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省內的養老保險
1、從今年1月1日起,廣東省內已實現養老保險自由轉移了,只要向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索取養老保險參保憑證,交由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接續本人養老保險關系。
2、參見:《廣東省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省內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廣東省企業職工退休基本養老金計算方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從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出來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不是指某個退休人員實際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數(因為在退休時無法預計),而是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測算出來的一個假定的指標。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余額/計發月數;
3、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至規定退休年齡為止。參保人員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指從1995年起(這個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參保人員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與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2)2014廣東養老金擴展閱讀
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調增幅度
自2013年1月1日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對企業退休高工、高齡人員等群體適當再提高調整水平,對基本養老金偏低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有關規定予以傾斜。
為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生活,2005年至2012年,我國已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12年調整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21元,與2005年調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8年累計月人均增加1021元。
㈢ 廣東省居民社保退休金能拿多少
兩個部分,政府存留的公共的部分 加上你個人繳納的部分。
㈣ 廣東職工查詢養老保險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全文在廣東省政府網站發布,相關問題得以明確。其中,「中人」過渡性養老金根據本人退休時職務職級和工作年限確定。
根據《通知》,「中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改革時(2014年10月)在職的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工作人員(含按合同制管理的原固定工,不含其他合同工),其改革前符合合並計算連續工齡規定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其改革前在企業或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予以確認,並與改革後的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內合同工(不含按合同制管理的原固定工)改革前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予以確認,不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並與改革後的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
至於老辦法的計算標准,則與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准、職務職級(崗位)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國辦發〔2015〕3號文規定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以及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比例相關。
新辦法的待遇計發標准=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與職工養老保險一致)。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渡系數(1.2%)。
其中,視同繳費指數根據本人退休時的職務職級(崗位)和工作年限等確定,由省統一制定視同繳費指數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廣東對退休養老金有哪些規定
企業的退休工資和企業年金是退休人員的基本保障,企業勞動者一生大部分都在努力工作,到了退休年齡就要領取年金,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保險費,2021年廣東省的退休工資是多少呢?計算廣東省退休工資的方法是什麼呢?退休工資每年都會調整一次,最新計劃是什麼呢?廣東省退休工資調整情況?
在高空、重物條件下的的體力勞動者時間達到10年,在地下高溫工作的人時間達到9年,在其他有害健康工作的人員時間達到8年,區勞動省和相關產業部門批準的特殊類型業務,需要根據科技進步和勞動條件改善後整理和調整,專項工作的新名單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同時,要經過勞動性和社會保障性的批准後發表,出版前要暫時實行特殊種類的工作目錄。
㈥ 廣東省養老保險待遇
你好,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文件第七條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本意見印發之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本意見實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也就是說,在你們本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參保人距待遇領取年齡(60歲)不足十五年的,應當逐年繳費,包含到齡當年的保費。制度實施時,參保人距待遇領取年齡(60歲)超過十五年的,可選擇不繳,但是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十五年,否則無法申領待遇。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廣卅2014退休金加多少
廣東省人社廳、財政廳
《 關於2014年廣東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通知》
粵人社發(2014)51號
各地及以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委),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4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4〕7號)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從2014年1月1日起,調整全省企業(含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其他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時間
從2014年1月1日起調整。
二、調整對象
2013年12月31日前(含本日)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
2014年1月至6月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在核定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標准時,同時按本辦法進行調整,調整增加額從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之月起發放。
三、調整比例
調整比例按照2013年全省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左右確定。
四、調整辦法
按照普遍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原則,採取定額調整與定比調整相結合的辦法,並按國家文件要求確定傾斜人群。具體的調整辦法如下:
(一)普遍調整
1.每人每月按照97元定額計發。
2.2013年12月31日前已經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按本人調整前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5%定比計算調整額:2014年1月6月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按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5%定比計算調整額。
(二)傾斜調整。
1.對2014年6月30日前(含當日)年滿75周歲及以上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80元,全年960元,單列一次性發放,不納入基本養老金年度調整基數。
2.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經本次調整後未達到所在市調整後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計發。
(三)離休人員調整。
企業離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參照普遍調整辦法進行調整。所在市已經採取加發生活補貼方式將企業離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與機關事業單位離休費拉平的,基本養老金年度調整後,按相關規定沖減生活補貼。所在市已經建立企業離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與機關離休費同步增長機制,不在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的企業離休人員。不參加本次調整,按機關離休費調整辦法執行。
五、資金來源
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金保險統籌基金中支付。
六、工作要求
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是完善省級統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環節,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省級統籌全省統一政策的規定和一下要求抓好落實:
(一)執行方式。各地直接按照本通知規定的標准和要求執行,不得另行制定方案,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
(二)確保發放。各地要通過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提高繳費基數、加強基數征繳、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對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力度、完善和規范省級統籌措施,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並與2014年3月底前將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位,確保基本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拖欠。
(三)加強督導。各市應加強本次調整養老金調度督導工作,定期上報調整養老金工作進展情況。從2014年3月7日至全部調整養老金發放到位期間的每周四中午前,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上報本地區工作進展情況,內容包括:資金籌集情況(應籌集資金和已到位資金)、調整標准、實際發放情況等。
各市社保機構聯系人和聯系電話請於2014年3月7日前上報省社保局。
(四)總結報告。具體落實情況,2014年4月底前按附表要求填報,並將本市實施年度調整的相關文件和書面總結報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務廳備案。
2014年3月6日
㈧ 廣東職工 退休金 是怎麼計算的
城鎮職工中人的養老保險分為三個部分來領取,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這一部分來自大家所在的企業(單位)的繳費,你要是自由職業者,沒有企業給你繳費,那這一部分就得你自己繳費,總之都要交進當地的統籌賬戶,從裡面去領取。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上你自己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兩者相加之和除於2,求一個平均數,然後用所得的平均數乘以你自己的繳費年限的百分比,得到的結果就是你的基礎養老金。
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ⅹ1%。
比如你退休時上年度2017年平均工資是5000元,而你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也是5000元,那麼兩者相加除以2還是5000,而你繳費了30年,5000元乘於30等於150000元,150000x1%等於1500元,這就是你第一部分的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這是我們自己繳費,不斷累積起來在自己個人賬戶里的錢。
領取方式是等到退休時,整個繳費的本金和利息的累積額就確定了,用這個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即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儲存額÷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和你的退休年齡相關,比如60歲退休就是139個月。假設你在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是20萬元,每個月領多少,就是20萬除以139等於1438.85元。
公式=200000÷139=1438.85元
過渡性養老金是針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參巳參加工作,卻要以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退休的這一大批「中人"。這批人改革前的工作年限沒有繳費,也沒有建立個人賬戶,而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儲存額又是計算養老金的主要因素,所以國家在政策上對中人進行補貼,就是過渡性養老金,另外還有一個視同繳費年限。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限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基數ⅹ視同繳費年限x1.3%或者是1.4%。
公式=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指數化視同繳費基數x視同繳費年限ⅹ1.3%(1.4%)。
(8)2014廣東養老金擴展閱讀
退休金(Pension Plan) ,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或工作人員退休後一次或分次支付給職工的服務酬勞的一部分。企業制訂的退休辦法,應有利於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對社會的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均有益處。
以上三個部分就是基本養老金的組成部分。通過養老金計算的三項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影響養老金的主要原因:
1、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工資越高,計算的養老金越高;
2、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計算的養老金越多;
3、個人的繳費基數,繳費基數(檔次)越高,計算的養老金越多;
4、個人的繳費工資,工資總額越高,繳費越多,繳費越多,個人賬戶儲存額越高;
5、個人賬戶內養老金儲存額,個人賬戶儲存額越多,計算的養老金越多;
6、退休年齡,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就更少,計算出的養老金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