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二章 基金預算
第八條基金預算是根據國家社會保險和預算管理法律法規建立、反映基金收支的年度計劃。
第九條基金預算的編制應綜合考慮上年度基金預算執行情況、本年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預測以及新農保工作計劃等因素,包括參保人數、繳費人數、享受待遇人數、政府繳費補貼標准及利息等。根據基金收支、財政收支等情況,合理安排財政對基金的補貼支出。基金預算草案由統籌地區經辦機構編制,並對引起財務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的項目進行詳細說明。
第十條統籌地區經辦機構編制的年度基金預算草案,由本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匯總,財政部門審核後,由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統籌地區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後,報上一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省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本省(區、市)基金預算草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後,報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全國基金預算草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匯總編制,財政部審核後,由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向國務院報告。
第十一條基金預算草案經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准後,由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復,經辦機構等單位要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和規定的程序執行。經辦機構要認真分析基金的收支情況,定期向本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告預算執行情況。
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逐級匯總分別上報基金預算執行情況。省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基金預算執行情況的監控,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採取措施解決。
第十二條基金預算不得隨意調整。遇特殊情況需調整基金預算時,統籌地區經辦機構要及時編制預算調整方案,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匯總,財政部門審核後,由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聯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按基金預算編制審批程序報批,並報上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❷ 2016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比上年增長8.1%是真的嗎
2016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50112億元,比上年增長8.1%;總支出4360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本年收支結餘6508億元,年末滾存結餘65425億元。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本年收入2956億元,比上年增加77億元,增長2.7%,完成預算的101.2%。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737億元,比上年增加30億元,增長4.2%,完成預算的113.3%;財政補貼收入2092億元,比上年增加48億元,增長2.4%,完成預算的96.9%。本年支出2174億元,比上年增加39億元,增長1.8%,完成預算的97.6%。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2105億元,比上年增加36億元,增長1.7%,完成預算的97.6%。本年收支結餘782億元,年末滾存結餘5399億元。
❸ 企業每個月的社保扣款,預算科目名稱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但是預算級次3是什麼意思呢
應該是財政預算次級代碼吧,一般按中央 省 市 縣等來分,3級可能就是市級或縣級
❹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照社會保險什麼分別編制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按險種分別編制,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生育保險基金等內容。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建立的其他社會保險基金,條件成熟時,也應盡快納入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管理。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包括基金收入預算和基金支出預算。基金收入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利息收入、財政補貼收入、轉移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下級上解收入、其他收入等,基金支出主要包括基本養老金支出、醫療補助金支出、喪葬撫恤補助支出、轉移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其他支出等。
(4)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預算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0%。職工個人按個人繳費基數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按繳費基數的20%繳費,其中有用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和僱工共同繳納,僱主繳納12%,僱工本人繳納8%。基金征繳率按90%計算。
一次性預繳和補繳收入。指國家和省政策規定的一次性預繳和補繳情況,參考各市級統籌地區上年實際發生數,並結合本年當地破產企業改制及參保范圍相關政策調整而形成的一次性預繳和補繳預計情況確定。
❺ 什麼叫養老保險基金支出戶
1.接受社會來保障基金財政專戶撥自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2.暫存1至2個月的基本養老保險支付周轉金;
3.暫存銀行支付該賬戶資金的利息;
4.支付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金;
5.支付銀行手續費等與基本養老保險有關的其他必要支出;
6.上解上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或下撥下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❻ 什麼是養老保險的收支模式
中國實行以現收現付為主兼具基金積累制的統賬結合模式。即工資的8%放到個人賬戶上,企業繳納的20%用來現收現付,即用來統一支付給退休一代養老。但在實際操作中,因制度轉型等原因,個人賬戶是空賬,這部分錢用來支付給退休的一代了,因此,目前的養老制度實際上是現收現付制的,不是嚴格的「部分積累制」。養老模式大致分為兩種:現收現付制與基金積累制,簡單來說,前者是在職的人養退休的人,後者是自己養自己。現收現付制是以勞動者在職期間的繳費加上同期用人單位或僱主繳費和政府補貼組成的養老保險基金來支付退休者養老金,實行年度收支平衡預算;基金積累制是勞動者在職期間通過自己和僱主的繳費建立並逐年積累個人養老賬戶基金,退休後再以積累的養老基金和投資收益來給付自己的養老金,實行基金儲備制。前者具有互助共濟、無保值增值壓力等特點;後者管理復雜、有保值增值壓力,但可減輕政府負擔。現收現付制體現的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本質,我國選擇統賬結合模式,則是想通過個人賬戶的設置來調解代際負擔的公平性。
❼ 基金預算和一般預算分別是什麼,她們有什麼區別
一般預算財政收入 是通過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級財政部門組織並納入 預算管理的各項收入,也就是會計制度改革以前所稱的「預算收入」。
基金預算收入 是按規定收取,轉入或通過當年財政安排,由財政管理並具 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等。 一般預算財政支出 是各級財政部門對集中的一般預算收入有計劃地分配和 使用而安排的支出。
基金預算收入
是指按規定收取、轉入或通過當年財政安排,由財政管理並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原屬預算外的地方財政稅費附加收入。
基金預算收入分為以下幾類:
1.工業交通部門基金收入,包括三峽工程基金、電力建設基金、車輛購置費、養路費、鐵路建設基金、公路建設基金、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附加費、港口建設費等項收入;
2.商貿部門基金收入,如中央久貿發展基金收入;
3.文教部門基金收入,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收入、農村教育費附加收入、文化事業建設費收入等;
4.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職工醫療保險基金、企業職工失業保險基金、企業女毀生育保險基金等項收入;
5.農業部門基金收入,包括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補償費收入、育林基金專項收入等;
6.其它部門基金支出,包括旅遊發展基金收入、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入、排污費收入、城市水資源費收入等;
7.地方財政稅費附加收入,包括農牧業稅附加收入、城鎮公用事業附加收入、漁業建設附加收入、其它附加收入等。
❽ 養老保險基金預算是否有缺口,有哪些缺口,該如何彌補
您好!抄養老保險基金預算在經濟發達地區不但沒有缺口,還有較多的賬面余額和銀行存款,甚至還有投資國債的閑錢。養老保險基金預算在少數經濟欠發達地區確實有缺口,主要是每個月進賬的養老保險基金比應發的養老金金額小,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目前沒有別的辦法彌補,只能考中央財政撥款解決。謝謝閱讀!
❾ 怎樣區分一般預算收入與基金預算收入
1、一般預算收入與基金預算收入的區別是收取的規定不同,收入之後的支配的不同。
a、一般預算財政收入是通過一定的形式和程序,由各級財政部門組織並納入預算管理的各項收入,也就是會計制度改革以前所稱的「預算收入」。
b、基金預算收入是按規定收取,轉入或通過當年財政安排,由財政管理並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等。 一般預算財政支出是各級財政部門對集中的一般預算收入有計劃地分配和 使用而安排的支出。
2、一般預算收入,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有計劃有組織並由國家支配的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一般預算收入是與原來的「財政機關總預算會計制度」中的「預算收入」相對應的概念。1997年6月頒布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取消預算內、預算外收支界限後,財政總預算的收支體系也隨之變化,將一部分原來屬於預算外的收入納入預算管理,但對這部分新納入預算的收入又需要保持其專用性,不能與原來的預算收入統一分配。因此,預算收入被分為一般預算收入和基金預算收入兩部分。
3、基金預算收入:通過財政安排或按規定收取,由財政管理,並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2001年政府預算收支科目)的通知》(財預[2000]129號)的規定,2001年基金預算收入劃分為8類:即工業交通部門基金收入、商貿部門基金收入、文教部門基金收入、農業部門基金收入、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其他財政稅費附加收入、基金預算調撥。
❿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預算的特點是什麼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預算是反映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年度計劃、規范城鄉居保基金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措施。本文通過對城鄉居保基金預算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給出完善城鄉居保基金預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議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