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金為什麼會出現空賬
簡單來地講,國家拿我們自繳的錢先花掉了。。。。。
我們繳的錢應當進入個人賬戶,然後由國家投資理財,以備今後養老時使用。但問題是,現在代際贍養,搞成現收現付,當期收入就變成當期支出的,國家沒有把我們的錢做成實賬,也沒有進行保值增值活動,通俗地說,國家在拿年輕人的錢養老年人。不公平。
❷ 養老金空賬的介紹
所謂養老金的空帳問題或者是缺口的問題,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統賬結合的方式。2012年,中國養老金空賬達到24859億元。
❸ 老人的自殺率逐年提升究竟是怎麼了
老齡化是世界各國不可避免的問題。
老齡化不僅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是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老年人自殺率逐年上升。
那麼,什麼是養老金?
簡言之,養老意味著我們老了以後,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我們需要錢的時候有錢花,生病的時候有錢治病。夠了。
但這些都不是完全靠社會保障解決的,只能靠商業保險解決。
疾病可以通過醫療保險解決,經濟來源可以通過商業養老保險解決。
但每一種保險都需要提前准備。當你年輕的時候,你需要為退休和健康做准備。只有當你年老多病時,你才不必擔心生存困難或疾病。你也可以有時間有錢出去看看世界,緩解情緒孤獨的問題。
當我們不老的時候,我們無法想像等老,靠國家、孩子和社會養老。因為所有的外力都有不確定的因素和風險,只有依靠自己並通過保險提前做好養老計劃才是最可靠的。
❹ 2017年重慶養老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17年重慶養老金繳納比例: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2017年重慶養老金上調最新消息:每人每月80元。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4)2017養老金空賬擴展閱讀:
重慶市養老金領取條件:參保繳費的青年人員年滿60周歲且繳費年限滿15年及其以上的,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保繳費的中年人員,從年滿60周歲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對繳費年限規定如下:中年人員從開展試點之年起參保繳費且未間斷,在本人年滿60周歲時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本人可以選擇一次性補足到15年;對沒有選擇補足到15年的,按個人賬戶實際儲存額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❺ 養老金空賬是什麼意思
指的現在對應到每個個人賬戶的錢沒有做實,有很多賬戶雖然應該有這么多錢,實際上是空的,是因為我國現在實際養老金的運行模式是一種統賬結合的方式。
由於個人賬戶僅僅是一個虛擬賬戶,所以在對養老基金財務的管理上,實行的是混賬管理的辦法,即允許統、賬基金相互調劑使用,以基礎養老金代替基本養老金。
沒有做實個人賬戶,就無法割斷統、賬基金之間的聯結,鎖定統籌基金的債務。一些地方為了滿足當期的支付需要,大量動用中人和新人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這就造成了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
關於養老金「空賬」的問題備受業界關注。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2011年底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已達到了2.22萬億元。
有專家表示,這2.22萬億元還只是保守估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前部長鄭斯林早在2004年就已給出過2.5萬億元的天文數字。
1999年以前,只有合同制工人參加投保,所以國家社保沒有積累。原來退休職工從來沒交納過社保,但是他們現在都從社保領取退休金,他們的退休金就是現在在職職工交納的社保,社保一直是在用這部分錢墊付退休金。
後來,實行農村養老金制度,之前農民沒有繳納過養老金,那麼他們的養老金也是由現在在職職工繳納的錢來墊付。
❻ 如何看待養老金空賬1.2萬億
怎麼填的問題是現在最大的問題,而不是說缺這部分的資金。
對於怎麼填,兩種建議:
一是根本不用去填。目前瑞典的,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已經啟用名譽賬戶,賬戶本身並不需要去做實,就是用空帳運轉的辦法起到記帳的作用,等到老的時候按照賬戶里的數額給個人計發養老金。
另外一種解決辦法涉及到我國整個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在設計其他的互相補充的養老保險的體系時與現在的基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體系相適應,共同起到老年保障的作用,這樣完全可以把現在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再改造為過去的現收現付的制度,而其他積累制的制度也重新設計新的制度加以補充
❼ 養老金空賬4.7萬億原因是什麼
5.5%,這是近日人社部公布的養老金上漲幅度。更加令人關注的一個消息是:養老金支出亮「黃燈」,個人賬戶「空賬」4.7萬億。
客觀的說,在老齡化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實現養老金連續上漲並不容易。不過,幫主同樣留意到,養老金漲幅已經是連續兩年下調——2016年,養老金漲幅下降至6.5%,但此前,我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曾實現了11年連續以10%左右的幅度上漲。
而個人賬戶「空賬」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如果不動用年輕人個人賬戶里的錢,現在的養老金就無法做到收支平衡。我們這些工作的年輕人每月交的養老金並沒有進入我們的個人賬戶,而是用於支付這一代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空賬」額4.7萬億。
❽ 養老保險是從哪一年開始的
1997年。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中國著手對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於1997年正式確立了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特徵的混合型養老保險模式,該模式中社會統籌部分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20%,由企業繳費形成,個人賬戶部分為個人繳費工資的11%,其中企業負擔3%,個人負擔8%。
在2005年《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中規定「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8)2017養老金空賬擴展閱讀
基本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❾ 社保養老金空賬運行
社會保險本身就是來一項產品,源社會保險是國家的一項社會保障,是一項事業。是否空賬運行是由國傢具體決定的,與個人沒有任何關系。就象銀行,是否負債運行,並不影響個人存款貸款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❿ 關於養老金空賬的問題,誰幫我解讀下
意思是來:我國從90年代初才普遍自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在這之前,人們在企業里工作,但是單位和個人不繳費,不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退休金由企業發放,這些人後來轉由社保基金支付養老金,包括歷年增資。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之後到年齡退休的人,不少人在制度建立之前的勞動事實存在,因此這段工齡經過社保部門認定,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增資時有用),退休時社保部門要多發一塊養老金給他(即過渡性養老金)。而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之後參加工作的人,就不講什麼工齡了,而是看繳費年限,交一個月的社保費算一個月的繳費年限。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簡單來說,在職人員繳納的社保費用來支付已退休人員的退休費,導致我國的個人賬戶沒有做實。另外,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大部分用來存銀行和買國債,跑不贏CPI,因此貶值比較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