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征地後退休養老金能拿多少
如果你問的是鎮保征地人員退休,只有徵地預繳15年的話,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X20%,另外,一般還有當年增資,標准每年也不一樣。
2. 上海市農村土地徵用後,養老保險政府一次性繳費完成,現在私人企業上班,公司是否可以不繳納養老保險
上海市農村土地徵用後,養老保險政府一次性繳費完成,寶山區及顧村鎮官僚們:那上海市農村土地徵用2003年的文件.十幾年的文件.民眾怎麼辦.請問上海市農村土地徵用2011至2013年的文件有嗎.
3. 我是2003年征地的,一次性交了15年養老金,明年我50周歲了可以退休嗎我現在是農轉非戶口了上海
你是女性的話已交十五年社保,到明年滿50周歲就可以正常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退休金了,明年還是按現在的退休年齡辦退休手續,要到2022年開始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了
4. 我是上海郊區征地戶口,我知道征地的單位可以不給我交養老金,但失業金也可以不交,嗎
上海的單位必須給勞動者交社保,這就是上海人的驕傲!不交一告一個准,連外地人都會保護自己,有單位用人協議嗎,要拿那個去社保局去告!
征地給你交了一份鎮保,單位給你交一份城保(單位交20%,個人交8%),城保也如果交了15年,你就享受兩份社保,一份鎮保,一份城保。我的上海郊區的同學都是有兩份社保的。一份城保,一份鎮保。以後也是享受兩份的!
現在上海郊區人真是命好!好多都天天在家打麻將!作為外地大學生好羨慕你們!
5. 上海郊區征地工一次繳納了15年養老金,公司繳納養老金辦法
員工因家裡征地已經由相關方一次性繳納15年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可以不為該員工繳納養老保險,但是醫保、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仍然必須繳納。
6. 目前上海市有哪幾種基本養老保險模式請說出其中一種覆蓋了哪些人群
目前上海的社保體系主要有:
1、城保,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主要針對在職職工(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
2、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針對本市無業無保障的城鎮居民;
3、新農保和新農合,針對本市無業無保障的農村居民;
4、鎮保,包括養老和醫療保險,主要針對本市征地人員、鄉村醫生、片林人員的一次性繳費。
7. 政府對南京征地養老保險轉入上海社保有什麼政策,法規在哪裡可以查詢
如果你在上海首次參保時,男性年齡不超過50周歲、女性不超過40周歲,那麼可以將南京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轉移到上海。如果你不確定會在上海長期定居,建議你先不要轉移,等確定了長期工作地後再轉移也不遲。
如果要轉移,帶著身份證先到南京原參保地的社保部門申請跨省轉移,當地的相關部門會給你出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繳費憑證,然後你再帶著繳費憑證和身份證到上海參保地的區縣社保中心和醫保中心分別申請跨省轉入。
8. 05年上海征地一次性繳納小城鎮15年的養老金總額是多少
不要說是十幾年前的事,即是現在也不會有外人知道。自己到當地社保局咨詢去吧。
9. 上海市征地退休金鎮保
答:
上海一次性徵地:就是以土地換保障。女性年滿45周歲及男性年滿55周歲,未到退休年齡的,可以領取生活費至退休年齡。
附:
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上海市被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委、辦、局、街道辦事處,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管委會:
為規范徵用地行為,落實被徵用地農業人員(以下簡稱「被征地人員」)的社會保障,促進其就業,維護被征地人員的合法權益,現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的通知》(滬府發〔2003〕65號)和《關於印發<上海市被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農業人員就業和社會保障管理辦法>的通知》(滬府發〔2003〕66號)精神,結合本區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管理部門
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是本區被征地人員就業和保障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區農委、房地、公安、醫保、民政、規劃等行政管理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協同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二、試用范圍
需按規定落實就業和保障的被征地人員,應當是被征地范圍內具有本區常駐農業戶籍且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員,包括現役軍人。
三、需落實就業和保障的被征地人員分類
1、男性年滿16周歲不滿55周歲、女性年滿16歲不滿45周歲具有從事正常生產勞動能力的勞動力。
2、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的養老人員。
3、經市勞動能力堅定委員會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征地人員為征地養老人員。
4、經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征地人員,經本人申請,鎮級政府同意,可選擇征地養老。
四、征地勞動力參加「鎮保」的有關規定
1、徵用地單位(含征地安置責任單位)為征地勞動力一次性繳納15年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計算方式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乘60%乘22%(不含失業保險)乘15年。以2002年基數測算,所需資金為每人38562元。此項繳費標准今後每年按本是有關規定相應調整。
2、徵用地單位為征地勞動力一次性繳納補充社會保險金。補充社會保險金包括補充養老金、補充醫療保險金、被征地人員生活補貼費。其中:補充老嚴進24282元、補充醫療保險金8100元、被征地人員生活補貼費6960元,合計為39342元。
3、已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或仍選擇就讀的在校學生,徵用地單位應為其一次性繳納15年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不享受其他徵用地待遇。
4、農業戶籍仍在被征地單位、正在服刑或勞教的征地出勞人員,徵用地單位應為其一次性繳納15年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以及補充養老金。補充醫療保險金,不繳納被征地人員生活補貼費。
5、征地勞動力中,已參加城保且原工齡加繳費年限已符合退休條件的人員,本人可以申請不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經所在地鎮級政府同意,由征地單位與其簽訂協議,經公正機構公證後,按協議領取一次性安置補助費,標准為18個月的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五、征地養老人員選擇參加「鎮保」的有關規定
男性年滿55周歲不滿6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不滿55周歲符合征地養老條件的人員,可按規定選擇參加鎮保或享受征地養老待遇。如選擇鎮保的,應在《被征地人員辦理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通知》下達之日起十日內由本人作出書面選擇,超過規定時間的,由征地單位按征地養老人員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其選擇「鎮保」的參保辦法為:
1、徵用地單位為上述征地人員一次性繳納15年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38562元。
2、徵用地單位為上述征地人員一次性繳納補充社會保險金,其中:
補充養老金:(女性實際年齡-45周歲)×12個月×270元/月+24282元;(男性實際年齡-55周歲)×12個月×270元/月+24282元。
補充醫療保險金:(女性實際年齡-45周歲)×12個月×90元/月+8100元;(男性實際年齡-55周歲)×12個月×90元/月+8100元。
生活補貼費:(女性為55周歲-實際年齡)×12個月×450元/月;(男性為60周歲-實際年齡)×12個月+450元/月。
六、征地養老人員的管理
征地養老費由征地單位統一向區征地養老服務所一次性繳納,新征地養老人員由區征地養老服務所統一管理。
征地養老人員在享受征地養老待遇時,同時享受城鎮社會保險待遇或精簡回鄉老職工生活費的,由本人選擇其中一項享受。
七、相關手續
各鎮級政府應及時提供被征地人員的總數、姓名、性別、年齡等情況,並講被征地人員的人數及落實就業和保障的方案保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及時向市勞動和社會保證局申請辦理。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發《被征地人員辦理就業和社會保障的通知》後,由鎮級勝負為征地人員辦理戶籍「農轉非」和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等相關手續,並落實促進就業的責任體系,創造條件推薦征地勞動力就業。八、實施日期
本意見自2003年10月20日起實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