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北省養老保險新政策
新農保繳費標准國家建議的有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一些地方增版加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五個檔次),由參權保人自行選擇其中一個檔次。但是最多可以繳費15年。
新農保養老保險待遇由兩部分組成,即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為每人每月5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月領取標准=個人賬戶存儲總額÷139
如果每年交100元,退休養老金=55元+100*15/139=65.79元/月;
如果每年交500元,退休養老金=55元+500*15/139=108.96元/月;
如果每年交1000元,退休養老金=55元+1000*15/139=162.91元/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湖北省養老保險並軌最新
熱點
養老金是很多年輕人和老年人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今年全國養老金14連漲實在令到很多網友都意想不到。根據最新報道稱,養老金已經連續14次上漲了,漲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那麼究竟哪幾個省份上漲得最厲害呢?一起來看一下!
養老金上漲14次
近期全國各省市上調養老金消息不斷!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青海、遼寧、河北、寧夏、江西、湖北、陝西9省市宣布上調養老金。據「江西人社」微信號消息,近日,江西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印發《關於江西省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決定從2018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預計全省將有315萬名退休人員受益。新華社報道稱,此次調整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定額調整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6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標准。而對與年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則按高齡傾斜調整標准調整。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年滿80周歲以上的高齡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0元。此前,湖北省也宣布,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再次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為5.1%。湖北省人社廳規定,所有調整對象按退休退職時間分為三檔進行定額調整。1995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職的,1996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以及200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間退休、退職的,分別按45元,40元和35元的標準定額增加養老金。此外,7月4日陝西省人社廳宣布,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4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8元,並實行統一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對高齡退休人員,70至74周歲的,增加10元;75至79周歲的,增加20元;80周歲及以上的,增加30元。據了解,今年3月,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養老金最新消息
自2005年起,我國養老金水平持續穩步提高,截至2018年已實現14年連漲。今年養老金調整將繼續堅持「並軌」原則,調整辦法與前兩年基本相同,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統一實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究竟什麼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搞清楚這三個概念對養老金發放至關重要,三者結合就是養老金的最終上漲數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湖北最新養老保險標准 湖北省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並軌後繳費標准和領取標准
養老保險並軌,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任何關系。繳費標准和領取標准自然也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⑷ 湖北最新養老保險標准湖北省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並軌後繳費標准和領取標准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繳費標版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權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稱為「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農業直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之後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其中中央財政將對地方進行補助,並且會直接補貼到農民頭上。
前者針對城鎮無職業居民,後者主要針對農村居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湖北省養老金並軌方案什麼時候完成
十堰的房價可以跟武漢郊外的房價有的一拼,不過,我個人感覺,十堰的房價會稍微持續上漲一點,不過這沒辦法,想在十堰定居的人太多了,開發商忙不過來。但是有個現象你注意到了沒有,他們都是房子還沒蓋好,都開始賣房子了,為什麼要這樣字做,因為他們沒多少流動資金,目的是為了還銀行的錢,所以,十堰房價遲早要跌,而且比2008年底金融危機還狠。多多關注下新聞吧,國家已經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然,人民幣會貶值的。
追問:
這話我愛聽,我是個窮光蛋,只能等房價跌下來才買得起,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跌下來啊?謝謝
回答:
好期待能被你評為精華的回答,呵呵
⑹ 湖北省社保最新政策2019年初
2017年湖北省社保繳費基數比例調整最新政策
市直各參保單位及個人:
根據《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人社部令第20號)和《關於調整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核定辦法的通知》(鄂勞社發〔2008〕20號)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依據我市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3174元),現就我市市本級社會保險繳費核定期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以下簡稱「五險」)以及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繳費基數申報核定和調整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城鎮企業職工「五險」繳費基數
(一)企業職工「五險」個人繳費基數。企業職工「五險」個人繳費基數統一按照度職工本人月平均工資申報核定(職工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工資總額統計口徑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我市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60%的,按60%(1905元)申報核定;職工月平均工資高於300%的,按300%(9522元)申報核定;職工月平均工資在申報核定區間內的,按本人實際月平均工資申報核定。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繳費基數按本企業在職職工平均繳費基數申報核定。
(二)企業職工「五險」單位繳費基數。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基數,根據鄂勞社發〔2008〕20號文件規定,按企業度本單位月平均工資總額申報核定,單位月平均工資總額低於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總額的,按職工個人繳費基數總額核定;高於的按單位工資總額核定。企業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單位繳費基數均按參保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個人繳費基數總額核定。在湖北省養老保險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中央、省屬企業,其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繳費基數按湖北省養老保險局核定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核定。
建築施工以及礦山開采企業對不能按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特別是農民工),按建築施工項目及礦山開采項目參加工傷保險,具體繳費申報核定辦法另行規定。
二、機關事業單位「五險」繳費基數
(一)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機關事業單位及個人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本人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規定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之和的月平均數申報核定。湖北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關規定出台後,從其規定。
(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機關事業單位及個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在編在職人員按本人度月平均工資申報核定,退休人員繳費基數按本單位在編在職人員平均繳費基數申報核定。在編在職人員月平均工資低於我市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60%的,按60%(1905元)申報核定;職工月平均工資高於300%的,按300%(9522元)申報核定;職工月平均工資在申報核定區間內的,按本人實際月平均工資申報核定。單位繳費基數按在職職工和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退休人員繳費基數之和申報核定。
(三)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全市各類事業單位均應參加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其繳費基數均按在職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核定。根據《黃石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黃石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黃石政規〔2014〕7號)規定,全市所有機關事業單位從2015年1月起必須參加生育保險,其繳費基數按在職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核定。
三、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基數
(一)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全省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的通知》(鄂政辦發〔2010〕87號)文件規定,按照我市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1905元-9522元)之間,分九個檔次由本人自行選擇到銀行申報繳費。
(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根據《黃石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試行辦法》(黃石政規〔2013〕1號)文件規定,按照我市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0%(2222元)為基數,以8%的費率核定繳費。
具體繳費檔次明細見《2015年度黃石市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繳費明細表》(附件1)。
四、工作要求
(一)參保單位應嚴格遵守《社會保險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據實申報單位工資總額和個人繳費基數,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實行「兩表兩簽字」制度。「兩表」,即單位申報核定時,須要報送度財務決算年報表和勞動工資年報表。「兩簽字」,即參保單位法定代表人、工會、人力資源、財務負責人必須在《2015年度黃石市單位申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核定表》(附件2)上簽字(蓋章);職工本人必須在《2015年度黃石市參保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明細表》(附件3)上簽字或蓋章。因參保單位和個人原因,不便集中或公開職工繳費工資申報簽字的,可採取單表申報簽字或蓋章的辦法申報,由人力資源部門歸集後交市社會保險事業局審核存檔備案。個人繳費基數一經核定,實際繳費核定年度內不予調整。
(二)企業參保單位已核定單位度工資總額的,憑《黃石市企業參保單位養老保險單位繳費工資基數申報核定表》直接申報。還未核定單位度工資總額的,必須提供度財務決算報表和勞動工資年報表。財務決算報表中須包括基本情況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成本核算表以及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在建工程、費用及成本明細賬,進行核定,所有資料均需加蓋單位公章。
(三)參保人數在5人以上的的單位在報送紙質報表資料的同時。還需報送《職工繳費工資申報盤》(以下簡稱《申報盤》),《申報盤》格式由市社保局統一制定,並根據2015年6月參保單位職工數錄入繳費基數。紙質資料須與《申報盤》數據一致,如不一致所造成的後果由參保單位承擔。
(四)全市2015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核定工作實行集中受理、統一核定。申報時間為2015年6月1日--26日,各參保單位必須在此時間內按要求完成申報工作,6月份當月有職工增減異動的單位,請先進行申報後再做增減異動。對在規定時間內未申報核定或報送資料不全無法核定的單位,將依據《社會保險法》和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2017年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解讀
湖北省人社廳出台了《關於創新社會保險政策和服務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2015年10月1日起,勞動年齡段的湖北省城鄉居民,不受戶籍、地域限制,都可以自願申請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一、門檻降低
城鄉居民也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
現行政策規定,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對象是有勞動關系的企業職工和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只能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意見》首次提出,未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年滿16周歲且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的勞動年齡段城鄉居民(在校學生除外),只要本人自願,就可以憑個人身份證參加企業養老保險。
二、手續簡便
打破戶籍限制憑身份證即可申請
以往,辦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手續,除審核個人身份證信息外,還要審核戶籍性質、地域范圍、居住證明、靈活就業證明、工商營業執照等條件,限制了申請人參保。
新政策規定,從2015年10月1日起,參保手續將精簡,不用再提供繁瑣材料,僅一張身份證就能申請參保。
三、自願原則
新政策規定,在同一時間段,參保人只能建立一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得重復參保。已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勞動年齡段城鄉居民,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後,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由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予以封存。
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可以互轉,選擇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理退休的,可以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轉移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選擇按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辦理退休的,可以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轉移到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四、政策靈活
對於大齡參保人員,《意見》提出一次性延長繳費5年的政策,即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累計繳費不足15年,根據本人自願,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再辦理退休手續。
——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在延長繳費年限滿5年的當月,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
——社會保險法實施後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但滿10年的,可在延長繳費年限滿5年的當月,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0年的,可繼續延長繳費,在實際繳費年限滿10年的當月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一次性繳費基數不得低於一次性繳費時上年度所在市(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⑺ 2019城鄉養老保險並軌有哪些省份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時事評論背景:據新華社報道,山東省政府近日印發《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將之前分別實施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合二為一,實施統一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此,在全國范圍率先實施城鄉養老並軌的省份,已呈日漸擴大之勢——此前,江蘇已於今年初實施城鄉養老保險並軌,廣東亦已基本實現城鄉低保並軌。實現城鄉養老保險並軌意義重大,應盡快推進。可以通過減少地方行政支出,增加國企紅利上繳比例等方式,為全面落實農保轉城保提供新增補貼支出的資金來源。實施城鄉養老並軌,意義重大。其不僅體現了城鄉居民在基本民生保障層面的公平,更為新一輪城鎮化消除了因民生保障不均所造成的阻力。也許,有人會認為,城鄉養老並軌改革的方向是對的,但當下全面實施的條件仍不成熟。因為,當下實施城鄉養老保險並軌的省份,均為經濟較為發達、財政相對寬裕的省份,而這對於其他經濟相對欠發達的省份來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客氣地講,這是一種托辭。實施城鄉養老保險並軌,將農保轉為城保,固然會相對增加地方養老保險補貼支出,但是,這部分相對增加的養老保險補貼支出,並非多得會導致地方財政失衡的地步。以江蘇實施城鄉養老並軌為例,實施後由農保轉為城保的新增人數近1000萬人,由此增加的養老保險補貼支出每年約為20億元。試問,區區每年20億元的財政增加支出,誠心實施城鄉養老並軌,有哪個省份擠不出來,更何況許多省份的人口要遠少於江蘇。其實,實施城鄉養老並軌的話,各地只要相對減少些行政支出,減少對某些企業的不必要的政府補貼,或相對增加國企紅利上繳比例(僅為5%-10%),就沒有問題。將這些錢轉為養老保險補貼支出,即使經濟再欠發達的省份,也完全有能力實施城鄉養老並軌改革。歷年來,我國養老保險的雙軌制,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養老保險的雙軌制,二是城鎮職工和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雙軌制。而這其中,客觀而論,盡快實施城鄉養老保險並軌,不僅是最為緊迫的,亦是阻力相對較小的。盡快實施城鄉養老保險並軌,其緊迫性在於,農村居民在社會保障層面最為欠缺,更何況在新一輪城鎮化行將開啟之際,如果不能給予農村居民更多的社會保障,其推進的阻力(尤其是土地流轉)無疑是巨大的。實施城鄉養老保險並軌,與打破城鎮職工和行政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雙軌制,會直接造成公職人員的強力抵觸情緒相比,其改革阻力毫無疑問會小得多。實現城鄉養老保險並軌,意義重大,應盡快推進。實際上,實現城鄉養老並軌,所需要的資金規模並不龐大。就按江蘇新增的1000萬人,每年支出20億元為標准來計算,全國實現養老並軌每年所需要支出的也就幾百億元的規模。這與全年超過10多萬億元的財政收入相比,並不算什麼。以此觀之,推進城鄉養老保險並軌現實條件已經具備,需要的主要是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