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地人在北京怎麼繳納養老金
北京是眾所周知的一線城市,很多人都想去北京發展,在北京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也就產生了很多北漂族。北京的發展機遇也是相對比較好的,加上他又是我們的首都,各項制度也完善,也讓很多人即使再辛苦也要留在北京發展。
B. 北京養老保險外地嗎
看你在那申請了退休待遇了··外地人在京可申請北京退休待遇但手續很復雜·如不符合要求只能回戶籍地申請退休待遇(養老和醫保),你要把在京上的養老醫保繳費年限和養老賬戶資金可能需要轉移回戶籍地(具體到時咨詢戶籍地相關辦理退休部門)
你想享受退休待遇養老和醫保都要累計繳納夠足夠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外地戶口在北京上養老保險有用嗎
外地城鎮戶口人員,在北京繳納社會保險15年以上,到退休年齡可以在北京領取養老金。
D. 外地人在北京交養老保險
這和戶口沒有關系。最新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專法》規定:退休人屬員可在參保滿10年地區領養老金。如果在最後參保地參保滿10年,則在最後參保地領取待遇;如在最後參保地參保不滿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滿10年的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各地參保都不滿10年,則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你如果在北京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的最低年限,並在北京辦理退休,就可以在北京領取養老金。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本息和÷120+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調整參數:根據繳費年限長短、初始工作時間、當地政策特別規定。總之,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費多領取」的原則,沒特殊情況,建議正常繳費至退休年齡。
E. 外地人在北京購買養老保險可獲養老金嗎
你要是在天津繳納滿15年了,就可以在天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了,超過10年就不能轉移可以繼續繳納至15年辦理退休。不然可以轉移到你的戶籍地繼續繳納至15年辦理退休。
F. 外地戶口怎樣在北京辦理養老保險
外地戶口在北京是不能以個人名義購買的,只好有掛靠單位購買!
G. 外地戶口能否在北京上養老保險
外地城鎮的能上養老
農村的好像不可以的
H. 外地人在北京買養老保險問題
你所謂的買保險,那是商業保險,商業保險的話那就多少錢的都有了,我最近上了一份那種每年交6000多,交20年,最後本金都還給你,如果患有大病,一次性賠償20萬。我覺得還行。
社保的話,你走到哪交到哪,如果有單位,單位就給你交了,如果沒有,就把你自己的檔案交到當地的勞動局,辦一張存摺,每月保證裡面錢夠,夠人家劃走的就行。
男的工人或有毒工種55辦退休,其他的60退休,到時候你就能申請退休金了
I. 外地人在北京如何上養老保險
1.若繳費年限已達10年,則可以北京退休,享受北京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2.若若繳費年限未達到年,則享受的是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的北京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第六條跨省流動就業的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按下列規定確定其待遇領取地:
(一)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三)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四)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9)外地人買北京養老保險嗎擴展閱讀:
確定養老金領取方式:
養老金的領取方式分為一次性領取和期領兩種。一次性領取適合打算退休後二次創業、或周遊世界、或對自己的壽命預期不夠樂觀者;普通退休人員大多選擇期領。
確定養老金領取年限:
養老金領取年限分為終身和定期的。有家族長壽史的可選擇保險期間為終身的;定期的則是會設定一個保證領取的年限,比如10年或20年
確定保障額度:
每個人對自己退休後的安排各不相同,那麼對退休後的資金需求也是不同的。根據退休後資金需求,減去退休後可獲得的收入,即可確定自己所需的保障額度。
J. 外地人在北京買社會養老保險
1、外地戶口的人在北京是可以上社保的,但只能通過單位的形式參加。
2、外地戶口的人在北京:是上四險
3、在北京交夠15年養老保險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4、男交夠25年,女交夠20年醫療保險,才可享受退休後的醫療待遇。
5、我們一般都是給外地朋友按最低基數代辦社保和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