『伍』 兩會委員提案是否有關農民養老金問題

出席兩會的胡曉義委員表示,今後退休人員待遇調整幅度會浮動。過去幾年都是10%的調整,回今答年是6.5%左右。這是因為確定調整的水平主要考慮這樣幾個因素或者說參數。
第一,經濟發展水平去年是6.9%。
第二,財政的支付能力。去年全國一般性預算收入增長5.8%,中央一般性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都比以前年度增幅要低。
第三,物價水平。去年和這件事相關的城鎮居民物價水平是1.4%,應該是比較溫和的。
第四,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去年是7.4%。
第五,社保基金,就是養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所有這些方面的因素集合起來做一個調整待遇的方案。
因此,胡曉義委員認為取6.5%左右還是恰當的。當然不是說每個人都增長6.5%,預算報告里講到,還是要對企業職工特別是待遇偏低的和艱苦邊遠的企業退休人員要適當傾斜,這就既體現了公平,也體現了差異。
目前,各地區還沒有公布調整方案,因此,何時兌現只能等待。
沒有專指農民養老金的調整,一般都會隨職工養老金調整而調整,幅度小一些。

『陸』 有人大代表提出退休人員回鄉村養老問題你對此怎麼看呢


對於一直在城裡工作,最後到退休的城鎮離退休人員,最近「兩會」人大代表傅道彬委員就提出:「允許城市離退休人員返鄉養老的提案,讓一些城市離退休人員得以「精神返鄉」的同時,為農村長期繁榮發展提供文化、經濟等方面支持,形成城鄉之間良性互動。」對此如果提案通過,那麼農村也將發生很大改變,對此您怎麼看?

城鎮很多知識分子回到農村,讓農村獲得更多的文化滋潤和經濟上的支持,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物質消費。進一步促進農村發展,但是由於本身貧富差距比較大,相信即便提案獲得通過,那麼很多退休人員在農村養老的生活中也會跟農村老人存在不少摩擦,這也需要時間的磨合。

『柒』 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農村最主要、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孝」的集中體現,它具有其它養老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短時期內不會被其它養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們主流養老方式。但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受家庭規模縮小、人口流動、失地、老齡化等因素的挑戰,目前這種養老方式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這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養老方式,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但是適合這種養老方式的,只是農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並不能成為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主要形式。

3、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增多及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保險也是一種好的養老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4、儲蓄養老

這種養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採用,他們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一些農村居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他們認為只有錢財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需要時用。

拓展資料:

養老制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之前,城鎮家庭的養老功能強大,家庭和單位合力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資源得到很好的發揮,盡管資源有限,但各盡其力。在農村,政府和集體合力為「五保」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其他農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時需要求助親戚和鄰里來照顧。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特徵在養老服務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單位人」演變為「社會人」,企業辦社會的現象消失了,單位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少了。很多企業在轉軌後,職工已經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待遇的機會,退休後實行社會化管理。迄今為止,依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區和企業以及各種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原有的養老服務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為適應時代要求,重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捌』 這次人代表會對農民養老退休是怎樣提案

有人建議農民也按時開退休金,以保證農民老人生活。

『玖』 農村養老金提高到一千元通過國務院提案了嗎

農村養老金提高到一千元通過國務院提案了嗎?
通過去當地社保局以及撥打社保局服務電話12333這兩種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拾』 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結構老化、社會保障制度滯後等社會歷史原因的影響,邁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農村,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 養老問題。針對農村老年人的社會生活狀況,筆者對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楊集村的農戶和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楊集村是江蘇省西北 部的一個行政村,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全村總人口3 560人,人均耕地約0.04467公頃(0.67畝)。由於這里屬黃泛區沖積平原, 土壤多為砂土,耕地適用於果樹種植,村民的全部農業收入依賴於果樹種植。由於果品收入遠遠高於糧食收入,所以楊集村所在的大沙河鎮成 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鄉鎮。

(二)農民老人的生活照顧問題

誰來照顧年邁的農村老年人,在現實中成為了農村養老過程中一個重要話題。農村老年人的贍養問題,並不單純地指在老年人躺在病床上 或不能自理時的照顧,而是包括老年人全部的生活過程。對於老年人來說,衣食住行、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噓寒問暖勝過錢財物質的供給。

然 而,改革開放後的農村雖然脫離了貧困狀態,但在較多的地方僅僅是達到了溫飽水平。市場經濟沖擊、物價上漲、收入增長緩慢等生產生活的 壓力使每位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把時間全用在農活和出門打工上。能夠守望子孫、得到子女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成為了農村老人的一個奢望。許多 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或經商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掙錢,才能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婚嫁費用以及家庭的日常開支。

而農村勞動力外出營生的工 作,如運輸、加工、建築、修理製造等行業,一般都是工作時間比較長,勞動強度比較大,造成與家中老年人的長時間分離。例如,張某YJC —L,男性,47歲,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力,在山東從事建築行業,每次出去打工3~4個月,每年累計打工時間9個月左右。果樹農忙時回家 料理果樹,果品收獲後為賣得好價錢而親自四處營銷。

因此,無論在外打工還是在家營生,很少有時間陪伴、照顧年邁的父母。妻子YJC— M,48歲,農忙時從事農業生產,農閑時在本地一些加工企業兼職打工賺取一些收入,供養兩個孩子在外住宿上學。一對老人平時自己照顧自 己,除非重病在床,兒女們請假回家或中斷打工來照顧老人,否則,老人也不會同意他們留在家裡照顧自己。

閱讀全文

與農村養老的提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城市人均基礎養老金多少 瀏覽:493
河北省人社廳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金通知 瀏覽:583
老年人左身子麻木 瀏覽:454
輝縣老人補助多少錢 瀏覽:216
北海公園老年人門票 瀏覽:914
矮寨大橋70歲以上 瀏覽:744
養生師證書怎麼考 瀏覽:455
體檢套餐260元都有什麼 瀏覽:658
小班社會孝敬父母教案 瀏覽:803
父母打孩子有哪些壞處 瀏覽:620
養老保險增發是什麼意思 瀏覽:342
攸縣城鄉養老保險 瀏覽:366
海南萬寧有老年大學嗎 瀏覽:388
沒買社保沒簽勞動合同退休了 瀏覽:608
九九重陽節關愛老人內容 瀏覽:665
帶父母檢查身體需要多少錢 瀏覽:426
迎澤區老年大學工作 瀏覽:198
91歲老人怎麼保養手指 瀏覽:221
社保商業養老金 瀏覽:47
好孝順的狗狗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