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看自己的繳費檔次了,交最低一年一百那種肯定拿不了多少錢的,我們這邊好像一個月是一百多還是兩百多。如果按最高檔位去交的那就比較多了
『貳』 2019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保險金有什麼規定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的范圍和對象是:城鎮(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凡年滿16周歲以上的城鎮(農村)居民、沒有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鎮(農村)沒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人員都可以參加城鎮居民或者農村村民養老保險。
『叄』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你好,你說的這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屬於社保知識范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一些收入較低,不能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提供了參加養老保險的途徑。平時所說的居民養老金指的就是居民養老保險。希望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如想進一步了解可以看五險一金手冊,謝謝。
『肆』 居民基礎養老金怎麼計算
按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個人繳費分為每年100元至1000元10個檔次,政府補助不低於30元。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標准各地可根據當地財力調整。
按現在政策養老金待遇: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再加個人賬戶資金(個人繳費、政府補助、利息)/139個月。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負擔,退休後的養老金多少主要取決於1.個人繳費多少。2..政府補助多少,由省、市、縣三級財政負擔,各省的補助標准不一樣。3.你繳費的年限。
『伍』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如何確定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准確定如下:
1、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基礎養老金由中央和地方確定標准並全額支付給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根據省規定和我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財力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我市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居民予以適當傾斜。
2、按照省里統一部署,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每5年至少調整1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適時提出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調整方案,報請市委和市政府確定;由縣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提出方案,報請同級黨委和政府確定。
3、鼓勵引導居民早參保、長繳費、不斷保,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後(不含補繳年限),每多繳一年,在領取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時,每月加發3元基礎養老金。
4、執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財政廳統一設定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檔次規定;全市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對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保留現行最低繳費檔次標准。
5、根據現行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檔次,對選擇300元及以下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500元、6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60元;對選擇800元至10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100元。
對選擇1500元至2000元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150元;對選擇2500元及以上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每人每年200元。以上所需補貼資金由縣(市、區)政府承擔。鼓勵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繳費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加大資助。
(5)襄陽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政策出台的影響:
1、這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取得如此大的進步,關鍵在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人民群眾的熱情支持。
2、完善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要求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提出了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國實際的制度機制,才能把社會保障網織密;只有將制度機制的作用發揮好,才能兜得住底線。
三、確定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發展方向。出台這一政策,使廣大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有了遵循、有了指引、有了方向。各級黨委、政府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聊城人民政府-政策解讀
『陸』 湖北襄陽養老保險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五險一金最低繳費標准計算公式:五險一金最低基數*五險一金最低繳納比例。
根據我國現行相關規定,社保繳費以上一年平均工資的60%至300%為繳納基數。這意味著社會平均工資增加,繳費基數也會隨之上浮。
其中,社保繳費基數是一道坎,一般而言,它有兩個標准,最高標准與最低標准。如果一個人的工資是在最高和最低標准之間,則按照自己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資乘以繳費率來繳費;倘若一個人的工資大於最高標准,則按照最高標准來繳費,多出部分不繳錢;更關鍵的是,如果一個人的工資是低於最低標準的,那麼得按照最低標准來繳錢。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一般都是以平均工資為標準的,這樣做的依據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管理暫行辦法》(勞辦發[1997]116號)。該辦法規定,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以平均工資為參考的基數對於單位繳費同樣意義重大。盡管根據有關文件,企業要繳納的社保費用是以企業工資總額的20%來做計算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以個人賬戶的辦法來約束企業,要求企業繳納的時候,同樣參考最高和最低基數標准。除了養老保險這個重頭戲之外,多地的醫保、失業等其他四保也是以這個基數為參考標准。
另外,按照規定,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每年調整一次,公積金繳存基數不得低於最低月工資標准,最高不超過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人均工資的3倍。
而五險一金繳納比例是「因地而異」的,一般來說,五險一金最低繳納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
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9%+1%,個人繳納比例2%+3;
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繳納比例0.2%(備註:農業戶口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公積金:單位繳納比例12%,個人繳納比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