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農村戶口,55歲,可以續交養老保險嗎
你是農村戶口,55歲,當然可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了,只要你的養老保險沒有買滿15年,都可以繼續繳納的
2. 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養老保險
農民工也將有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了
日期:2007-11-26揚州新聞網瀏覽次數:次
大病一場,全家遭殃,看病難看病貴曾經是很多農民的一塊心病。2003年全國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短短4年,各地參加合作醫療的人口達到了7.2億。不過,對很多外出打工的務工人員來說,雖然在老家有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但並不能在外地給他們提供醫療保障,出門在外一旦有個三長兩短,他們又該怎麼辦呢?
據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擬定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這一養老保險辦法將於年內啟動。
門診有望列入勞務工醫保范圍
2006年,深圳市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頒布實施《深圳市勞務工醫療保險暫行辦法》。《辦法》規定,深圳所有企業及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務工均可參加勞務工醫療保險。而相對於過去外來務工人員只能投保大病的住院醫療保險,如今的勞務工醫療保險的門檻變低了,覆蓋面更廣了。
早在幾年前,深圳市的住院醫療保險就覆蓋了非戶籍人口,外來務工人員也能參加,不過,在操作過程中,他們發現深圳的外來務工人員普遍比較年輕,實際患病住院率只有千分之幾,每個月30元的住院醫療保險,對月收入幾百元的外來打工者來說,並不劃算。為了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務工個人參保的積極性,深圳市開始嘗試把門診也列入勞務工醫保范圍。
目前,深圳市勞務工醫療保險的門診報銷比例從原試行辦法的74.42%調整到了79.1%,住院報銷比例則從原來的35.28%調整到了62.81%,慢性腎功能衰竭等部分慢性病的門診費用,均可報銷50%。而可報銷的門診葯品目錄及住院葯品目錄都較以前有所增加。所以「便宜」「方便」成了外來務工人員對勞務工醫療保險最樸素、最真實的評價。
去年國務院在五號文件里明確提出了一個針對那些有勞動關系,但是流動性非常強這樣一些農民工醫療保障的辦法,簡要說就是這么幾個字叫做「低門檻,保大病,保當期,僱主繳費」,先解決大病問題,在有條件的地方,再建立門診的保障措施。
把外來務工者納入工傷保險
通過建立外來務工人員醫療保險,為進城打工者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不過,這些外來務工人員背井離鄉,他們擔心的不僅僅是疾病,各種意想不到的工傷,也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就把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工傷問題,列入了重要內容,各地也開始把他們納入到工傷保險的范圍中來。
北京市勞動局工傷保險處調研員石瑛說,從2006年12月11日,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北京市建委聯合下發《關於做好北京市建築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的通知》,將整個工程期間施工的所有需繳納的外來務工人員工傷保險費,由建設項目總承包單位在開工前一次性繳納到區縣社保經辦機構。而在出台這項措施以前,據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調查,建築業農民工約有9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人數僅為21.8萬人。
目前為了保證北京市建築業所有外來務工人員都參加到工傷保險中來,北京市建委已將參加工傷保險作為建築企業獲得施工許可證的必備要件。
關鍵要解決養老保險的流動問題
把外來務工者納入工傷保險,解除了很多農民進城打工的後顧之憂。不過,在很多方面他們畢竟與城市居民有些不一樣,
他們居住地點、工作單位的流動性比較大,而且往往會跨越不同的省份,這給保險的收繳、管理和發放都帶來了不少難題。深圳市在推行外來務工人員養老保險的時候,就遇到了不少打工者提前退保。這是為什麼呢?
外來務工人員由於跨地區的流動,只好退掉了自己積累的養老保險,然而根據深圳市目前的規定,外來務工人員必須在深圳累積繳滿15年的養老保險,將來才可以在深圳辦理退休並在退休後每月享受到養老保險待遇,所以一旦現在退了保,繳費年限達不到要求,就意味著他們失去了這份保障。
在社保基金管理局,養老處副處長李勇表示,深圳市從1987年3月開始允許非戶籍人員在深圳參加養老保險,經過15年以後,也就是2003年3月以後,就逐步的有外來務工人員在深圳開始享受養老待遇,但是到目前為止,這個人數僅有100多人。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表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經研究初步擬定了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准備進一步修改完善後上報國務院審批。這一辦法,有望給外來務工人員設定專門的繳費比例和轉移辦法。
觀察
社會保障一個都不能少
絕大多數進城務工者本來是靠種地為生的農民,他們到了城裡之後,變成了拿工資的工人。可是,在社會身份上,他們仍然只是一群離開了土地的農民。這種尷尬一度把不少務工人員排擠到了社會保障范圍之外,他們隻身在城市裡闖盪,醫療、工傷、養老這些最基本的保障,對他們只是天方夜譚。
最近幾年,城鎮和農村的醫療、養老制度逐步得以完善,但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數量龐大的務工人員如何獲得基本保障卻凸顯了出來。生病受傷怎麼辦?老了之後誰來養?現有的社會保障體系,無論是城鎮的還是農村的,都與他們的實際需求存在一些距離,如果生搬硬套,這些務工者仍然會處於社會保障的死角。
深圳北京等地在擴大外來務工者的保險上,嘗試了不少新辦法。不過,和人數上億的務工人員總量比,現在還有不少打工者還沒有享受到社保的實惠,而現有的嘗試也都才剛剛起步,有一些還沒有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嚴格確立,如何破除部門、地域限制,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統一網路更是一個難題。給這些務工者撐起的保護傘,不應該是把中看不中用的花紙傘,怎麼讓這把保護傘真正遮風擋雨,政府還有不少事情要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2019年農村戶口,55歲,可以補繳職工養老嗎
可以是可以,但一定要交夠15年才能領退休金,你這交完到70歲了不合算,您去咨詢一下您當地人才服務中心看職工養老保險一次性交清的那種,到60歲可以領退休金!
4. 55周歲以上無社保的農村(或城鎮)老人養老問題,怎麼解決55歲以後可以辦理相關的養老保險嗎
直接由國家每月補助55元,生活困難的可以申請低保
5. 農村人55歲上什麼養老保險-
可以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前者年繳費數千至上萬元,累計繳費回滿15年就可以答申請退休(屆時當事人70周歲),辦理完退休手續的次月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這個是在當地社保機構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後者年繳費100至數千元,根據提問者的狀況可以在滿60周歲時開始領取。
當然後者養老金相對比較低
6. 農村戶口55歲老人在企業打工, 能不能買職工養老保險,怎麼辦理
目前,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齡還沒有統一,各地也存在差異。就籠統的以退休年齡來講吧,一般來說退休年齡前都可以由所在企業辦理社會保險參保的,不存在農村戶籍還是城鎮戶籍人員,但是如果離職後那就不好講了。現在一些地方也開始農村養老保險啦,不知道農村戶籍的可否選擇參加城鎮或者農村的,這個不好講。看現在的情況來說,一些地方統一將農村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並,統一為所在戶口市的居民養老保險統一參保。所以,像你的情況,最好再問下所在地的社保部門,現在各地政策還是存在差異的。
7. 農村55歲可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嗎
1、根據社會保險法,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現行制度中稱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繳費不足十五年的人員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2、根據社會保險法的上述規定,也可以購買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53歲時的男性可以買社會保險的,男性工人可以繳費2年後到55歲法定年齡退休。但是還要補交13年的養老保險,才能拿到退休金。
女性工人在50歲就到達法定退休年齡,53歲是不能讓買社會保險的。
53歲的女性幹部和53歲的幹部男性,都可以購買社會保險,購買方法和53歲的男性工人一樣,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要補齊15年繳費,才可以發放退休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我是農村戶口進城務工,企業給交養老保險如果幾年後或幾個月辭職後自己交待遇和其他職工一樣嗎
如果辭職後自己搞個體經營是可以拿工商執照參加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的
繳費和待遇都更職工不一樣了
職工有單位給交的部分啊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你能找到企業掛靠
然後自己交所以的錢(包括企業應該給你交的部分)
到退休應該是跟其他職工一樣的
如果回家務農
以後可以只能轉到新農保
待遇當然只能在新農保的范圍內來執行
9. 農村戶口在城市買保險到55歲後按城市領養養老保險還是按農村領養
你參加什麼保險,就按照什麼保險辦理退休,沒有農村或者城市的區別,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辦理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