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補繳養老金合不合法
我想知道後補交上的養老金合不合法?可不可以這樣交的,謝謝
當然合法。需要到當地社保局去補辦相關手續就可以,現在國家規定是女55男60就算退休領取養老金了,所以需要注意的是,你父親必須用8年的時間把共計15所交的社保費用交齊才行。
『貳』 找代辦補繳養老保險
社保補繳方式:
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是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
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
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給補繳。
繳費單位(不含個體、自由職業者)漏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應帶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費個案補繳:
職工檔案和養老保險手冊;
《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
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明細表等;
其他相關材料。
為彌補因企業遲繳職工養老保險費,造成職工個人賬戶金額損失,補繳養老保險費按照濟勞險字【1999】7號文件執行。計算方法如下:
補繳金額=補繳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應補年度繳費工資基數%應補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比例*補繳系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中介所養老保險漏交可以起訴嗎
應該執你與勞動中介公司所簽訂的中介合同,(合同中應約定有繳納養老保險的相關條款)先到中介公司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申請仲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保險公司業務員幹了14年,想一次補交,然後每個月領養老金,合法嗎
在保險公司幹了14年,想一次性補交養老保險費用,然後退休領取養老金,這當然是合法的,不過需要通過公司來為你補繳,因為現在養老保險個人是不可以補交的,只有公司才可以補交。因為現在養老保險政策規定是不可以一次性補交的,如果是單位的原因,讓你這么多年的養老保險一直沒有繳納的話,是可以要求公司來為你繳納在十幾年的養老保險,以後退休的時候你按月領取養老金,這當然是合法的。
所以如果你想一次性繳納這部分的費用,一定要經過單位的繳納,你享受的待遇會更好,不需要自己繳多少費用對你來說是最合適的,畢竟你為單位已經貢獻了很長的時間,自然單位有責任和義務來為你繳納社保,來保障你退休後的生活以及醫療方面的待遇。
『伍』 要求補繳養老保險法律依據
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陸』 代繳社保違法嗎有什麼風險
代繳社保屬於違法行為,行為嚴重者有可能有入刑的風險。
現如今代繳社保需謹慎,法律已經定性代繳社保是違法行為。社保一中斷,跑腿跑半年。大家都知道社保中斷是個大麻煩,很多優惠政策與社保掛鉤,買房買車子女入學也會受阻。
所以在離職跳槽的時候,很多人都選擇找中介代繳社保。特別一些非當地戶籍的自由職業者,受戶籍限制,不能以個人名義繳納社保的,只能找代理掛靠社保。
然而現在,掛靠代繳社保就屬於違法行為。代繳社保,原本就是打政策擦邊球。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職工必須簽訂勞動合同, 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才能通過單位繳納社會保險。
如果雙方沒有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只是通過掛靠代理公司來繳納社保,屬於騙保行為,是不允許的。代繳社保,其實有很多的風險。
比如說,有政策風險,信譽風險,使用風險。政策風險是指,職工和掛靠代理的用人單位沒有真實存在的勞動關系,在向社保機構申報社會保險待遇時,會被認定屬於騙保行為。
會被處以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信用風險是指,由於以上政策原因,與社保代理機構簽訂的代理合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使用風險是指,與政策風險掛鉤,一旦發現社保是代繳的騙保行為,一些涉及到報銷的保險,保險部門都不會進行賠償。
(6)找中介補繳養老保險合法嗎擴展閱讀:
社保代繳是社保代理服務的主要內容,指代理公司為企業或個人提供代辦或繳納社會保險的服務,是人事代理服務中眾多項目之一。社保代繳作為一種中介服務,隨著各地相關配套政策落實到位,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並已成為一種產業。
社保內容
根據最新的,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名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的說明,社會保險包括五大險種:
一、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為了保障公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
二、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通過用人單位與個人繳納,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機構對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三、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針對工傷而設定的一項社會保險。工傷保險通過社會統籌,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歸屬其保險范圍內的勞動者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發生的或在規定的某些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職業病導致勞動者暫時或永久性喪失勞動能力時,
以及因上述兩種情況而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能夠從國家、社會得到必要物資補償,以保證勞動者或其遺屬的基本生活,以及為受工傷者提供必要的醫療救助和康復服務。
四、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是由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由用人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及國家財政補貼等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失業保險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並通過轉業訓練、職業介紹等手段為其就業創造條件的制度。
五、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確定的,在勞動婦女因生育子女而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對生育的職工婦女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和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國家通過建立生育保險制度為生育婦女提供生育津貼、醫療服務和產假待遇,保障其身體健康,並為嬰兒的哺育和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因此生育保險對社會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作用。
服務對象
(1)外資企業和異地企業駐本地分支機構;
(2)各商業連鎖加盟企業常駐經營網點;
(3)不設人事管理崗位的中小企業;
(4)沒有企業為其繳納社保的個體工商戶;
(5)自由職業者;
(6)因工作變動,暫時沒有公司為其繳納社保的人員;
(7)其他符合政策規定的單位和個人。
服務內容
1.社保開戶,公積金開戶;
2.社保賬戶的增減員,五險一金的繳納;
3.生育報銷、工傷保險報銷、公積金提取等業務;
4.解答五險一金相關問題;
5.其他五險一金相關的業務辦理。
行業現狀
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很多政策及待遇,如買房資格、買車搖號、子女上學等,對於外來人口,都有社保連續繳納時間的要求。
而對於很多沒有企業為其繳納社保的自由職業者,以及很多因換工作而暫時無法繳納社保的人員,為了獲得一些待遇,不得不委託某個公司為其代繳社保,以保證社保連續繳納。
所以目前在很多城市,社保代繳已成為一個行業,很多公司提供了在線繳納社保等服務,讓需要代繳社保的人更方便快捷地繳納社保。
『柒』 單位不給交養老保險,自己補交合法嗎
根據本人意願,由本人及用人單位、主管部門申請,報經市人社局審核同意,也可補繳其原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時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處理。
第八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七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及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等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退回騙取的社會保險金,處騙取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屬於社會保險服務機構的,解除服務協議;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執業資格的,依法吊銷其執業資格。
(7)找中介補繳養老保險合法嗎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養老保險主要特點
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
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養老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而且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關繫到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經濟、文明發展,需要我們予以足夠的重視。
由於養老保險的實施范圍很廣,被保險人享受待遇的時間較長,費用收支規模龐大,因此,必須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在全社會統一立法、統一規則、統一管理和統一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