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門向居民派發紅包多少錢啊
永久性居民每人將獲得8000元現金(澳門元,下同),非永久性居民每人4800元。除了現金之外,符合資格的居民還將收到12個禮包:一是養老金從每月2000元增長到3000元;二是向每位居民中央儲蓄戶口(類似內地社保賬戶)額外注資6000元;三是將每年一次的敬老金調升至6600元;四是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援助,短期食物補助計劃將由6周延長至8周;……七是對符合資格全職低收入受僱人士每月補貼至4400元;……十一是繼續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派發醫療券,並將金額由500元調升至600元;十二是繼續實施住宅單位電費補貼,每一居住單位每月200元。
2. 香港和澳門的經濟那個好
還是香港吧,畢竟是中國的華爾街,澳門的話都是賭場在帶動的。
3. 伴聚個人消費養老保險合法嗎
是真的啊,用伴聚app在京東天貓等等商城購物直接就能直接看到養老金額,在北京中信公證處官網也能查的到的
4. 敬老紅包的發展歷程
2005年,特區政府首次發放「敬老金」1200澳門元給年滿65歲或以上的老人。
2006年和2007年發放標准在分別升至1500澳門元和1800澳門元。
2008年特區政府,兩次分別發放1800澳門元。
2009年一次性提升至5000澳門元標准。
5.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第一條 為切實保障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以下簡稱參保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動,保證參保人員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跨省)流動並在城鎮就業時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順暢轉移接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所有人員,包括農民工。已經按國家規定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再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第三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由原參保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社保經辦機構)開具參保繳費憑證,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應隨同轉移到新參保地。參保人員達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的,其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含本息,下同)累計計算;未達到待遇領取年齡前,不得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並辦理退保手續;其中出國定居和到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定居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後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第五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參保人員返回戶籍所在地(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下同)就業參保的,戶籍所在地的相關社保經辦機構應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
(二)參保人員未返回戶籍所在地就業參保的,由新參保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為其及時辦理轉移接續手續。但對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應在原參保地繼續保留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同時在新參保地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記錄單位和個人全部繳費。參保人員再次跨省流動就業或在新參保地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將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中的全部繳費本息,轉移歸集到原參保地或待遇領取地。
(三)參保人員經縣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准調動,且與調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不受以上年齡規定限制,應在調入地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第六條 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第七條 參保人員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後,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按照《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的規定,以本人各年度繳費工資、繳費年限和待遇領取地對應的各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其基本養老金。
第八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的,按下列程序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
(一)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二)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三)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四)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第九條 農民工中斷就業或返鄉沒有繼續繳費的,由原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保留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保存其全部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繼續按規定計息。農民工返回城鎮就業並繼續參保繳費的,無論其回到原參保地就業還是到其他城鎮就業,均按前述規定累計計算其繳費年限,合並計算其個人賬戶儲存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與城鎮職工同樣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農民工不再返回城鎮就業的,其在城鎮參保繳費記錄及個人賬戶全部有效,並根據農民工的實際情況,或在其達到規定領取條件時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或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農民工在城鎮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在農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銜接政策,另行研究制定。
第十條 建立全國縣級以上社保經辦機構聯系方式信息庫,並向社會公布,方便參保人員查詢參保繳費情況,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手續。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發行全國通用的社會保障卡,為參保人員查詢參保繳費信息提供便捷有效的技術服務。
第十一條 各地已制定的跨省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相關政策與本辦法規定不符的,以本辦法規定為准。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由各省級人民政府參照本辦法制定,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第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繳費年限,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包括視同繳費年限。
6. 67歲才申請澳門敬老金之前的可不可以補回
沒有補回這樣的呀。那你65為什麼不去申請?? 不申請即默認不需要了
7. 離休老幹部待遇問題
離休幹部待遇最新規定2017年
。此次調整包括兩個部分:基本離休(養老)金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一、增加離休幹部離休金
根據文件規定,從2016年7月1日起,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離休幹部每月按下列標准增加離休費:廳局級正職900,廳局級副職750,縣處級正職600,縣處級副職500,鄉科級及以下400元;專業技術人員,教授及相當職務82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580元,講師(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400元。
二、增加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
(一)根據文件規定,從2016年7月1日起,給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簡稱建國前老工人),每人每月按400元的標准增加基本養老金。
(二)根據兵團文件規定,從2015年1月1日起,按艱苦邊遠地區類別調整符合原勞動人事部勞人險〔1983〕3號文件,退休後照發本人原標准工資的老工人(簡稱建國前老工人)基本養老金。
此次調整,建國前老工人按當地機關事業退休高級工標准增加。其中,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39元,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72元,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123元,五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289元,六類地區每人每月增加510元。
增加離休幹部離休金及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養老金體現了兵團黨委對離休幹部及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的關懷,此項工作將在12月底前全部調整及補發到位。
(1)凡就地安置並歸原單位管理的離休、退休幹部中的黨員,原單位的黨組織要負責將他們編入支部,定期過黨的組織生活。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單獨建立離休、退休幹部黨支部或干休所支部。有的居住地離原單位較遠,黨組織可根據情況,將他們另編黨小組或支部,由黨委指派專人負責聯系;也可與居住地的街道黨委聯系,平時在街道參加一定的社會活動,定期回原單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2)就地安置的退休工人黨員和退職幹部,可仍在街道(或農村大隊)的黨組織,由街道(或農村大隊)的黨組織負責組織他們參加黨的組織生活;(3)易地安置的黨員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其黨的組織關系應轉出,由接受安置地區的黨組織負責安排和組織他們過黨的組織生活;(4)離休、退休、退職黨員同志,因看病、探望子女和親屬,出外時間較長的(比如六個月以上),所在單位的黨組織應負責給他們開寫黨員證明信件,所到單位(或地區)的黨組織應接受並安排其參加黨的組織生活;(5)對於那些年老多病,行動不便的黨員離退休幹部,不要勉強地要求他們參加會議活動,黨委、支部或小組要滿腔熱情地予以關心和照顧,應指定黨員負責進行聯系,向他們傳達黨內文件的精神,並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6)離休、退休、退職黨員較多的地區或單位,為使這些黨員及時看到文件或聽到文件的傳達,各地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發一部分文件,作為專用,由專人負責保管;(7)安排黨員離退休幹部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照顧他們的身體情況,不宜過多,
安排離休、退休、退職黨員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注意什麼問題?
答:安排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的組織生活和社會活動,要照顧他們的身體情況,不宜過多。
各地還可根據本地、本部門的實際情況,以既便於管理,又便於離休、退休、退職的黨員同志參加組織生活為原則,參照上述精神,擬定相應的規定。中組發〔1981〕17號
對組織離休幹部參觀工農業建設項目活動有何規定?
答:一、為了照顧老幹部的身體情況和減少交通壓力,參觀活動以就地、就近為主,原則上限於在本省、市、自治區范圍內進行。
二、跨省、市、自治區參觀,應從嚴掌握,經省、市、自治區批准,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省、市、自治區老幹部(人事)部門統一組織,並應事先徵得參觀地區或部門的意見。
參觀人數,每次一般以不超過30人為宜(含工作人員)。參觀時間,每次15-20天。
三、在參觀過程中,要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以身作則,為人表率,不要影響當地工作,不要講排場,不要接受禮物,不要接受宴請。
四、接待參觀單位,要積極提供,保證參觀順利進行。不要組織歡迎,不要張貼標語,也不要安排黨政負責人迎送或會見活動。
五、參觀經費,按現行旅差費標准辦理,由發放工資單位列報。勞人老〔1983〕18號
對節日期間慰問老幹部有何具體要求?
答:在春節期間做好慰問老幹部的工作,對於發揚我黨關心愛護老幹部的光榮傳統和中華民族敬老尊賢的美德,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提出如下幾點意見:
①黨委要重視,黨政主要領導幹部親自參加走訪慰問和召開座談會,各級組織部要協同有關部門,認真負責地做好慰問活動的組織工作。要扎扎實實,講求實效。
②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慰問活動,重點慰問那些已退居二、三線和正在養病治療的老幹部,以及老幹部遺屬。各級領導幹部可以組成慰問組,到老幹部家裡、干休所、醫院和療養院走訪看望;可以召開老幹部座談會;還可以舉辦老紅軍、老幹部講傳統報告會,對廣大青年進行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理想的教育。無論開展什麼形式的活動,都要堅持勤儉節約的原則,嚴禁鋪張浪費。
③各級領導同志和負責老幹部工作的領導同志,在慰問活動中,要主動徵求、虛心聽取老幹部的意見,要認真研究,採取措施,加以改進。對老幹部反映的實際困難,能夠解決的應及時解決。
④要大力表彰老幹部在新的歷史時期中,積極「薦賢舉能」,落實「三位一體」任務、模範執行黨內政治生活准則等方面的先進事跡。勉勵他們發揚黨的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8. 澳門居民65歲可以享受什麼待遇
居住滿7年就自動成為永久居民,去年非永久居民現金分享計劃獲發5400,永久居民9000,移民到澳門對大陸生活沒有影響
9. 回歸20年,珠海要給澳門居民一份禮物:3800套限價房
作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後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珠海橫琴新區,自2009年12月16日掛牌成立已走過十個年頭。橫琴新區的發展與澳門人息息相關,其承擔著服務「一國兩制」與「服務澳門」的使命。
丨擬為澳門提供3800套限價房
12月16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橫琴新區十周年」新聞發布會,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楊川在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在橫琴注冊的澳門企業已從十年前的5家發展到2157家。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澳門新街坊」項目即將啟動土地出讓程序,將可為澳門居民限價提供3800套住房。不過相關細節仍待珠澳雙方協商確定。
據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查詢一些房地產交易網站,橫琴地區12月房價約為36484元/平方米,高於整個珠海的21508元/平方米。
丨橫琴為澳門發展提供土地
據南方日報,在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上,橫琴新區始終致力於為澳門提供發展空間。2009年橫琴新區設立時,可出讓的經營性產業用地面積為11.12平方公里,而當前,橫琴對澳門企業供地佔比約57%,再加上1.089平方公里的澳門大學供地,橫琴對澳門項目的供地佔比超過61%。在此基礎上,近期,橫琴又計劃新增1平方公里土地支持澳門建設產學研一體化國際研究院。
楊川透露,截至16日當天,在橫琴注冊的澳門企業從十年前的5家發展到2157家,澳資企業累計在橫琴的投資總額188.33億美元,主要分布在租賃、商務服務、批發零售、科研和技術服務等行業。尤其是今年,新增注冊的澳資企業就達745家,比前九年累計數增長了52.7%。
楊川表示,目前澳門居民在橫琴購置各類物業超過6000套,占橫琴物業銷售總數三分一,目前常住橫琴的澳門居民達406人,其中參加珠海基本醫療保險試點人數已達370人,今年以來澳門居民在橫琴醫院就診人數超過10000人次,累計跨境通勤交通服務運送跨境客流9.6萬人次,落實「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發放補貼人民幣1.54億元,令澳門居民跨境生活進一步便利化。楊川指,在公共服務和民生方面,橫琴和澳門合作的空間非常大。
丨澳門百姓生活水平較高
2018年,珠海市GDP為2914.72億元,人均GDP達到16.77萬元,超越廣州,成為廣東省內人均GDP第二高的城市。2019年上半年,珠海城鄉居民收入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8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0%。
與珠海隔海相望的澳門特別行政區2018年GDP達到5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13億元),人均GDP更是達到8.64萬美元,高居世界第二。
「澳門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是比較高的。」 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算了一筆賬:在澳門,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享有以下福利——每月養老金3630澳門元,每年敬老金9000澳門元、現金分享10000澳門元、公積金7000澳門元、養老補貼3630澳門元,算下來平均每月可達6099澳門元(約5324元人民幣)。
回歸祖國20年來,澳門百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開數據顯示,從1999年至2018年,澳門失業率從6.3%降至1.8%,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從4920澳門元增至16000澳門元(約14000元人民幣)。通過現金分享計劃,澳門永久居民每年領取的政府「派錢」,從2008年的5000澳門元增長到2019年的10000澳門元。
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回歸以來澳門特區善治研究》報告指出,八成以上的澳門公立醫院病人享有免費專科診治和康復護理,澳門人均壽命83.4歲,全球排名第二;澳門是中國首個實施15年免費教育的地區,教育公平位居世界前列。此外,澳門的經濟房屋數量近8年上升了51%,一人家庭最低維生指數調升至4230澳門元,較2000年累計調升了225.3%。
據《中國經濟周刊》,今年53歲的陳先生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他表示,20年前的澳門和今天的澳門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那個時候澳門的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企,治安情況嚴重惡化。自回歸後,特區政府注重民生問題,提倡「發展成果共享」。現在每年除了薪資,他還能額外獲得近3萬澳門元的補貼,包括水電費補貼、醫療券、子女學慣用品、書本津貼等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經濟周刊、觀察者網、南方日報等)
10. 敬老紅包的介紹
敬老紅包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為體現對長者的關懷及弘揚敬老美德,而對長者發放的資助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