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連無業人員自費交社保養老保險最低檔,15年共需要繳納多少錢退休每個月可以領多少錢,多少年可以回本
大連靈活就業自費繳納社保,每年都是根據不同調整的錢數,也是不同的,從原來的100多塊錢到現在的1000多塊錢。
2. 2018年養老金收費標準是多少
2018年養老金收費標準是根據職工實發工資為基數乘以繳費比例來進行計算的,具體的繳納金額是根據當地政策來規定的。
以上海為例,根據《上海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第十二條 單位應當按本單位上一月全部在職人員工資總額的25.5%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在職人員應當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按3%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
在職人員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上一年度全市在職人員月平均工資收入200%以上的,2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低於上一年度全市在職人員月平均工資收入60%的。以上一年度全市在職人員月平均工資收入的60%為繳費基數。
(2)2018大連養老金最低擴展閱讀:
《上海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辦法》第十四條 養老保險費按以下辦法繳納:
(—)在職人員應當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在其每月工資中代扣。在職人員工資收入中繳納養老保險費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二)單位每月應當按規定時間到養老保險事業管理中心核定本單位和在職人員應當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並按核定數額如數繳納。
第十五條 養老保險事業管理中心對個人養老保險帳戶的儲存額應當每年結算1次,並向在職人員出具養老保險費繳納清單。
3. 社保按2018年最低標准,滿十五年後每月能拿到多少養老金。
無法計算,養老金計算需要許多個人社保數據,繳費標准年年變化,不會固定在2018,,得需要:社保繳費年限、繳費平均指數、個人賬戶資金余額、法定退休年齡時的社平工資數額等,這些數據都要套進退休金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沒有這些數據是算不出退休金的。
4. 在大連開發區每月按最低社保繳納養老保險15,退休工資大概是多少錢
無法計算,退休金計算需要許多社保個人信息數據,而且數據都是未知數,不到退休時不可能知道。給你公式自己算,你能把公式中文字表達的數據套上數字數據,你就算出來了。
基礎養老金=(社平工資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社平工資)*2x15x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余額*139(男)195(女)
兩道公式得出的數相加,就是你的基本養老金。
公式中社平工資就是你退休當年當地社平工資。
5. 2018年個人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2018年個人養老保險的繳費是按照上一年度公布的社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的,最低標准為社平工資的60%,最高標准為社平均工資的300%,中間的有70%、80%、90%、100%。其中,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0%。
簡單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是以最低標准為例,養老保險金的個人繳費金額=(社平工資*60%)*20%。
6. 大連的工齡29年單位交最低檔的保險2018年6月份退休大概每月退休金是多少
目前政策,退休抄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7. 個人交社保最低檔退休拿大連最低工資
不一定呀,因為養老金的核定是根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多種因素,同時也要根據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因此不一定說繳納最低檔次的以後領取退休金就是最低。
8. 大連2020年企業退休 少了6年的過渡性養老金 能少多少錢
在大連2020年退休以前,少了六年退休,能夠少一兩千元。
9. 大連個人交社保最低到退休拿多少錢,多大退休
養老金領取計算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年齡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的計發月數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員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上年省市職工平均工資*20%+95年底前推算存儲額本息/120+調節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全國是一樣的,但病退各省、市、區有一定區別,要到當地社保經辦機構咨詢,以當地政策為准。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緻殘,經醫院證明(工人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