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退休後死了養老金怎麼辦
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保險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而人社部《實施〈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也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後,其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依法繼承。「
1、可繼承個人賬戶養老金
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分為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
單位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一般是社保基數的20%左右,直接進入統籌賬戶;個人繳納社保基數的8%,進入個人的賬戶。
當參保人退休後,開始領取養老金,分為兩個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來自於統籌基金,具體多少和當地工資水平、繳費年限等參數有關。
個人養老金即個人賬戶積累的部分,分N個月領取。若是只領了一個月就死亡,個人賬戶儲存額的余額,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是可以依法繼承的。
如果是職工參加單位的社保,則繼承人可以繼承該職工個人賬戶部分和利息;如果是個人參保,就可以讓繼承人拿走之前交的全部養老保險費。
2、基礎養老金不可繼承
一個人如果交滿15年以上的社保,退休後個人領取的養老金金額=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而如今,明確規定可以依法繼承的只有後者——個人賬戶養老金,並不包括基礎養老金,也就是說社保的參保人如果突然去世,基礎養老金這部分是不能被依法繼承的。
其中,單位繳費會被統籌,只有個人繳費的部分不會白交,能夠繼承。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個人交的錢不會白交,但職工養老保險中的單位繳費部分,還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政府補貼部分,這些都是不能繼承的。
這些錢要繼續用於其他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支付,這體現了社會保險的「社會互濟」原則。
雖然只有個人賬戶養老金能被繼承,但是死者的家屬可以從養老基金中拿到兩筆錢,根據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也就是說,只要你參加社保了,不管你是還沒有退休領取養老金,還是已經退休開始領養老金,去世後個人賬戶的資金余額都可以依法繼承。
Ⅱ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死亡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Ⅲ 養老保險 退休後死亡
根據養老保險條例的規定,如果已經參加養老保險並已經達到退休的人員,如果死亡的,不管退休後領取退休金多長,都不能退個人賬戶上的余額。而是按照退休人員死亡給予補助標准。主要給一次性補助、遺囑補助、埋葬費等相關補貼。大約有2至3萬元左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死亡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死亡後如果沒有領完個人賬戶部分,那麼在領完喪葬費後如有剩餘,內可退出剩餘部分(但基本容上都沒有剩餘)。
靈活就業人員如果到法定退休年齡沒辦理退休手續就死亡的,沒有喪葬費,但個人賬戶部分給可以退出繼承,如果統籌賬戶部分是按靈活就業人員個體繳費的話也是可以繼承的.
Ⅳ 退休職工,不幸去世之後,養老金怎麼辦
退休職工死亡之後,當月養老金正常發放,次月起停止發放。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標准發給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
大多數地區規定,在職職工醫保返還與社保繳費基準掛鉤,通常不超過2%;退休職工醫保返還與個人基本養老金或者當地社平工資掛鉤,通常介於4%~6%。
目前,個人醫保卡賬戶余額可以在參保地看病、買葯,少數地區可以取現或者用於購買商業保險。
職工去世之後,家屬是可以繼承醫保卡賬戶余額的。當前,領取的前提是賬戶余額不為0。查看的方法很多,通過APP、或者到葯房,都可以。
3、喪葬補助和一次性撫恤金。
根據規定,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家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
(1)喪葬補助金。主要用於補助職工死亡後安葬和處理後事而產生的相關費用,具體金額、因地而異。比如,大連是當地上一年度3個月社平工資、南京市一次性補助6000元。
(2)一次性撫恤金。現有政策中,公務員最多發放40個月基本養老金、事退職工最多發放20個月基本養老金;企退職工,各個地區不一,比如山東是10個月基本養老金、重慶市15個月基本養老金。
綜上所述,退休職工去世之後,當月養老金正常發放、次月起停止發放。同時,還能領取其他三筆權益,如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醫保卡余額、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
拾壹,大型國企人資工作經驗,歡迎關注、交流、評論,每天分享職場干貨。
Ⅵ 個人養老保險達到退休,已經領取養老金一年,死亡怎麼辦
Ⅶ 退休後死亡養老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參保人退休後死亡,其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部分本息余額一次性退還給繼承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退款時憑死亡證明及繼承人有效證件到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Ⅷ 如果交了養老保險,退休死亡後養老金能退多少
參加社會養老保險,退休後死亡,如果其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上尚有餘額,則這部分錢由其合法繼承人一次性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