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西安,退休後每個月能領多少養老金
很多具體數據抄不確定襲,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拿多少基本養老金。
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金的計算,涉及繳費年限、繳費工資指數、個人賬戶儲存額、退休年齡、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等諸多因素,很多具體數據不確定,是無法計算當事人退休可以領取多少基本養老金的。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Ⅱ 社保交了15年,2015退休金多少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版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權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Ⅲ 我是2015年5月退休中人,能拿多少養老金
「中人」的問題主要是50-70後的問題,因為他們很多人長期不需要交納社保,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的人,雙軌制的破冰,設置了十年過渡期,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而在銜接和過渡過程中具體發放方法如下: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關於「中人」的過渡。全國實行統一的過渡辦法。對於2014年10月1日前(簡稱改革前,下同)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
即: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於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次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執行新辦法。
N
老辦法待遇計發標准=(A*M+B+C)*∏(1+Gn-1)
N=2015
A: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基本工資標准;
B:2014年9月工作人員本人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等對應的退休補貼標准;
C:按照國辦發[2015]3號文件規定相應增加的退休費標准;
M:工作人員退休時工作年限對應的老辦法計發比例;
Gn-1:參考第n-1年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等因素確定的工資增長率,n∈[2015,N],且G2014=0;
N:過渡期內退休人員的退休年度,N∈[2015,2024]。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的,其退休年度視同為2015年。
新辦法待遇計發標准=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其中,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經+個人賬戶養老金。 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經=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各地根據測算形成與機關事業單位職務職級(技術等級)和工作年限相對應的視同繳費指數(樣表詳見附件),工作人員退休時,根據本人退休時的職務職級(技術職稱)和工作年限等確定本事視同繳費指數。
實際平均繳費指數=(Xn/Cn-1 + Xn-1/Cn-2 + ...... + X2016/C2015 + X2015/C2014 + X2014/C2013)/N實繳;
Xn、Xn-1、... X2014為參保人員退休當年至2014年相應年度本人各月繳費工資基數之和,Cn-1、Cn-2、... C2013為參保人員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應年度當地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N實繳為參保人員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年限。
2.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過度系數。 其中,過渡系數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地區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過渡系數保持一致。視同繳費指數由各省級地區統一確定。
3.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計發月數。 其中,計發月數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
4.職業年金計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3)西安2015年退休基礎養老金是多少擴展閱讀:
養老金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退休(退職)以及《市基本養老保障辦法》規定的各類待遇的城鄉居民,符合以下條件,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1、本政策施行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退休(退職)以及《市基本養老保障辦法》規定的各類待遇的城鄉居民,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2、本政策施行時,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按年繳費養老保險的;
3、本政策施行時,距領取年齡15年以上的,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
Ⅳ 西安市今年的最低退休金應該是多少
養老金沒有最低標准一說。
養老金的標准,是根據每個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繳專費金額等計算下來的,屬計算出來多少就是多少,不會有你所說的「這個標准應該是2009年」這種說法。
每個人的參保情況都不是相同的,所以養老金就有高有低。但高低均取決於個人。
Ⅳ 西安市養老保險交15年領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保險交滿15年可以領多少錢?(實例)
廣州從2015年7月1日起調整2015社保年度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上下限,2014年廣東省及廣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分別為4986元和6187元。
由於延長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主要影響的是自由職業者,小編就以這個群體的情況做演算。丁叮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今年25歲,和單位職工不一樣,丁叮不僅需要承擔個人繳費的部分,還需要自己承擔原本由單位負責的部分,不過費率和私企一致(12%),所以丁叮每個月繳納的是個人工資的20%,相對來說,繳費負擔比在職員工要高。
不過,丁叮可以在廣東省社平工資的60%~300%之間,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自由選擇。假設丁叮以全省社平工資4986元的60%為繳費基數,個人繳納20%,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繳費30年,假設他60歲退休領取養老金。
另一方面,根據廣東統計局今年年初公布的資料顯示,廣東人預壽命為77歲,那假設60歲退休的話,還可以領退休金約17年,那以此推算,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時長為:17×12個月=204個月。
繳費年限15年月領養老金908.24元
個人繳費:4986×0.6×20%×12×15=107697.6元
Ⅵ 西安市2015年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加多少
陝西省2015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已經公布,對於個人來說,需要對應自身情況和文件進行計算方可
陝西省文件內容如下,請參考
陝西省人社廳財政廳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陝人社發〔2015〕18號
來源:養老保險處日期:2015-3-26
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楊凌示範區人事勞動局、財政局,西咸新區管委會辦公室、財政局,韓城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級各有關廳、局,中央駐陝各有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5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6號)等文件規定精神,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同意並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對2014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含退職人員,不含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本人原工資100%退休金待遇的老工人,下同)的基本養老金(含退職生活費,下同)水平進行調整提高,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2014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企業退休人員,按以下辦法調整:
(一)193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1935年1月1日至1939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05元;1940年1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90元;194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76元。
(二)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按整年計算後,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三)以本人調整前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
以上三款依次執行。
二、2015年調整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低於所在市(原行業統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後平均水平的,予以補足。
三、本次調整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原渠道解決。
四、本通知從2015年1月1日起執行。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陝西省財政廳
2015年3月20日
Ⅶ 西安市居民社保每年交2000元15年後退休每月能領多少錢
為215.8元。
依據《西安市雁塔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參保人員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130元。依據上級政策,適時調整該標准。當前基礎養老金標准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每人每月55元,省財政承擔每人每月5元,市財政承擔每人每月30元,區財政承擔每人每月4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標准=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139。
(7)西安2015年退休基礎養老金是多少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要求規定:
1、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2、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
3、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超過當地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