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金磚國家養老金統計

金磚國家養老金統計

發布時間:2021-12-11 06:36:16

Ⅰ 退休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計發月數按退休年齡分別規定為:45歲216月、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65歲101月),即:回若個人賬戶存答儲額相同,退休時年齡大的,這部分的養老金就多。

指數
每年的繳費基數與前年的當地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全部加起來求平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上面求得那個值乘以退休時的當地月平均工資。

比如:2000年當地月平均為1000,2001年你月交納基數為2000,那麼那一年的指數是2。如果你一直這么交,每年的指數都是2,最後退休的時候,平均指數也是2。那麼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2*退休時當地月平均工資。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國家有一個統計,人的平均壽命(男女不同)。
比如:男的平均壽命80歲,退休年齡為60歲,那麼通常一個男的退休要領20*12=240個月的退休金,個人賬戶的錢就要按240個月領完來計算每個月發多少。但是個人賬戶還是有利息的,所以根據每年的利息,還有240個月的長度,會得到一個計發月數,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就是每個月可以從個人賬戶領取的錢,保證你240個月領空。

Ⅱ 養老金計算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是怎麼算的對養老金影響大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版與社會平均權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歷年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Ⅲ 養老保險金如何計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抄如何計算襲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農村養老保險統計數據

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內容和實現全覆蓋的意義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稱為「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其中中央財政將對地方進行補助,並且會直接補貼到農民頭上。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農保在支付結構上的設計是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是由國家財政全部保證支付的,也就是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黨和政府又一項重大惠民政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廣大農村居民老有所養、促進家庭和諧、增加農民收入的重大惠農政策;對確保農村居民基本生活,實現農民基本權利,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二、目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發展現狀
(一)2009年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得以啟動發展
2009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新農保試點,當年覆蓋面要達到10%的縣,在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據人社部統計數據,2009年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8691萬人,而農村中有農民工2647萬人參加了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010年得到批准試點的范圍可達23%的縣.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計算養老金待遇的,平均繳費指數,怎麼算出來的

平均費用指數的計算沒有想像的那麼復雜。關鍵是我們個人沒有相關數據,只能從遠處眺望。

結束

以上列出了四個基本的平均繳納指數(水平)的計算方法。可以說是覆蓋了所有平均繳納指數的計算類型。如果你有公司,有人支付費用,可以把上面介紹的兩種方法組合起來分別計算後再平均。如果你個人支付費用、單位支付、支付同樣的費用、支付很多費用的話,可以這樣計算。

Ⅵ 退休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計發月數按退休來年齡分源別規定為:45歲216月、50歲195月、55歲170月、60歲139月、65歲101月),即:若個人賬戶存儲額相同,退休時年齡大的,這部分的養老金就多。

指數
每年的繳費基數與前年的當地月平均工資的比值全部加起來求平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上面求得那個值乘以退休時的當地月平均工資。

比如:2000年當地月平均為1000,2001年你月交納基數為2000,那麼那一年的指數是2。如果你一直這么交,每年的指數都是2,最後退休的時候,平均指數也是2。那麼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2*退休時當地月平均工資。

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國家有一個統計,人的平均壽命(男女不同)。
比如:男的平均壽命80歲,退休年齡為60歲,那麼通常一個男的退休要領20*12=240個月的退休金,個人賬戶的錢就要按240個月領完來計算每個月發多少。但是個人賬戶還是有利息的,所以根據每年的利息,還有240個月的長度,會得到一個計發月數,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就是每個月可以從個人賬戶領取的錢,保證你240個月領空。

Ⅶ 養老金計算中如何確定本人平均工資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按年計算,本人平均工資繳費指數就是歷年繳費指數的簡單平均數。

2012年1月份退休,1月份正常繳費並辦理退休手續,2月份開始領養老金,則:2012年1月份的繳費基數就是2012年的繳費基數。用一月份的繳費指數代表全年的繳費指數,計算平均繳費指數也把1月份看作1個年度。

多數地方的1月份並不是1年的第一個月份,因為社保年度和公歷年度是不一樣的。如2011年7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屬於2011年度(社保年度);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30日才是2012年度。

(7)金磚國家養老金統計擴展閱讀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所謂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最高和最低繳費基數的計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計算比例和基數為准。)

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Ⅷ 在哪可以查詢養老保險明細

可以到當地人社部門查詢。

群眾可以攜帶身份證到當地的人社部門讓工作人員查詢居民養老保險歷年的繳費情況,工作人員有義務幫助查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七十四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業務經辦、統計、調查獲取社會保險工作所需的數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如實提供。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為用人單位建立檔案,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繳費等社會保險數據,妥善保管登記、申報的原始憑證和支付結算的會計憑證。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和用人單位為其繳費,以及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等個人權益記錄,定期將個人權益記錄單免費寄送本人。

用人單位和個人可以免費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8)金磚國家養老金統計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閱讀全文

與金磚國家養老金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0歲奶奶整容 瀏覽:459
上海外地戶口養老金 瀏覽:302
長江養老金安享31天收益怎麼樣 瀏覽:764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關法律法規 瀏覽:608
如何孝敬地球 瀏覽:483
養老院沒有監控會怎麼樣 瀏覽:369
長壽湖最深有多少 瀏覽:334
長壽村黃芪哪裡有 瀏覽:922
退休後買養老保險怎麼買 瀏覽:907
老人還有什麼 瀏覽:175
企業個人養老金賬戶包括哪些 瀏覽:633
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話 瀏覽:446
吃米粉老年痴呆 瀏覽:307
沒到退休年齡怎麼提取住房公積金 瀏覽:275
天水市徵兵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240
進口長壽花有什麼區別 瀏覽:651
安徽養老保險退休工資 瀏覽:673
洪洞縣長壽寺 瀏覽:365
台灣養生習俗有哪些 瀏覽:480
去敬老院打掃的活動計劃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