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樣條件下,為什麼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退休金相差會那麼多呢
其實國家對於養老金並沒有統一的金額標准,因為養老金是根據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而基礎養老金又與退休地的社平工資、個人繳費基數等因數有關。
3、發放方式不同
事業單位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發放,企業退休的養老金則由社保局統籌辦理,有社保局統一發放。
2. 如何解決企業和事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差距越來越大問題
機關事業復單位和企業單位制養老保險制度雙軌製造成了養老金差距過大的結果,不同的養老制度下的人群,領取的退休金發生很大的差距,國家早就有察覺,並且積極的在採取措施,縮小差距,體現公平。
2015年1月份國家頒布了機關事業單位實現繳納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從2014年10月起,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一樣,全部實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從政策上,體現公平,公正,也就是並軌,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差別。
當然產生這樣的差距,除了制度的缺陷之外,企業職工和個人參保的人員,不足額繳納養老保險,也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很多參保人,只繳納了15年養老保險,或者按照最低的繳費基數繳費,當然領取的養老金不會很多,因此,參保人按時繳費,足額繳費,才不會造成太大的差距。
隨著國家加大征繳養老保險的力度增強,養老保險制度完善,會逐步縮小差距,消滅差距
3.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差距有多大
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雙軌製造成了養老金差距過大的結果回,不同的養老制度下的答人群,領取的退休金發生很大的差距,國家早就有察覺,並且積極的在採取措施,縮小差距,體現公平。
2015年1月份國家頒布了機關事業單位實現繳納養老保險制度的規定,從2014年10月起,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一樣,全部實行繳納養老保險制度,從政策上,體現公平,公正,也就是並軌,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差別。
當然產生這樣的差距,除了制度的缺陷之外,企業職工和個人參保的人員,不足額繳納養老保險,也是造成差距的重要原因,很多參保人,只繳納了15年養老保險,或者按照最低的繳費基數繳費,當然領取的養老金不會很多,因此,參保人按時繳費,足額繳費,才不會造成太大的差距。
隨著國家加大征繳養老保險的力度增強,養老保險制度完善,會逐步縮小差距,消滅差距
4. 相同條件下,為什麼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退休工資相差那麼多
企業與企業之間養老金差距的原因是復雜的 一方面確實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 然而,2014年10月,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採用了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未來,隨著時間的發展,退休福利的計算模型將會統一。合並養老保險制度。
5. 為什麼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差距這么大
我們可以看到企業與事業單位之間的退休人員薪酬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養老金的替代率問題。觀察到不少普通企業退休的職工,他們的養老金替代率在40%至50%左右,整體的養老金替代率偏低,當然這可能與普通企業職工只領取基礎的養老金因素有關,較少的普通企業職工參與到企業年金以及商業保險等渠道,由此導致他們的退休金偏低,養老金替代率基本上處於偏低的水平。
由此可見,對普通企業員工與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之間,彼此的退休金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不僅與歷史因素有關,而且也與平日的繳費基準、工作穩定性以及社會平均收入等因素有關。不過,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普通企業退休金也會得到逐漸重視,並會有更完善的保障體系,不斷縮水兩者之間的退休金差距水平,這也是一種可以預期的發展趨勢。
不過,現階段內,對普通企業的員工來說,可能更擔心延長退休的問題。相比之下,普通企業員工的工作不確定因素較高,不像事業單位工作那樣穩定與長久,一旦延長了退休的年齡,對普通企業員工來說,則可能需要承擔更多的不確定風險。但是,對在職的普通企業員工來說,除了繳納基本的社保外,仍可以考慮參加一些企業年金或商業保險等,來達到提升未來養老金替代率的效果。
6. 算一下,為什麼企業退休金和事業退休金的差距那麼大
中國的工資分配。差不多就是一個強盜制度。權力越大,獵取越多,企業階層,徹頭徹尾的被奴役。
7. 事業養老保險和企業養老保險的區別
1、付款性質不同:單位支付養老保險是強制性的,只要在單位工作,單位就要支付,否則會受到處罰。個人繳納養老保險是自願的;
2、資格不同:單位支付養老保險的前提是你有一份正常的工作和一個單位,但是帳戶沒有限制。無論是地方或不是地方,都可以交給社會保障人員;個人繳費養老保險不需要工作,但它通常是一個本地賬戶;
3、繳納方式不同:在支付對象和支付比例方面的差別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
4、報銷方式不同:
企業單位職工的社保金(包括養老和醫療)賠付完全由個人帳戶余額決定,而事業機關單位的養老金則是100%退休前一年的工資,醫療保險更是100%全報銷;
5、目的不同: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健全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客觀要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利於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而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網路-養老金
8.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國務院印發《關復於機關事業單制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規定,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因此,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從制度上根本解決了差別,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