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雲說過要讓農民象城裡人一樣,每月都拿養老金嗎
第一、馬雲無權決定國家政策。
第二、現行政策:農民若象城裡人一樣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也一樣享受養老金。換言之,養老保險根本就不分城鎮還是農村戶口。
2. 農民退休制度引爭議,兩會建議發放養老金,農民退休後誰來種地
養老金問題一直是國家關注的方向,一旦有新的消息出現,相關的養老金制度就會引起廣泛關注。在兩會期間,一些政協委員提出建立農民退休制度。不過,2020年兩會農民退休制度引發國民激烈討論,農民該不該領取退休金已是個爭議話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
當然目前,讓中國所有的退休農民都繳納養老金還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然而,提議已經提出,剩下的工作是艱巨的。一旦農民退休金制度建立起來,整個社會就會更加繁榮和諧。農民作為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應該得到應有的待遇。目前,這項建議仍處於初級階段。畢竟,中國有大量的農民。根據人大代表的建議,65歲以上的農民都要領到養老金,這對於國家財政來說,也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近年來,國家也為農民做了很多努力,不僅免收農業稅,而且還實施了農村醫療保險,老年人每月還有百十元左右的生活費。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養老制度的提案已經有了,我們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
3. 假如每月給年滿60歲的農民發放退休金,可行嗎
為什麼會有此一問呢,因為農民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農民退休制度”!也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農民退休金”。可以說,農民的“退休制度”一直不受重視!農民的“退休金”一直不受重視!不說月發1500元,多多少少能有一點也是好的。
但是關於“農民的退休制度”的提案,在今年的“兩會”期間,終於被隆重的提出來了。其實關於呼籲國家建立農民退休制度的呼聲,在歷年的全國“兩會”上也時有出現,但是大多是不了了之。
三. 最好是通過國家建立起“農民退休制度”、“農民養老金制度”,來實現“農民月領1500元退休金”:
1.農民“退休金”想領得多,社保就要繳納的多:
雖然通過繳納社保、提高社保繳納基數,也是可以實現月“退休金”1500元。但是筆者希望,最好是通過國家建立起真正的“農民退休制度”、“農民養老金制度”,來實現“每月給年滿60歲的農民發放1500元的退休金”。
因為如果是繳納社保的話,將來農民“退休”時所領取的退休金,是與之前每月所繳納的社保金額大小掛鉤和成正比例的。也就是說,現在繳納的社保金額越大,將來“退休”時月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而反之,現在繳納的社保金額越小,將來“退休”時月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少。
例如現在廣東省繳納社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最低標準是120元每月,滿60歲後(即所謂的“退休”)每月能夠領取到約180元。因此農民如果想在滿60歲後(即所謂的“退休”)每月能夠領取到1500元,那在之前每個月所需繳納的社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額就會很高。每月1000元左右的社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開支,無論是對於中國哪個地方的農民來說,開支壓力、負擔都是非常大的。真正靠種田的話,農民可能一個月還賺不到1000元呢!
2.最好是國家建立起“農民退休制度”、“農民養老金制度”:
因此筆者希望,農民實現“每月給年滿60歲的農民發放1500元的退休金”的目標,是通過國家建立起“農民退休制度”、“農民養老金制度”這個主要途徑來實現比較好。
農民是國家之根本!哀民之多艱啊!
4. 太有福氣了,農民每月可領八百到一千五的養老金,符合什麼條件才可領取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太有福氣了,農民每月可領八百到一千五的養老金,符合什麼條件才可領取?
養老問題一直都是讓農村居民最為頭疼的問題,目前大部分農村居民老人依舊是自食其力,或者依靠子女的供養,所以近些年國家一直在推動農村養老改革,提高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障水平,改善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一直以來農村老人都非常羨慕那些擁有退休金的的人,他們每個月都領取到數額不菲的退休金,而對於農村老人而言,每個月領取的養老金都非常有限,難以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那麼農村老人什麼時候才能夠領取到退休金呢?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5. 給兩會提建議800字作文
寫作思路:可以根據當今的基本國情以及社會的真實現象為基礎進行提建議,中心要明確,語言要符合邏輯等等。
正文:
一年一度的兩會在北京召開了,只代表我自己,給兩會提個建議,希望你們看到了,能夠向有關部門反應一下。
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但是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機會不均等;廣大農村有著豐富的剩餘勞動力,由落後的地區向以「北上廣深」為金字塔的地區轉移。
我身邊的看門大媽、大爺及保潔阿姨、大叔,就是來自人力資源豐富的老少邊窮地區。他們的子女大多數都曾經留在了農村,成為了留守兒童。我眾多的同事們中僅僅有兩家人是帶著孩子在身邊打工的,他們經歷的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到的艱辛。
打工的微薄薪金不能夠支付幼兒園費用、孩子生病住院無處報銷且不得不懇求領導請假調班又要扣錢扣獎金……但是不得不說,他們兩家的孩子是「最」有出息的,至少讀了大專,甚至讀了本科,接受了高等教育。
這樣的孩子可以說是打工子弟的鳳毛麟角,而留在老爺爺奶奶身邊的孩子大多數受教育程度低,基本上都是「放羊」,有的孩子甚至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讀完;最可怕的還有同事家的女兒十六七歲就當上了未婚媽媽,自己還是孩子怎麼能教育下一代?更有人因為不到法定結婚的年齡,沒有領取結婚證,過不了兩年拋棄了小嬰兒跑掉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大多數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被」社會和父母遺棄,他們孤獨、寂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不好;遭遇瘋狂的青春期,無人管教,換來的可能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形成貧窮的惡性循環。最可怕的可能是,沒有責任感,國民素質低下,長此以往將沒有合格的勞動力,又影響著國家以後的發展,所以必須在制度上阻斷或者是減少留守兒童。
我的建議是:在「北上廣深」外來務工人員集聚的地方建立像敬老院的非盈利機構「兒童營」,招聘最優秀的教師教書育人,同時方便孩子和父母有更多的機會見面交流。政府在資金上多多投入,最優秀的大學碩士畢業生留教兩年後方可去市區的學校任教師,並鼓勵愛心人士做義工,讓更多的人關心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而教育投資永遠是利國利民,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情!
6.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你有哪些好的「合理」建議
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要解決好,必須從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否則談養老即沒有針對性,更有紙上談兵之嫌。
首先了解一下當前,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第二個是加強農村養老機構建設,對一些子女在外地的老人,可以適當集中一起供養,建立新型養老機構,這樣即可以避免一個人生活產生的孤獨感,也可以在有困難的時候,相互之間有個照應。
第三個如果農村老人生病後,報銷比例再高一些就好了,這樣可以減輕農村老人治病的負擔。
7. 李宏塔的兩會提案
2013年3月,在京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李宏塔將目光瞄準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李宏塔介紹,截至2012年12月,安徽省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350.6萬,接近安徽省人口的50%,其中802.6萬人領取養老金,累計基金結餘84.5億元。
李宏塔認為,中央財政對60周歲以上的城鄉老年居民每人每月補助55元的基礎養老金,不僅低於國家最新的農村扶貧標准,更是遠遠低於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參保居民按每年300元標准繳費,地方政府每年補助30元,連繳15年,個人帳戶累積總額為4950元,個人帳戶養老金為每月只有36元,加上中央財政補助55元的基礎養老金,總的養老金標准為每月91元。這一養老金水平低於國家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的最新扶貧標准,更是遠遠低於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李宏塔建議從2014年起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進行大幅調整,至少每人每月達到100元,力爭到2020年,達到每人每月200元以上。他還建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立基礎養老金與物價上漲、城鄉居民最低生活標准、農村最新扶貧標准掛鉤聯動的長效增長機制,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逐年適當調整增加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金標准,同時進一步健全繳費激勵機制,引導城鄉居民多繳費、長繳費,提高養老金水平,從而真正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