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打工者怎樣理財存錢
一、每月先留出生活的開支:飯錢、交通費等必須用的錢,二、還要先儲夠能應付緊急情況的一些支出:來客人,看病等。一般年青人有3個月工資就差不多了。這些錢存銀行活期存款。三、盡可能多的買些股票型基金,雖說風險高但收益也大,年青人到退休時能積累下不小的一筆財富。可以定投基金四、為什麼沒讓你炒股呢?因為剛參加工作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才是正理。如果個人炒股會耽誤工作,所以就以基金的形式理財較好五,如果家長能為你理財,也可交家長代你理財。當然形式就多樣了。如黃金、期貨、股票、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都可參與。這要看你家長的理財水平而定。
❷ 每個月收入花去後有1500元存款,該怎麼理財。
建議買一些人身保險,存一些錢。量入為出買一點基金定投。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單筆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投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同樣標的的指數基金就要選擇管理費、託管費低的。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投資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遠是機會,但有決心堅持到底才能見功效。一定要堅持,寧可金額少,切記不可中斷(想找一個低點比白手接空中掉下的飛刀還難-巴菲特語)
銀行都是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利率,在哪家銀行存款,利率都是一樣的。 越長利息越高,提前終止減少利息。如果有可能要提前使用部分資金,又想要高利息,不妨分批分段存入:如每月存一筆定期一年的,一年後就每月有錢可取,利息是一年定期的比零存整取高。依此類推。
❸ 存錢進余額寶有風險嗎2015年
余額寶的風險:
1.余額寶的收益是來自貨幣基金(理財產品),收益並不是固定的,是基金投資就會有風險,銀行的理財產品不是出現過問題么。
2.按照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管理規定,支付寶余額可以購買協議存款,能否購買基金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余額寶藉助天弘基金實現基金銷售功能的做法,是在打擦邊球。從監管層面上來說,余額寶並不合法。一旦監管部門發難,余額寶有可能會被叫停。
3.余額寶是通過支付寶進行銀行卡與貨幣基金的中轉,即資金從個人銀行卡到支付寶,再從支付寶到余額寶,余額寶投資貨幣基金;傳統的貨幣基金是個人銀行卡到貨幣基金。也就是說余額寶在資金流轉方面因為支付寶的存在,破壞了資金從個人銀行卡到貨幣基金託管行的銀行體系閉循環,一旦個人支付寶環節出現漏洞,客戶資金將出現風險。
4.余額寶並沒有提醒用戶貨幣基金的投資風險,一旦余額寶用戶因收益發生爭執,法律糾紛很難避免,由此引發的影響很難估計。
5.集資額不設上限,正是所有投資品種的最大風險所在。比如,給你1000萬,你能賺10%,我信;給你1個億,你能賺10%,我也信了,可是給你1000億、1萬億……你也能賺10%嗎?那我們國家幾萬億的外匯基金,直接交給你打理得了,何必巴巴地跑去買老美收益率那麼低的國債。所有的投資項目都是有資金上限的,只有在規定的投資額度內,它給出的投資回報率才是可信的。哪怕是巴菲特這樣的股神,他所管理的資金也是有限的,伯克希爾公司的股份也不可能無限制地擴張
❹ 股神巴菲特,他有哪些投資原則值得借鑒與學習
所周知,巴菲特是全球全球公認的股神,憑借自身對市場價值的深刻判斷,身價始終躋身至全球前5行列,但凡成功大家,必然有自己創造的一套完備的系統,如果宏觀策略沒有對頭,成功的只能是靠運氣,而運氣絕不會永遠光顧一個人。巴菲特的投資也有他自身十分嚴密的12條原則
9.就算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訴我他未來二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0. 當一些大企業暫時出現危機或股市下跌,出現有利可圖的交易價格時,應該毫不猶豫買進它們的股票。
11. 如果我們不能在自己有信心的范圍內找到需要的,我們不會擴大范圍。我們只會等待。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這是最值得養成的好習慣。
12. 不能承受股價下跌50%的人就不應該炒股。
❺ 40歲男人,每月有一萬元左右存款,請問理財高手如何理財
贊揚一下樓主的財商與風險管理意識!
多問一句:不知樓主是否清楚,所擁有的保險產品,都有哪些保障范圍?
——買保險最可恨的一件事,就是擁有保單一大堆,臨到真正發生事情時,偏偏缺少能理賠的那一款!如樓主在深圳,歡迎找偶做無償保單體檢及財務分析。
---------------------------------
從國際理財慣例角度,理財共6大模塊,依次為:
1、應急資金(通常為3-6個月的收入或月度開支,如工作非常穩定,3個月便可;如今天有工作、明天不知在哪,儲備9個月為佳)
2、風險管理(即投保足夠保障型保險如意外險、健康醫療險、重疾險等)
3、教育金規劃(有小朋友的家庭適用)
4、養老金規劃
5、投資規劃(投資的工具非常多,選擇什麼產品,取決於個人風險偏好、投入資金等)
6、資產傳承(即遺產傳承)
----------------------------
說到投資規劃,本金安全是第一要務!
巴菲特原理:第一條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是牢記第一條!
富貴險中求,凡是讓人「暴發」的,也必是讓令人「破產」的。
如果有人告訴你,某個產品年收益率達到8%、風險又很低,可以鑒定為了騙子!
按自己的風險偏好(分為保守型、穩健型、激進型)、投資期長短(3年、5年、10年?),把能用投資的資金按比例投放在以下3塊,在保本的前提下獲得一定回報預期。
1)低收益低風險產品——存款、債券
2)中收益中風險——偏股型基金、投資型保險如分紅/萬能/投連
3)高收益高風險——股票、外匯、期貨等
註:如想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可在網上搜索相關測試題哈,有很多資源的。
❻ 巴菲特六大投資建議 普通人究竟該如何做好自己的投資
1、投資指數型基金
在2014年致投資者信中,巴菲特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
(對於中國來說也是如此,一般的投資者是很難跑贏滬深300的,如果個人受一些因素制約不如買點指數基金,截止今日,滬深300漲幅48.3%,159919ETF300漲幅51%,這都跑贏了招商銀行的漲幅。)
2、遠離比特幣
巴菲特最著名的投資理念就是不買入那些自己不懂的公司,這導致他錯過了科技類公司的發展,包括IBM等。
(對於中國來說也是如此,一般的投資者是不可能把握哪些公司是未來的黑馬,更難以把握哪些公司的未來技術會取得突破性改革,還是買個確定性安心最好。)
3、學會閱讀財務報表
盡量多的去學習會計學內容,會計是商業活動的語言。這對於你閱讀理解金融報表非常有幫助。讀懂金融報表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但是當你掌握了之後將受益無窮。
(雪球@唐朝 老唐有一本通俗易懂的會計書,看看這個不是壞事,做生意搞投資不知道收入支出怎麼信呢?最起碼多學點還可以用來排雷 )
4、專注於存錢,而不是一夜暴富
我認為及早培養存錢意識十分重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考慮如何盡快的賺錢。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夜暴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實老巴的這點對於我們期待一夜暴富的國人來說也很有警示意義,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何況哪有那麼容易獲得財富,投資還是實打實比較好,不要寄希望自己成為賭神,更不要希望上天能永遠給個好運氣)
5、如果股市下跌,逢低買入,不要低位拋售
我樂於逢低買入,越跌越買。如果你告訴我市場將在下周大跌500點,那麼我很可能會買入許多股票或者相關公司。我並不知道市場會如何做,但是我了解如何尋找那些被低估的公司和股票。
(據說投資就是撿煙蒂,古今中外的投資大師,能長期勝出的無非就是撿便宜,低市盈率投資永不過失,據說在別人恐懼時要貪婪,在別人貪婪時要恐懼,要我說就是要有一點常識,認定這個常識的時候就要有膽識,看準了就要敢於下重注。)
6、不要假裝自己是專家
如果你不懂投資,那麼其實你就是在賭博。在投資領域獲得很好的收益未必需要你成為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專家,那麼最好就承認這個事實。如果有一些利潤看起來會很容易快速獲得,請直接說「不」。
(邱國鷺說,投資不可控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你能夠把握住的東西其實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大多數人沒有感覺到,其實大多數的未來你是不能夠預測和確定的。當你有一種對市場的一種敬畏感之後,你才會覺得真正可控的東西,也許是回歸本源,也就是你回到這種最本質的東西,最簡單的東西。)
❼ 投資是指經過透徹的分析,在保住本金的基礎上,希望獲得合理的回報。
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巴菲特) 1956年26歲的巴菲特靠親朋湊來的10萬美元白手起家,48年後的今天,福布斯最新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巴菲特的身家已達到了429億美元。今天看來,巴菲特的故事無異於神話。但仔細分析巴菲特的成長歷程,巴菲特並非那種擅於製造轟動效應的人,他更像一個腳踏實地的平凡人。 雖然巴菲特是全球最受欽佩的投資家,但是機構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不理會他的投資方法,很少有投資咨詢公司或養老金信託公司會委任他管理資金,巴菲特所掌控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包括基金經理在內的大部份人都不會去買,也從沒有分析師推薦他的股票。或許在很多人眼中巴菲特更像是一個老古董,他的投資理念與市場格格不入,總之巴菲特與其他人總有那麼一點點區別與距離。或許正是這一點點區別決定了巴菲特只有一個,而我們都不是。 巴菲特理財攻略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在巴菲特的投資名言中,最著名的無疑是這一條:「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為了保證資金安全,巴菲特總是在市場最亢奮、投資人最貪婪的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當美國股市一片狂熱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了,他由此賣出了幾乎所有的股票並解散了公司。結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穩健投資,絕不幹「沒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過一次次股災,也使得機會來臨時資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資者卻在不清楚風險或自已沒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下貿然投資,又或者由於過於貪婪的緣故而失去了風險控制意識。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我們都應把風險因素放在第一位,並考慮一旦出現風險時我們的承受能力有多強,如此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巴菲特理財攻略二:作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個長期投資者,而不是短期投資者或投機者。巴菲特從不追逐市場的短期利益,不因為一個企業的股票在短期內會大漲就去跟進,他會竭力避免被市場高估價值的企業。一旦決定投資,他基本上會長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錯過了上個世紀90年代末的網路熱潮,但他也避免了網路泡沫破裂給無數投資者帶來的巨額損失。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者必須在設想他一生中的決策卡片僅能打20個孔的前提下行動。每當他作出一個新的投資決策時,他一生中能做的決策就少了一個。」在一個相對短的時期內,巴菲特也許並不是最出色的,但沒有誰能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比市場平均表現好。在巴菲特的贏利記錄中可發現,他的資產總是呈現平穩增長而甚少出現暴漲的情況。1968年巴菲特創下了58.9%年收益率的最高紀錄,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感到極為不安而解散公司隱退了。 從1959年的40萬美元到2004年的429億美元的這45年中,可以算出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為26%。從某一單個年度來看,很多投資者對此也許會不以為然。但沒有誰可以在這么長的時期內保持這樣的收益率。這是因為大部分人都為貪婪、浮躁或恐懼等人性弱點所左右,成了一個投機客或短期投資者,而並非像巴菲特一樣是一個真正的長期投資者。 巴菲特理財攻略三: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 究競應把雞蛋集中放在一個籃子內還是分散放在多個籃子內,這種爭論從來就沒停止過也不會停止。這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投資策略。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集中看管一個籃子總比看管多個籃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問題的關鍵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個籃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為在作出投資決策前,他總是花上數個月、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去考慮投資的合理性,他會長時間地翻看和跟蹤投資對象的財務報表和有關資料。對於一些復雜的難以弄明白的公司他總是避而遠之。只有在透徹了解所有細節後巴菲特才作出投資決定。 由此可見,成功的因素關鍵在於在投資前必須有詳細周密的分析。對比之下,很多投資者喜歡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或只是憑感覺進行投資,完全沒有進行獨立的分析,沒有贏利的可靠依據,這樣投資難免不會招致失敗。
❽ 巴菲特的公司是不是從來不分紅
不是。
早期巴菲特曾經解散了一個基金,把錢全都分了。
其實,分不分紅僅僅取決於錢放在哪裡效率最高。如果你覺得自己拿著比交給老巴效率更高,當然希望分紅,甚至賣掉持股,如果相反,你就應該希望他不分紅,畢竟,分紅還要交稅的。
誰說不分紅就沒有意義?你把錢存銀行後,可以定期取一點使用,也可以從來不取。你不能說不取的話存錢就沒意義。取不取你的資產都增值了。而且巴菲特的股價基本就跟基金差不多,都是在凈值附近,有時候溢價,溢價的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