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年繳費,一個是月月繳費,一個是單項養老保險,一個是包含多項內容,就這些區別就夠了。
2. 農村很多老人沒有養老保險,他們都是如何養老的
對很多農民來說,國家現在在各農村地區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對60歲以上的農民來說,每月可以領取100多元的養老金。所以現在很多農民沒有買社保,但農村養老保險的情況是,每個月農民領取的養老金相對較低,物價飆升的今天,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金也很難生存。那麼他們老了靠什麼生活呢?
農村人即使不交新農保也能領養老金的情況。但是農村養老金剛開始的時候,現在沒有那種好事。60歲以前沒有繳納職員社會保障或農村養老保險的人退休後也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根據2014年以後的新規定,農民不交養老保險,沒有養老金!但是農民可以一次性補充15年,根據自願原則劃分幾個等級,每年的支付額從100到2000千不等。當然,到了60歲,收到的金額也有很大的差異。
3.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你有哪些好的「合理」建議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要解決好,必須從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否則談養老即沒有針對性,更有紙上談兵之嫌。
首先了解一下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第二個是加強農村養老機構建設,對一些子女在外地的老人,可以適當集中一起供養,建立新型養老機構,這樣即可以避免一個人生活產生的孤獨感,也可以在有困難的時候,相互之間有個照應。
第三個如果農村老人生病後,報銷比例再高一些就好了,這樣可以減輕農村老人治病的負擔。
4. 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宇:建議農村實行「土地養老」。大家覺得如何
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宇帶來了一份農村養老以「土地換保障」的提案。這個提案基於農村老人,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會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等養老問題。那麼,老人該如何安度晚年?如果僅僅靠外來因素去協調,並不能保證老人能夠得到很好的照顧。而全國政協委員劉宏宇,提出農村實行「土地養老」,是基於讓農村老人能夠老有所依的一種養老思路。這是很多農村家庭孩子,面臨的一個贍養老人的問題。城市人可以以房養老,而農村最大的有利資源就是土地,那麼該如何利用有利的土地資源,讓老人老有所依,更好的安度晚年呢?全國政協委員劉紅宇的這個提案,就是基於農村養老的問題,提出向這方面探索的意思,是一個好提案。
5. 最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是政府性質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是民政部1992年開始在全國推行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是國家推行的政府保障制度之一,可以由集體給補助一部分,自己交一部分.
社會保險是企業性質的,區別就在政府和企業,交保險是個人行為.
至於那個劃算,從利益方面來說,都差不多,積累都是以繳費積累額、利率為基礎的計算的.社會保險的期限靈活,有多種可選,種類多.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只有一種,就是養老性質。一般是固定的年齡男60周歲,女55周歲,才能允許領取.
任何養老保險都不可能有很大的利益,只是一種積累,並且是以比銀行存款定期利率稍高的積累,然後計算發放到你手中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2020新政策60歲以上農民
1、養老補貼
(1)這個政策主要是針對農民朋友的,只要農民朋友們繳納了新農保,年滿60歲之後就可以享受養老補貼了,大部分地區是100元左右,按照各地的標准而異,隨著國家惠民補貼力度的加大,以後會有所提高。
(2)養老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尤其是農村居民的養老問題,一直都是困擾國家和農村發展的重點問題,解決農村居民的養老問題,可以有效改善農村老人的養老生活等問題,同時也可以激活農村發展的源動力,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
2、高齡補貼
高齡補貼是19年才出的新規,現在正在各地落實,獲得這類補貼大多數是失去勞動力,年齡在80歲以上的人,而且分年齡段進行補貼,10歲一疊加,最高每人可以拿到300元,基本的生活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3、五保戶
五保戶主要是指膝下沒有兒女,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的人,經濟條件根本養活不了自己,所以國家推出了五保戶,保障農民朋友們的基本生活,補貼大概在千元左右,要讓老人能夠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4、農民補貼
對於退耕還林還草的農民,國家給予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500元,退耕還草補助1000元。在農村,就是靠土地吃飯,一般的年輕人都是在外面工作,很少有留在家裡種地的,為了讓農村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
7. 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一、新農保試點「十一」前啟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正不斷擴大覆蓋面,到年底將有超過12億公民享有基本的醫療保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會在「十一」之前啟動,使我國農民在60歲以後能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此外,2009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已落實到位,調整後的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200元,月人均增加110元。
胡曉義介紹說,擴大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面是新醫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今年上半年取得明顯進展,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參保人數已經超過3.3億,新農合參保人數達8.3億。今年全國所有的城市都將開展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力爭到年底使城鎮職工和居民參加醫保人數達到3.9億,加上新農合的參保人數,整體上將有超過12億的中國公民享有基本的醫療保障。在擴大覆蓋面的同時,醫療保障水平也得到提高,國家已出台文件,要求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及新農合,都要在現有報銷比例的基礎上提高最高支付限額,住院費用報銷比例要比去年提高平均5個百分點。
胡曉義同時透露,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目前該意見正在徵求各地意見,預計會在「十一」之前啟動試點。新農保和過去一些地方實行的老農保,在籌資結構方面有很大不同。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是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其中中央財政將對地方進行補助,並且會直接補貼到農民頭上。胡曉義認為這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的惠農政策。待試點完善並全面推開後,我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對目前社會上熱議的工傷保險條例修改意見中「不再把上下班途中遭遇機動車交通事故列入工傷的范圍」,胡曉義表示,此次工傷保險條例的修改有很多新亮點,比如說實施范圍擴大了,把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也納入了工傷保險的范圍,再比如簡化了工傷認定、鑒定的程序,原來如果對工傷認定不服,需要經過行政仲裁、法律訴訟,現在把鏈條縮短,可以避免一些用人單位惡意拖延。而上下班途中的機動車事故是不是列入工傷認定范圍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修改。他表示,目前工傷保險條例的修改還在徵求意見,這本身是一個匯集民意、匯集民智的過程。(來源:《人民日報》)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國務院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農民在60歲之後
國務院辦公廳2009年9月4日發布《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新型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決定從2009年起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按照《指導意見》,中國農民60歲以後能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量農村勞動力向著城市轉移,農村老齡化現象因此變得日益嚴重。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中國農村的老齡化問題比城市更為嚴重。而且隨著農村年輕勞動力向著城市轉移,農村傳統的家庭保障功能也受到削弱。另一方面,隨著農村人口結構的變化與家庭承包土地數量的普遍減少,以及土地被徵用與開發的增多,土地對於農村老年人的保障功能不斷受到削弱,已有越來越多的農村老年人難再倚靠土地養老。在這種情形下,正如有關專家所指出的,有必要建立制度化的養老保障制度,以彌補農民家庭保障與土地保障的不足。從這個意義上說,推行新農保制度首先是更為有效地應對日益嚴峻的農村養老問題之所需。一直以來,中國農民養老都由家庭給予保障,實際上也就是農民自己為自己養老,國家與政府在農民養老上的作用與功能不明顯。而新農保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全額支付;另外,新農保制度還明確了地方政府對於農民養老保險繳費的補貼責任,規定了地方政府對於參保農民繳費的具體補貼數額。這標志著中國農民養老的籌資與保障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與政府對於實現農民老有所養承擔的責任得到了強調與彰顯,這實際上也是農民理當享有的獲得國家保障權利的回歸。近些年來,城市養老保障制度推進較快,城市老年人養老待遇不斷提高,但是農民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養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被提上議事日程,這於廣大農民來說是有失公平的,也可說是農民尚未充分享受普遍國民待遇的體現與反映。而新農保制度的推行,表明傳統的城鄉二元制保障模式正在逐步向著城鄉一體化保障模式轉變,表明農民平等享受國家保障的權利正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尊重,農民包括社會保障在內的普遍國民待遇正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回歸。實事求是地說,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相對中國當前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來說不算高,但是在當前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財力有限情形下,「保基本」的養老保障標准能讓更多的農民納入到養老保障體系當中來,有利於更好地實現新農保的「廣覆蓋」與「可持續」。而相對於新農保當前的保障標准來說,更為重要的是新農保制度邁出了實施城鄉一體化保障的關鍵一步,為最終實現城鄉同等保障水平奠定了制度基礎,隨著中國經濟獲得更大發展以及地區發展差距的不斷縮小,城鄉保障水平也必會不斷趨於接近,並使真正意義上的城鄉同等化保障得到實現。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9. 農村養老成難題,到底該從哪些面抓起呢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現在60歲以上的老人越來越多,很快我們就會進入老齡化社會。龐大的老年群體中有很多生活在農村地區。因此,農村老人養老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嚴重問題。從現階段來看,農村目前的養老模式仍然以家庭養老為主,無論是農村養老院還是養老保險,都只能起到輔助作用,不能完全代替家庭養老。對於老人自己來說,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健康,要想讓自己過得更舒適愉快,就要牢記以下三點。
生氣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一方面容易引起自己的身體不適,甚至會引起疾病的危險。另一方面,也可能給家人和朋友帶來一些苦惱。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孩子在背後說家裡的老太太很為難,什麼話也不聽,什麼話也不想說。最終能做到的有錢人、婦女、婆媳之間可能會發生很大的矛盾。所以從老人的角度來看,要放寬心過一輩子,還有見不到的。兒孫有兒孫福,他們的工作你控制不了那麼多自己,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