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養老保險交夠15年後,如何領取退休金是按月,還是一次性領取個人賬戶那部分
1,養老金繳納夠15年後可以按月領,在北京繳納養老保險滿10年,可以在北京申請退休養老金回
2,醫療男答滿25年,女滿20年,退休後不繳費繼續報銷
3,可以補,但中斷一個月影響不大,如果當年就補繳,如果跨年補不補都行,跨年補繳要加收系數,費用要比實際繳費要高一些
4,現在的退休政策退休需要檔案,可以去戶籍地補,或者由單位開一個證明
2. 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了交社保在老家也交養老保險能在北京辦退休嗎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你可以讓你單位的負責社保的工作人員去社保幫你開具你的社保繳費憑證,社保開具的繳費憑證上有社保的印章,然後憑證上會註明該憑證用於社保關系轉移。你拿著這個繳費憑證的原件去你老家的社保接收單位辦理轉入就行了。
我辦理了好幾次了,還是很順利的,祝你社保轉移順利!
3. 我是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交了社保,到15年可以領取養老金嗎
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交了社保,到15年可以領取養老金。到達退休年齡後,按月領取,領取金額取決於具體情況,累計繳滿15年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領取。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3)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繳納養老保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第六條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第七條參保人員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後,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的規定,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基本養老金。
4. 外地農業戶口在北京上社保的問題
1、單位必須給你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由於你是外地戶籍所以按照北京社保政策規定是不給上的,也就是說單位要給你上4險。這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3險由單位和個人按比例共同承擔,工傷保險由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2、這涉及到你將來在哪裡辦理退休的問題,國家最新的政策是這樣:
退休人員可在參保滿10年地區領養老金。如果在最後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後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後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而從2010年1月1日起,國家已經出台了養老保險跨省轉移的政策,而從2010年7月1日開始,醫療保險跨省轉移政策也將實施。所以,我建議你仍然要求單位在北京繳納社保,將來你即使回老家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可以轉移回去的。至於所說的按照農村的標准領取,這樣的說法不準確。
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調整參數:根據繳費年限長短、初始工作時間、當地政策特別規定。
總之,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費多領取」的原則,沒特殊情況,建議正常繳費至退休年齡。
3、住房公積金屬於福利性質,國家對單位是否為員工繳納沒有強制規定,而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則是法律的強制規定。
4、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北京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單位繳20%,個人繳8%
醫療保險:單位繳10%,個人繳2%+3元
失業保險:單位繳1.5%,個人繳0.5%
工傷保險:單位繳1.0%,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單位繳0.8%,個人不繳(外地戶籍單位不交)
5. 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交養老保險,領取的時候可以和城鎮戶口一樣
覺得雖然是農村戶口,但在北京交養老保險,按照北京養老保險標准繳納的,認為退休領取養老金和城鎮戶口是一樣的。
6. 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上養老保險(社保)可以退休嗎
不一定。
原則上不允許,因為現在企業有規定任何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版絕為單位交權納社會保險。但如果你公司只是不給你上養老一種險種的話,其他給上,你也不用爭了,因為外埠農戶確實沒辦法遷移,不過你上了,等你離職離開北京的時候,也可以消戶清算,把你自己支付的部分一次性支取。
如果你單位什麼都不給上,你可以到你原單位把你之前所繳納的社會保險消戶清算,那樣你不會損失你之前繳納的費用。
7. 外地農業戶口在北京工作養老保險是從哪年開始有的
如果你是外地農業戶口,那麼你在北京工作期間,公司都是有義務給員工繳納社保的。也就是說,要交納養老保險的,一直都有的。只要是你在北京的企業上班兒都是有的。
8. 外地農村戶口在北京繳納養老保險基數是統一的800
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大額互助本市城鎮職工單位20%1%1.5-0.2不定0.8%9%1%個人8%0.2% 0 02%3元外埠城鎮職工單位20%1%1.5-0.2不定不參加9%1%個人8%0.2% 0 2%3元本市農民工單位1.5-0.2不定0.9%0.1%個人 0 00外地農民工單位1.5-0.2不定0.9%0.1%個人 0 00*本市農村勞動力單位20%1%1.5-0.2不定0.8%9%1%個人8% 0 0 02%3元*外埠農村勞動力單位20%1%1.5-0.2不定不參加9%1%個人8% 0 0 2%3元(註:請特別注意①農民工的繳費選擇、繳費比例、繳費基數;②五險繳費保留兩位小數、住房公積金保留整數;③根據183號令,養老保險下限5年過渡到上年社平的60%;④生育保險只覆蓋本市戶口員工,但是有北京工作居住證的外地戶口員工也可以參加。)說明:1、城鎮職工基數確定:每年2-4月根據上年平均收入核定,當年4月至次年3月基數不變。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上限上年社平工資300%(2008年為9,967 元)/下限為上年社平工資的40%(5年內過渡到60%,與醫療保險一樣,2008年為1329),生育、醫療保險上限為上年社平工資300%(2008年為9,967元)/下限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8年為1993元)。
2、農民工基數確定:每年4月根據上年最低工資和社平工資核定,當年4月至次年3月基數不變。養老、失業保險基數為本市最低工資(2008年為730元),生育、醫療保險基數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8年為1993元),本市、外埠農民工工傷保險基數為上年社平工資60%(2008年為1993)。
3.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費率。視各單位情況由社保核定。一般在0.2%-2%之間。
4.生育保險只覆蓋本市戶口職工、或者有居住證的外地戶口職工。
5.各項社會保險繳費保留兩位小數。
6.農民工繳費辦法比較特殊。
一、工傷、醫療保險有單行文件(京勞社辦發[2004]101號、[2005]136號)出台,在繳費比例、醫院選擇、報銷待遇等方面均有特殊規定。
二、農民工保險繳納辦法具有可選性。
一是可「先行辦理工傷、醫療險」,也可以五險全上,養老、失業、生育保險比例與城鎮職工一樣,但農民工失業保險個人不繳費;
二是醫療可以按照單位9%+1%個人2%+3元的「本市/外埠農村勞動力」繳納,也可以按照單位1%個人不繳費的「本市/外埠農民工」繳納。 其他:(非必須)住房公積金比例為12%,每年7月核定基數。繳費保留整數。補充醫療保險費由單位單位每年與商業保險機構談判簽訂商業保險合同,費用由各單位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4%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統一管理使用。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政策已經制定,目前已有部分單位加入,具體按各單位辦法執行。每位員工每月北京銀行醫保存款: 1993 * (2%+0.8%)= 55.80 (2008年4月以後) 1805 * (2%+0.8%)= 50.54 (2007年4月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