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養老金計算公式領的不如交的多

養老金計算公式領的不如交的多

發布時間:2021-11-13 19:50:03

1. 養老保險怎麼算是交的年數多退休的時候領的多還是交的基數多領的多,要是交25年養老怎麼算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不是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數額?
肯定不是的.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2020年養老金計算公式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以本人繳費年限)乘以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

從2020年1月1日起,為2019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

(2)養老金計算公式領的不如交的多擴展閱讀

養老金的激勵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所以說養老保險繳費當地高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長的退休人員,意思就是養老金個人賬戶錢多的退休人員,退休後養老金肯定領的錢多。

養老金每年上調時遵循的也是這個原則,因此交錢多的退休後養老金不僅領的多漲的也多,交錢少的養老金領的少漲的也相對也少。

針對退休時間早、年齡偏大的退休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07年起,本市在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時均向高齡退休人員適度傾斜。2020年繼續堅持這一做法,對在2019年底之前已經年滿65周歲及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按照上述辦法進行調整後,再次享受到45元至75元四個檔次的傾斜政策。

3. 社保是繳納年限越長、繳費越多,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能多多少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

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年限15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年限40年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4. 養老金不等於退休金,交的多拿的多,是真的嗎

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為每月1200元。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本文來源:網易 )

5. 退休金計算方法復雜嗎交得多領得也多嗎

我來舉個例子,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在南京工作,交了20年的社保然後退休了,但是如果你的戶口在黑龍江,那你必須回黑龍江享受養老金。如果你在南京交了20年的平均基數是3000(我說的是如果),而當你退休的時候黑龍江的繳費基數才1000(我說的是如果),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只能享受1000的待遇!這是很虧的!一句話,如果你在富地方交社保但是退休的時候回窮地方享受社保,那你一輩子交的很多但是享受的很少!交3000塊可能只能享受1000塊!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沒辦法,國家就是這個政策,所以請所有目前戶口在西部等基數低的地方但是在北京或上海等基數高的地方工作交社保的同學注意了,你要麼就在西部交社保,要麼就在退休之前把戶口遷到北京或上海,否則你就是在做人生一筆巨虧本的買賣。 那也許你會說,如果我的戶口在南京,那我在黑龍江交20年不就好了嘛,在基數低的地方交錢,退休的時候回基數高的地方享受高福利。錯!你以為南京市勞動局會隨隨便便就讓你享受么?!一般這種情況下南京會找個理由直接拒絕你轉入!到時候你就聰明反被聰明誤了:在黑龍江享受不了,在南京也享受不了!不過有些地方對這樣的情況有了一些緩和的規定,比如南京允許你在退休前5年從基數低的地方轉回南京,再在南京繼續交5年南京的高基數,之後它才允許你回南京享受養老金。這個政策各個地方估計都不一樣,今後打算轉的同學最好現在就去你當地的勞動局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免得退休時候發生你意想不到的意外!

6. 領養老保險計算公式

如果嫌麻煩可以直接網路
養老金計算器
直接打上就算出來了
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
標准
計發基礎養老金,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關鍵是你要知道自己的單位是按照什麼基數給你繳納的,就容易算了。

7. 養老金和別人交的一樣多,領的錢卻反而少,怎麼回事,該去哪裡反映情況

具體領多少,不是絕對相同的。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20%+個人帳戶內*1/120之和,顯然容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領取多少,根據交納時間段和檔次,工種,是否持續交納等綜合因素決定。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製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如果說想提高養老品質,建議你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購買一定的商保作為補充比較好。

8. 養老金繳得越多,拿得越多嗎

是的。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存款÷計發月數(月數由退休年齡和當時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決定)。

計算的月數等於(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是195歲,55歲是170歲,60歲是139歲,不再統一是120歲)。

基本養老金=(在職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在去年省+平均索引每月貢獻的工人工資省)÷計發月數 =平均月工資支付年在職員工去年的省(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公式:指示性月平均繳款工資=省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平均繳款指數。

(8)養老金計算公式領的不如交的多擴展閱讀:

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勞動者年老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後,應當按照其對社會的貢獻和參加養老保險的資格或者退休條件,按月或者按次繳納貨幣形式的保險金。

它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保險按照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和運行。當人們身體強壯時,他們創造的部分財富會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確保他們吃得飽。

根據有關規定,我國企業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周歲以上,女職工50周歲以上,女幹部55周歲以上。

從事地下、高空、高溫、特別是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工作(以下簡稱特種工作)的,男子的退休年齡為55歲,婦女為45歲;因病致殘或者非工作致殘的,由醫院證明,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退休年齡為男性。55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

閱讀全文

與養老金計算公式領的不如交的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裸骨 瀏覽:301
2017退休金調整55 瀏覽:642
永嘉長壽 瀏覽:365
魯西南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瀏覽:562
老年痴呆症的預防用葯 瀏覽:594
老年人集體上訪處置預案 瀏覽:925
中老年人表情 瀏覽:946
烏海市65歲以上有多少老人 瀏覽:671
中年男性戴什麼健康長壽 瀏覽:485
長春市朝陽區老年大學 瀏覽:560
重陽節活動的主題名稱 瀏覽:670
兒子不孝順在因果輪回 瀏覽:674
長期病假退休工資計算公式 瀏覽:497
成都華陽老年大學在哪裡 瀏覽:172
長壽胖老人 瀏覽:770
資陽有養老院嗎 瀏覽:9
養老院送養人負什麼責任 瀏覽:943
老人家玩的入迷了 瀏覽:922
四川退休金2015新政策 瀏覽:266
60歲的老年人如何鍛煉身體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