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交哪個標准合算
繳納檔次越高,領取的養老金也越高。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分為九個檔次,參保人員可按照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150%、200%、250%、300%等檔次,根據本人的經濟承受能力靈活選擇其中任意一個檔次作為繳費基數,然後按比例繳費。有單位的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時,單位會為他繳納20%、職工本人只要承擔8%就行了,其中職工的繳費全部進入了個人賬戶。
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在繳費工資和社平工資相同的情況下,由於繳費基數分別為100%和60%,每個月所領取的基礎養老金相差180元。由此可見,作為靈活就業人員,是交100%基數劃算,還是繳60%基數劃算,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肯定是繳費基數越高、繳費金額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也越多。
㈡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養老金5檔交20年同7檔交15年哪個劃算
靈活就業的人員,交社保養老金。簡單地說,繳納社保費用越高,最後得到的退休工資也越高。連續交五檔20年,退休工資肯定比你7檔交15年的退休工資高。因為退休工資的高低,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第一個因素,是繳納費用的時間長短有關。第二個因素養就是繳納費用的高低,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工資就越高,繳費基數低工資也就低。所以,多交幾年的社保費,退休工資計算一定很高。
㈢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與城鎮企業職工養老襲保險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3)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5擴展閱讀:
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㈣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怎麼計算
㈤ 靈活就業人員社會養老保險補貼標準是多少
2014年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補貼標准:
補貼標准為,養老保險補貼每人每月內200元,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容保障的就業困難人員、被認定為零就業家庭的靈活就業成員補貼標准為每人每月250元;醫療保險補貼每人每月50元。
補貼申報時間每半年一次,上半年申報時間為2014年6月20日至7月20日,下半年申報時間為2014年12月20日至次年1月20日。申報的個人需持《就業失業登記證》原件等材料到社區進行申報並初審,經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審批通過後,補貼資金通過銀行打入個人賬戶。
㈥ 靈活就業人員交養老保險有那些規定
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歲,女50周歲以下。最低累計繳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即可領取養老保險。繳費按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20%,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
㈦ 什麼是靈活就業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指一種保險政策,有一類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針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實施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
到期領取按繳納的數額計算,有生病補償。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上一年當地的平均工資計算,可以分為五檔,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其中一檔繳費基數,再按照繳費比例繳費即可。
一檔:社保平均工資60%
二檔:社保平均工資70%
三檔:社保平均工資80%
四檔:社保平均工資90%
五檔:社保平均工資100%
以上五檔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選擇其中一檔後,再按照養老保險費比例20%繳費即可,其中8%部分存入個人賬戶。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12%。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7)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5擴展閱讀:
企業繳納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區別
早退休,按企業職工已交夠10年保險,剩餘5年不限制繳納方式,可申請50歲退休。而一直交靈活就業養老的人員,必須55歲才能退休。
多拿錢,養老以總共交夠15年,企業養老交夠10年,靈活交5年,總共15年,與靈活就業交夠15年為例。
以2016年為例,養老的最低繳費基數2620.45,在企業多繳納的費用共計為(2620.45*28%-2620.45*20%)*12*10=25156.8元。
另外以50周歲退休每月退休金為700元為例,截至55周歲,退休金總計為700*5*12=42000元。
這樣看來,在企業繳費不但早退休5年,還能多拿42000元-25156.8元=16843.2元。另外退休後,每年上調工資,若每年上調120元,共計上調120*12*5=7200元。所以在企業繳費多拿到16843.2+7200=24043.2元。
㈧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 個人繳納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算
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養老保險是按繳費基數的20%繳納的,其中繳費基數的12%劃入統籌賬戶,繳費基數的8%列入個人賬戶。
以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金額同樣分二部分。一部分是從統籌賬戶中計算,就是基礎養老金;另一部分從個人賬戶中計算,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負擔:企業按本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職工個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一般為8%)。
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全部由自己負擔。
㈨ 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如何繳納劃算
趙本山說: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活著,但錢花完了。
題主年紀輕輕就思考養老問題,值得表揚學習。
沒有單位交社保,意味著連最基本的養老保障都沒有,所以提前規劃養老非常有必要。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2020年全國社保醫保申辦報銷流程!
規劃之前,要注意這幾點:
1、明確目標,心中有數
每個人對退休生活的期望都是不一樣的,首先就要估算一下,以後每個月大概的支出是多少?
比如說,按現在的物價水平,每個月買菜吃飯需要多少錢?休閑娛樂又要多少錢?如果想每年去一次旅遊,又要額外准備多少錢?
這個金額不一定要非常准確,但起碼要心中有數,例如每個月 3000 元左右。
2、考慮通貨膨脹,確保夠用
我們知道,錢是會貶值的,目前國內的通脹率至少在 3% 以上。換句話說,如果保持目前通脹率,現在花 3000 能買到的東西,30 年後需要 7200 元。
通貨膨脹無法准確預測,如果通脹率變得更高,我們退休就需要准備更多的錢。
3、養老金,是一個投資組合
養老金的本質是財務問題,除了社保和商業保險,我們還有各種各樣的投資渠道。
我的建議:
比較務實的做法是分散投資。
先通過保險、國債等,保證最基本的退休金,剩餘的資金可以投資一些高風險資產,以小博大。
因此,養老金規劃其實是一個綜合理財的問題,限於篇幅今天我們只討論自由職業養老保險。
養老是關乎民生的大事,國家一直鼓勵大家參加社保的養老保險。
那如果是自由工作者,沒有單位,自己交養老保險,到底劃不劃算?
1、居民養老,要交多少錢?
社保的養老保險分為 職工養老保險 和 居民養老保險,只要年滿 16 歲,沒有工作的本地人,都可以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這里以深圳為例,看看居民養老怎麼交錢,其他城市都大同小異。
如圖所示:
居民養老的投保門檻非常低,最低每年交 120 元就能參保,而且繳費靈活,保費分為十檔,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我們每年交的錢,都會存入社保為我們開立的個人賬戶。這筆錢平時是不能動的,退休後會逐月發放。
2、居民養老,能領多少錢?
居民養老的領取比較簡單:只要累計繳滿 15 年,到了 60 歲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每個月領多少錢,關乎我們的退休生活品質,我們一起來算算。
深圳的居民養老金分為 2 部分:
舉個例子:40 歲的 A 先生,每年按最高檔 3600 元交保費,一共交了 15 年。
那麼在 60 歲退休後,A 先生每月能領取:360 + 388 = 748 元,每年合計領取:8976 元。
A 先生在 15 年中,總共交了 5.4 萬保費,退休後第 6 年就能回本。如果基礎養老金以後上漲了,回本時間就會更快。
另一方面,由於交得少,自然就領得少,居民養老的作用是有限的。
深圳作為一線城市,退休後每月也只能領幾百塊,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其他地區可能比深圳更少。
除了社保養老,很多人還會考慮買份商業養老年金險,這種保險最大的好處是:穩定,商業養老年金的領取額是可以確定的,不像國家養老保險,可能會受政策影響。
但也要注意,年金險的長期收益率一般不會超過 4%,所以每年領取的金額也不會很多,大家要有一個理性認識。
養老年金保險的產品測評我已經寫過了,在深藍保微信公眾號回復:「年金險」就能看到。
如果你保障型保險還沒配置好,那就不要考慮買年金險。先保障,後理財,才是正確的投保思路。
總結:
養老規劃是一個綜合的理財問題,想過上體面的養老生活,衣食無憂、每年旅遊,光靠國家保險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自己也要做好財務規劃:計算自己的收入,適合的投資自組合,並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