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20歲開始交養老保險,交滿25年,到退休時能領多少退休金
一樓二樓的答案已經是歷史了。現在早改革了,退休時領取多少養老金,由三個數據決定:
①、退休上年當地全省社平工資。這是計算養老金的基數。各省社平工資不一樣,目前少的一年2萬多,多的3萬多。這些年社平工資不斷增長,25年後也許七八上十萬也說不定。
②、你的繳費年限。這決定領取養老金占社平工資的比例。每交一年領1%,交25年就領25%。
③、平均繳費指數。這可以理解為養老金的權重系數。即你每年的繳費基數與當年社平工資的比例(個人繳費工資÷當地社平工資),每年的指數求和計算平均值,就是平均指數。舉例:若每年都按社平工資繳費,指數就是1;若按社平工資的60%繳費,指數就是0.6;按社平工資的300%繳費,指數就是3。每年交的多,權重系數就大,養老金計算的就多一些。因為計算養老金是繳費指數還要和社平工資平均一次,實際上若指數是0.6,平均後權重系數為0.8,指數是3,平均後為2。
養老金由兩部分構成:
一、基礎養老金=(1+平均繳費指數)÷2×當地上年社平工資×繳費年限×1%(按月工資計算)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你每年個人繳費(8%)計入個人賬戶。幾十年後,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累計總額除以發放月數,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金額。退休年齡不同,發放月數不一樣,退休越早發放月數越多,60歲退休按139個月發放,50歲退休按195個月計發。
幾十年後每月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自己可以推算一下。
㈡ 養老保險系數 20歲
根據你選擇交養老保險的檔次來計算,檔次高,退休金就高。
養老金領取公式=退休時社會月平均工資X20%+個人賬戶累計總額/12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20歲買養老保險
1,16周歲以上的有工作,單位就有義務給買養老保險。
2,買養老保險當然是年限越長、錢越多越好,相比而言年限的長短對養老金的待遇影響大。每年買多少並不是個人能做主的,要看單位的老闆,一般單位為了省錢都是按低檔給員工繳費。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想個人繳納部分多點或少點行不通、也無意義。養老保險每年的繳費金額並不固定,因此「20歲開始每年買500塊買30年好,還是30歲開始每年買1500塊買20年好?」這種問題不成立。
3,」假如我開始買社保的前幾年買的是比較低的,那後面幾年可以買高點的么?是不是把前幾年的錢補交齊就行了?「-------不能! 退休以後算的基礎養老金是按歷年的繳費基數平均計算的。
不要想這么多,有單位就買養老保險,買多少有單位根據國家規定的范圍。如果以後沒有單位,全部由個人繳費,繳多少再根據本人的經濟實力決定。
㈣ 養老保險繳納系數怎麼出來的
養老保險繳納系數是通過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推算的,繳費比例,一般單位20%,個人%是由政府規定的。
一、養老保險要至少交滿15年,以後到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如果你是男性,按60歲退休計算,從現在交到退休正好15年,可以保證你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
如果你是女性(50或55退休),到退休的時候未交滿15年,可以申請延遲辦理退休手續,補繳未足年限,到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後,並不影響你享受按月領取退休金待遇,如果不想延遲退休,也可以選擇一次性補交。
二、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一般來說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
(4)養老保險系數20歲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㈤ 21年個人交個人承擔的養老金系數又增加了嗎
養老保險業務從來就沒有養老金系數這個詞,所以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