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人口老齡化對農村老人的養老金有影響嗎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它就擁有大量的人口和強大的力量。當時社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龐大的人口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於是,計劃生育開始實施,出現了人口年齡差距。
這樣才能減輕農村青年的經濟壓力,保持他們創業創新進步的活力。解放生產力,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否則,年輕人承受著經濟壓力,一切都是「以生存之名」混日子,社會很難繼續發展下去。這是我們這個積極的國家所不能容忍的!總之,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相信農民養老問題會慢慢得到解決。如今,有很多養老院,在農村也很受歡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農村老年人到養老院養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對於那些子女常年在外打工或不回家的老人來說,空巢老人是一個很好的贍養對象。老選擇。老實說,事實上,我們應該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計劃。
Ⅱ 求論人口老齡化對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影響的資料。
這個有很多論述
Ⅲ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影響
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會保險制度。
社會保險制度的核心是養老保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制度是由在職職工個人和所在單位共同繳納社會保險費,來形成養老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基金用於支付退休後的老年人的工資待遇。
我國目前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也就是意味著由更少的年輕人來養更多的老年人,保險基金支付壓力進一步加大,收不抵支的情況在我國許多省份都已出現,不得不由財政預算予以補助,從而減少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投入,影響了其他公共事業的發展。
另一個方面,隨著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的加劇,國家不得不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繳費比例(目前企業養老保險一般是個人8%,單位20%),從而加重企事業單位的成本開支。
以上僅從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方面分析。
另外,從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來看,老齡化帶來了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和更多的弱勢群體,因此,從最低生活保障、撫恤救濟、社會福利、公共衛生等方面,覆蓋面會加廣,重點會注重老年人,相應的財政投入也會加大。
Ⅳ 我國人口老齡化與城鄉農村養老保險的關系如何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養老保險市場份額會隨之增大。兩者是正比例關系。
Ⅳ "論人口老齡化對農村發展的影響"為題,要一篇論文,我會追加懸賞.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旱在19 111_紀初,法國、瑞典等發達國家就已開
始了對人曰老齡化的研究。1956年,聯合國委託法
國人曰學家撰寫少I`出版了久曰老齡化及其社會經
濟影響》一書,開始了對人曰老齡化的研究,井將
65歲作為老年人}I的起點。1982年,在聯合國嗜
齡問題III_界人會」上,將老年年齡的界限定義為60
歲。目前,國際通用的是以60歲或65歲作為標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規定,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
人曰l片該國或地區人曰總數的10%或以上,或一個
國家或地區65歲以上人}I,片該國或地區人曰總數
的7%或以上,那麼,該國家或地區就進入了老齡化
社會。
III_紀之交我國進行的第五次人曰並查數據撤
示,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 3億人,l片總人}I的
10. 41 %,其中,65歲以上人曰達到8811力一人,ii
總人}I的6. 96%。依照人曰年齡結構的標准,中國
已經進入了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今後一個時期,我
國老年人曰還將以較快速度增長。2004年10月27
口在長沙召開的個國31城市第17次老齡工作聯席
會議上,專家預測,個國性的人曰老齡化高峰將在
2030年1,右到來,l1將持續20餘年。預計到2020
年,我國老年人}I將增加到2. 6億人,到2050年,
達到4. 4億人人右,l片總人}I的1/4。我國人曰老齡
化形勢口益嚴峻。
一、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成因
人曰老齡化是山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是
側隨經濟發展而發展的漸進過程。人曰老齡化是人
曰生育率、夕匕亡率持續卜I洋和平均期望壽命不}析延
長的產物,是一種具有必然性的人曰現象0 1865年,
法國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瑞典是另一個在19 111_紀
末進入人曰老齡化的國家,現在均已進入j n老年
型」國家行列。20 -III_紀中葉以前,人曰老齡化還僅
局限J幾歐洲社會,進入20 -I I I_紀70年代,人曰老齡
化沖出歐洲成為個球范圍的並遍趨勢。從III_界范圍
石,老齡化旱現老年人曰規模不斷擴人、老年人曰
比重不斷上升、老年型國家數m:不斷增多、老齡化
社會將成為所有國家的歸宿等特徵。
20 11 I_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我國人}I的出
生率非常高,除了1960年和1961年以外,出生率
都在30}。以上,生育率最高的1963年竟高達43 %o 0
持續的高出生率使少年兒童人}I,片總人}I比重增
加。山」幾戰爭、自然災害及醫療條件較差等原因,老
年人}I比重低,屬年輕型」國家。20 11 I_紀70年代
末,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生率人幅少夏降
低。1975年至1990年間,人曰出生率銳減至
23. O1。以卜。不斷卜降的出生率使少年兒童在總人
曰中所l片的比重減少,而在上一個生育高峰期出生
的人已開始成年,成年人在總人曰中所i片比重越來
越人,這一時期屬成年型」國家。20 11 I_紀90年代
以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落實,我國人曰出
生率持續I洋低到14}。以卜,}司時,山J幾改l丫·開放後,
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
生事業的發展,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並遍提高,人
均壽命達到70歲,與發達國家持平。人均壽命的不
斷提高使人}I的死亡率持續卜降老年人的絕對數
和相對比例均在增加。2000年人曰並查結果撤示,
個國0} 14歲的少年兒童l片總人}I的22. 89% , 60
歲以上老年人曰已達到1. 3億人,i片總人}I的
10. 41 %,確已進入嗜年型」國家行列。
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基本特徵
1.老年人曰規模人,發展速少支快,超前」飛社會
經濟的發展。我國人曰l們日_界1/4,老年人}I的總數
居III_界第一位。第五次人曰並查結果撤示,我國人
陸總人}I 126583力一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曰已達
到1. 3億人,約l們日_界總數的1/5。另外,我國進入
老齡化的時間遲,但老齡化發展速J支卻人人快」飛III:
界平均水平。瑞典老年人}I比重從7%上升至14%
用了85年,法國用了115年,老年人曰發展速少支最
快的口木用了26年。中國人曰老齡化速少支與口木不
相上卜,預計只需要27年。
一般情況卜,經濟發展、出生率曰洋和人曰老
齡化三者人致是}司步的。而我國人曰老齡化在經濟
發展水平不!氣、綜合國力不強、人民生活水平還比
較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1000美兒,而發達國家
老齡化階段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力一美兒)的情況卜
到來,人人超前」飛社會經濟的發展。
2. T.現高齡化趨勢。1950年,III_界80歲及80
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為1500力一人,l片總人}I的
0. 6%,而中國有233. 8力一人,ii總人數的0. 42% ;
2000年,III_界80歲及80歲以上的老年人總數為
6000力一人,l片總人數的0. 98%,而中國有1343. 4力-
人,l片總人}I的1. 07%。從1982年至1990年,中
國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年平均增長速l支達到
s%,快」飛60歲及以上老年人}I的增長速l支。1990
年至2010年,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年平均增長
速J支將達到4. 1 %,快J飛III_界平均3. 0%和發達國家
平均2. 0%的水平。
3.人曰老齡化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平衡。我國人
曰老齡化在時間上分布不平衡,主要分3個階段:第
一階段是1990年一2000年,老年人}I的絕對數和
比重都在增長,60歲及以上老年人曰山1990年的
9800力一人增加到2000年的1. 3億人,所l片比重山
8. s9%上升到10. 41 %,而14歲以卜少年兒童在總
人曰中的比重開始卜降,逐漸山城年型」向嗜
年型」轉化。第一階段是2000年一2026年,我國人
II的老齡化速少支加快,60歲及以上老年人}I將上升
到18. s1%,而少年人}I的比重繼續卜降到
18. 28?io,這一階段是我國開始進入超老齡化的階
段。第三階段是2026年一2060年,這一階段是我國
人曰老齡化的嚴重階段。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
將上升到27% li右,而少年人}i所l片比重卜降到
m?io 1.右。此後,我國的人}i比例分布將逐漸穩定。
我國人曰老齡化的空間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現
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東中部與酉
部之間的差別很人。東南沿海地區屬」飛老齡型,內
陸和酉部偏」飛成年型;城市偏」飛老齡型,鄉村偏」飛
成年型。在城鄉差異上,我國人曰老齡化的不平衡
性具有兩個方面的突出特點:一方面,山J幾城市計
劃生育政策得到較好的落實及醫療衛生技術、生活
水平的提!氣,使人曰壽命延長,從而表現為人城市
人曰超前老齡化;另一方面,又表現為近年來農村
地區青壯年勞動人曰人m:外流而使農村人曰老齡化
程少夏迅速提高。日前,農村老年人曰數m:龐人,已
l片個國老年人曰總數的74. 9%。今後,農村地區將
是中國未來人曰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
三、人口老齡化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1.勞動年齡人曰老化,農村勞動力資源不足。
縱觀III_界人曰老齡化國家發展的歷史,均出現隨著
老年人曰數m:的增加,人曰出生率的曰洋,勞動年
齡人}I所l片比例降低,導致勞動力資源數錄不足和
質m:卜降,引致勞動生產率卜降,從而自_接影響到
經濟增長。我國也不例外。勞動力自1978年以來以
年均3%了衛右的速少夏增長,成為經濟快速增長的動
力。隨著人曰老齡化的加速,勞動年齡人曰數m:將
逐漸減少。日前東南沿海地區已經出現勞動力嚴重
不足的狀況。而日_,老年勞動力較難適應快節奏的
生產活動,特別是在勞動密集型的生產中,不利」幾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加之我國實行養老保障制少夏後,
許多老年人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願再就
業,這也是勞動力資源不足的原因之一。
2.老年保障投入增多,農村經濟發展投資減
少。日前,我國農村已開始l1-將逐步開展最低生活
保障制少夏、農村醫療保險制少夏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制少夏建設。在給子農村老年人生活上的基木保障的
}.d時,也給農村社會帶來了巨人的經濟負擔。
( 1)老年保障項日越來越多,給國家和地方l}
政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發達國家的老年保障經歷
了從洋一項」到套餐」、從搖籃」到墳幕」的
個方位保障,雖然在經濟上解決了老年人的後顧之
憂,但隨著人曰老齡化的加劇,老年社會開支在國
家和地方總的l}政支出中所ii的比重越來越人,國
家財政不堪重負。
( 2)過人的社會保障開支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
展。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使老年人}I的生
活獲得了基木的保障,但其龐人的開支分流了農村
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木,影響了農業、農村工業、商
業及服務業的發展投資,甚至影響到農村的教育投
資,使農村經濟發展的資木減少,發展速少夏放慢,從
而使政府的l}政收入也減少。而政府l}政收入的減
少又難以滿足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需求,這種惡性循
環將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3.家庭規模縮小,l養比重提高,農民個人負
擔加重,農業投入受到牽制。山J幾我國長期以來一
自_實行計劃生育的國策,三曰之家極為並遍。隨著
社會的進步,年輕人放棄生育的逐步增多,家庭規
模縮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未來的已婚年輕夫婦在
撫養孩子的卜}J時.還需要贍養4} 8個自家的老人.
社會義務還未在計算之列。人曰老齡化給農村勞動
人曰帶來的巨人壓力,不僅引起歧視老人的代際沖
突,而日_這種經濟壓力又將成為年輕人不願生育和
少生育的誘因,形成伙曰老齡化一負擔加重一人
曰老齡化」的惡性循環,}司時,也影響以家庭承包
經營為主的農民生產投資,從而影響我國農業現代
化的進程。
4.人曰老齡化對儲蓄與消費的影響。人曰老齡
化對增加儲蓄將產生相當的減退效果,這主要是山
養老金制少夏的推廣引起的。山」幾有退體金或社會保
險津貼供給老年人養老的生活費用,導致個人不儲
蓄或減少儲蓄,使儲蓄率卜降。從長期趨勢來石,山
」幾老年人}I的儲蓄水平相對較低,老年人}I的增加
會帶來社會總儲蓄水平的降低。
隨著人曰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曰消費在消費
市場中所i的份額越來越人,引起消費結構的變化。
老齡者的家庭用品、保健費、醫療費以及交際費等
支出的比例顯著提高。隨著人曰老齡化的迅速發展,
山」幾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老齡者人均消費額隨著衰
老而減少,對住宅以及電視機、電冰箱等耐用消費
品及其它高檔消費品的需求減少,在某種程少夏上也
會抑制社會經濟的發展。
5.人曰老齡化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影響。老齡
勞動力接受新知識和科學技術比青壯年要慢,對新
興產業的適應能力較弱,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和技術
革新也受到一定影響。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知識
進步速少夏加快和競爭口趨激烈的情況卜,勞動人曰
老齡化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經濟增長更顯不利。
四、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
1.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老年消費水
平,步}i.動經濟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年科學研究
會會長熊必俊認為,保障老有所養是老齡化過程中
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我國在經濟尚不發達的條件
卜所建立的公平與效率兼顧、基金來源多渠道、城
鄉有別的社會養老、家庭養老與社會助老相結合的
多少公次養老保障體系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佳選
擇。在農村發展老年保障事業的過程中,應堅持現
代社會保障與傳統家庭保障相結合、政府引導與農
民自願相結合、商業性保險與社會性保險相結合的
原則,以緩解國家和地方l }l政的巨人壓力。老年階
層收入水平提高,會帶動消費水平提高,擴人內需,
也會拉動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2.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老年勞動力的就業
崗位。隨著人曰老齡化的加劇,勞動力資源不足的
問題口益凸顯出來。為了維持農村經濟的增長速少夏,
應在加速農業機械化進程、減少農業勞動力需求的
}.d時,加快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使農村產業從勞動
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加快農村第三產業的發
展。一方面,可以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另
一方面,也提高了老年勞動力的擇業適應性。
3.延長退體年齡,減輕社會經濟壓力。今後一
段時期,我國老年負擔系數將不斷上升,山2000年
的10. 15%急速上升到2030年的20. 35 % ,至2040
年將達到高峰值。隨著人曰老齡化的發展,領取退
體金和養老金的人數將不斷增加,社會保險、社會
救濟和醫療衛生等社會福利的支出將不斷增加。國
民生產總值中用」幾老年人的費用人幅少夏增加,勢必
限制社會擴人再生產,影響生產部門的投資和經濟
效率的提高,加重國民經濟負擔。因而,實現養老
保險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有一:一是制定養老
保險法》,嚴格禁II.提前退體;一是隨著人曰預期壽
命的延長,相應延長退體年齡,充分提高老年勞動
力資源的利用率,以減少老年被撫養人曰,使擴人
再生產的積祟基金相對增加。
4.進一步深化)、『籍制少夏改革,促進勞動力在地
區之間、產業之間的合理流動。發達國家靠從發展
中國家輸入勞動力來解決人曰老齡化所帶來的勞動
力不足問題,而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要解決這
一問題,可以採用勞動力在地區間、產業間的自山
流動辦法。為此,應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少夏及)、『籍制
少夏改革,解決外來人曰在吃、住、子女上學、醫療
保障等方面的後顧之憂,促進勞動力在地區間、產
業間的合理流動。
5.合理開發利用老年勞動力資源。人曰老齡化
在宏觀和主導方面是不利」幾經濟發展的,但老年人
曰不是純消費者,他們中間仍有一部分人從事經濟
活動,勞動經驗和知識積祟相對豐富,可以彌補體
力的不足,這在一定程少夏上有助」幾經濟發展。因而,
應加快發展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知識經濟,提高生
產自動化水平,減輕對勞動者體力的需求,創造老
年勞動力再就業的社會環境,鼓勵老年勞動力再就
業。}司時,知識經濟的發展將導致產業結構和職業
結構的變化,對勞動者智力的需求越來越高。隨著
人曰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健康狀況逐步改善,也
為老年勞動力的再就業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合理
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將成為減輕人曰老齡化對
經濟發展不利影響的重要途徑。
caj格式,有錯別字,請見涼,如需qq:540124338
Ⅵ 論人口老齡化對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影響論文怎麼寫
1、論文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2、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摘要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按邏輯順序來安排。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摘要慎用長句,句型應力求簡單。每句話要表意明白,無空泛、籠統、含混之詞,但摘要畢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電報式的寫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稱。建議採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後加括弧註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採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於摘要的編寫。摘要編寫中的主要問題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現引文,無獨立性與自明性;繁簡失當。
Ⅶ 如何認識人口老齡化對農村發展的影響
年輕人不在家,最大的問題是小孩子沒人教育,教育跟不上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所以老齡化對農村的影響主要是教育上的問題跟不上,會發展到多元化的社會問題,引起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