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倒掛江蘇怎樣情況

養老金倒掛江蘇怎樣情況

發布時間:2021-12-10 07:59:08

① 社科院對養老金出現倒掛現象是什麼態度

這也不叫倒掛呀,這種情況是因為繳20年人員後幾年繳費基數增長太慢導致的。而且假設壽命都是80歲,那麼,35歲人員在75歲繼續領取養老金的時候,40歲人員已經死亡了。

② 09年退休,今次倒掛補貼還未到賬,何因

③ 2021年江蘇養老金上漲,養老金該怎麼計算

和其他省份發布的方案相比,4項的調整中屬於三高一低,整體調整額度僅低於上海,目前居第二位。從已經發布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看,今年大部分都從四個各方面調整,包括:定額調整,掛鉤繳費年限調整,掛鉤去年養老金調整傾斜調整

總之,盡管江蘇省定額調整額度只有31元,目前看全國最低,但是由於其他三項調整比較高,這使得江蘇省的養老金上漲額度仍然居全國上游,從平均上漲額度看,僅低於上海市,高於已公布的河南、河北、陝西、寧夏、遼寧等省區。

養老金目前是年年漲,不過最近幾年漲幅有所下滑。有很多人抱怨說,自己的養老金漲得太少了,不公平。其實沒必要抱怨,規則都是公平的盡量照顧到所有人。你自己以前繳納得越多,繳納年限越長,那麼後面拿得就越多,這是非常公平的。不能說我以前繳納得少,老了又想多拿,這是不切實際的,如果都是這樣想法的話,那麼大家的繳納積極性就會大幅降低了。

④ 北京有養老金倒掛和補差的事嗎

⑤ 江蘇省養老金的上調規定是什麼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價的上漲,國家規定各個地區的養老金都應上調,以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切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幸福生活指數,在上調養老金的同時,不僅能夠促進老年人,得到自身發展,而且能夠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帶動老年人在老年人在相關產業的消費,讓老年人切實感受到哦國家政策的變化。

三、積極影響

國家之所以上調養老金,其目的不僅僅在於維護老年人的權益,也在於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增加他們的消費,以推動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老金的上調也體現了我國福利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的進步,有利於在國際社會上取得良好的成績,也可以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模板,為他們建立自身的社會保險制度提供良好借鑒。

⑥ 廣州2017退休養老金倒掛問題

2017年 出台政策解決部分人員養老金倒掛問題:

今年,廣東省人社廳、廣東省財政廳發布《關於解決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省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倒掛問題的通知》(粵人社發〔2018〕108號),解決這部分人的養老金倒掛問題。廣東省社保局則發布了 關於解決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省直企業退休人員倒掛問題加發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粵社保函〔2018〕428號,下稱「428號文」)進行落實。

根據428號文,此次加發辦法適用於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間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省直企業退休人員。對於2016年7月1日後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省直企業退休人員,其加發辦法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另行制定。

養老金加發辦法

具體加發辦法為: 加發金額=加發基數×加發系數

加發基數:按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首次領取待遇社保年度分檔確定

加發系數:按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分檔確定

舉例:

劉大爺2015年8月退休,在當年9月首次領取養老金,繳費年限在10年(含)-11年(不含)之間,則加發基數為330元,加發系數為86%。那麼加發金額=330×86%=283.8元。從2015年9月起至2018年9月共補發36個月,補發額=283.8×36=10216.8元

一次性繳費人員:

此外,此前還有一些退休人員存在一次性繳費情況,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未參保,通過辦理一次性繳費滿15年後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人員(簡稱「一次性繳費人員」),計算辦法為:一次性繳費人員的加發金額=(首次領取養老金時所在社保年度的加發標准)-(一次性繳費依據的文件實施之日適用的加發標准)。

企業退休軍轉幹部:

而對於企業退休軍轉幹部來說,對於基本養老金水平未達到所在市企業養老保險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水平,按所在市月人均基本養老金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其按本通知辦法計算的加發金額,應算入與所在市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對比前的本人月基本養老金。

加發人員10月10日後可網上查詢

本次加發基本養老金從首次發放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之月起補發,截至2018年9月。省社保局指,個別退休人員因基礎數據還需進一步核准,9月對其暫緩重核待遇,待數據核准後再進行重核並加發。

查詢時間:2018年10月10日後

查詢網站:廣東省社保局網站 http://hrss.gd.gov.cn/(復制後打開)

政策原文:

⑦ 2021年江蘇養老金上漲,養老金到底怎麼算的

2021年江蘇省養老金肯定會上漲。

現在,國家養老金即將連續第17次增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制定一項具體的增長計劃。制定該計劃後,全國所有省份將根據總體增長情況來確定省內的具體規定。江蘇省還將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規定製定具體計劃的詳細規定,並在制定了詳細規定之後,可以計算養老金的具體增加額。

4、結論

綜上所述,江蘇省2021年養老金增加的實施細則仍在等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文件。據估計,2021年的調整細節可能與2020年的養老金增加規則類似,並且相關調整可能仍會實施。調整和適當的傾斜也將使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增加一些。 在發布詳細的實施規則之後,我們可以弄清楚它可以增加多少。

⑧ 第三批養老金倒掛金什麼時候發放

⑨ 山東新養老金倒掛標准

針對社會關注的養老保險「多繳長繳是否劃算」問題,人社部近期回應稱,多繳養老保險費都是劃算的,我國正在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全國性統一政策尚未出台背景下,一些地方紛紛探索出台激勵政策,鼓勵參保繳費。同時,受到部分群體養老金水平「不看繳費長短,只看退休早晚」等因素影響,「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激勵效果仍待進一步發揮。
多地摸索鼓勵「多繳多得」
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體系,自國務院1997年出台《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明確後,統一運行已有近20年。不少職工已達到其中要求的累計繳費滿15年的最低年限門檻。加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並軌」全面落地,養老保險如何繳費更劃算,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企業職工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一個人每月繳納300元、連續繳費15年,與每月繳納600元、連續繳費25年,兩種情況下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數額差距很大,多繳養老保險費都是劃算的。我國正在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退休人員退休時領的養老金,與其工作時的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水平高低直接相關。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國家制定的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基礎上,一些地方進一步出台鼓勵政策,激勵職工養老保險「多繳多得」: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增檔。包括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等群體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多數地區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可根據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選擇40%到100%三檔作為繳費基數參保。近年來,武漢、沈陽、杭州等不少城市紛紛將參保繳費檔數增加200%、300%兩檔,讓有意願、有能力的靈活就業人員能夠選擇較高繳費檔,通過多繳費,多得養老金。
據武漢市社保局工作人員介紹,選擇300%的繳費檔,相對於選擇100%繳費檔的參保靈活就業人員,相同繳費年限情況下,前者計發基礎養老金是後者兩倍。同時,對於就業困難群體,還可享受相應財政補貼。
--按繳費年限區間增加計發比例。吉林省去年出台政策明確,2015年以來辦理退休的企業職工,實際繳費年限超過20年的,根據繳費年限區間,增加基礎養老金計發比例,如累計繳費年限在21年至25年部分,每年計發比例增加0.15%;繳費年限在26年至30年部分,每年增加0.2%,以此體現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水平越高的激勵機制。
假設吉林省企業職工老張去年退休,繳費年限達27年,此前每年工資收入剛好是當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新政策實施後,他養老金每月計發比例可從27%增加至28.15%,由此測算每月在基礎養老金計發中可增加44.6元。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表示,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目前全國尚未出台統一政策,還處於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摸索階段。這些地方性激勵政策在提高繳費積極性等方面的實際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基本養老金調整出現「倒掛」,中斷繳費人數增加
記者采訪發現,按照基本養老保險計發標准以及地方性激勵政策,繳得越多、繳得越長,養老金發放標准越高。但是,近年來,在基本養老金調整中出現養老金水平與繳費年限「倒掛」現象,同時,一些地區出台最低養老金政策存在不足,這些都導致「多繳多得」激勵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據社保業內人士介紹,企業退休職工拿到手的養老金,除根據參保人繳費數額、年限等情況計發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外,各地還會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對基本養老金進行相應調整,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
截至2015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迎來連續第十一年的調整增長,使企業退休人員每月平均退休養老金超過2000元。養老金連續「十一連增」也給一些群體帶來養老金「不看繳費長短,只看退休早晚」的「倒掛」現象。
以安徽省兩位企業退休人員老王、老李為例。兩人同時參加工作,每次養老保險繳費額度都按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80%繳納。繳費15年的老王在2010年退休後,每月基礎養老金經過連年調整,到2015年可達833.7元。而在2015年退休的老李,因為沒有享受到養老金調整,雖然他繳費20年,但目前,老李的養老金仍比老王少近50元。
褚福靈說,出現退休時間早晚與繳費年限長短「倒掛」的原因是,基礎養老金計發標准與調整辦法不協調,致使部分群體養老金無法實現「多繳多得」。
此外,一些地區制定養老金「保底」政策存在不足,影響繳費積極性。人社部去年底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廣西設置了養老金「保底數」,為最低工資的80%。因此,按照養老金計發標准,需要繳費22年才能達到「保底數」的同等水平。但同時,一個繳費僅15年的退休人員,雖然剛剛達到領取養老金的最低年限,卻會自動按照「保底數」領取,導致繳費15年與22年領取的養老金相同。
廣西社保系統人士表示,最低養老金政策意在起到民生保障的托底作用,最大限度地普惠大眾。但受此政策影響,有的靈活從業人員,大體測算後覺得繳滿15年之後就能享受養老金「保底數」,再繳費「不劃算」,由此斷繳。廣西人社部門介紹,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正在細化調整方案,提高參保人員積極性。
有業內專家表示,養老保險「多繳多得」激勵不明顯,以及養老金「倒掛」現象,成為當前基本養老保險中斷繳費現象增加的原因之一。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養老保險棄繳人數累計達3800萬人。去年6月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顯示,職工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比例在下降,中斷繳費人數也在增加。
養老保險兼顧公平與效率,還需堅持精算平衡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有些地方已出台政策,對養老金「倒掛」現象進行調整修正。廣州市在養老金調整中,採取差異化加發養老金方式,使同等繳費水平、同等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其待遇水平基本趨於一致,趨於合理。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曾公開透露,今後會結合經濟增長、物價水平變動、在職人員工資增長等多種因素,研究制定適合於各類群體的統一的、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改變目前靠行政部門直接調整的方式。
與此同時,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民收入二次分配的重要渠道,必須突出公平,確保絕大多數人都能參與養老保險,保障基本養老水平;同時要顧及基金運轉效率,突出「多繳多得」激勵原則,促進基金收支平衡。
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運華等業內專家建議,當前一方面應堅持精算平衡,從統籌協調養老金計發標准和調整辦法,創造條件實現全國統籌、做實個人賬戶等方面入手,兼顧基本養老保險的公平與效率;另一方面出台財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為參保人提供多層次的養老選擇。

⑩ 2020廣州市退休人員倒掛補發是不是沒有藍薄仔的就不入圍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倒掛江蘇怎樣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突然走路暈倒 瀏覽:80
保定公安局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846
老人長壽的秘訣是孝順 瀏覽:697
山東鄆城縣有什麼體檢中心 瀏覽:327
美康體檢報告密碼一般是什麼 瀏覽:448
社會上女性退休年齡 瀏覽:219
企業的工人和技術崗退休工資 瀏覽:177
90歲奶奶整容 瀏覽:459
上海外地戶口養老金 瀏覽:302
長江養老金安享31天收益怎麼樣 瀏覽:764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相關法律法規 瀏覽:608
如何孝敬地球 瀏覽:483
養老院沒有監控會怎麼樣 瀏覽:369
長壽湖最深有多少 瀏覽:334
長壽村黃芪哪裡有 瀏覽:922
退休後買養老保險怎麼買 瀏覽:907
老人還有什麼 瀏覽:175
企業個人養老金賬戶包括哪些 瀏覽:633
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話 瀏覽:446
吃米粉老年痴呆 瀏覽: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