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商業銀行養老保險業務有何優勢
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相關制度出台,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架構基本完成,將倒逼商業銀行相關業務轉型,推動銀行參與養老金融服務的產品設計和運營業務。養老金融業務除企業年金業務以外,還包括居民養老金積累、理財、退休後收入保障相關的個人金融服務,以及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的投融資、信託、基金等金融服務。
商業銀行養老保險業務有何優勢
商業銀行是我國最早參與養老金制度設計的金融機構,為眾多客戶提供了養老金管理服務,積累了豐富的養老金管理經驗,在六個方面具有天然的突出優勢。
1、渠道優勢。通過商業銀行遍布城鄉的經營網點、ATM、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可以為社保經辦機構和參保對象提供便捷實用的服務,滿足參保對象多渠道辦理保費信息查詢、自助交費、社保賬戶余額和保費交納明細查詢以及待遇領取需求等多方面需求,利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移動互聯APP、自助設備等渠道構築全新的線上和線下代收代付生態環境,利用銀行理財帶動支付後資金的保值增值服務,不斷深化銀行與社保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增強客戶粘性,鞏固市場地位,推動社保業務創新轉型。對於醫保報銷的攻略,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社保醫保怎麼用?一文教你申辦報銷流程!
2、客戶優勢。商業銀行擁有數量眾多的個人和對公客戶,客戶群體覆蓋社會各行各業,與單位和個人聯系密切,能夠更加直接快速地了解客戶的各種緊迫需求和潛在需求,進而提供充足的銀行產品供給。與其它金融需求相比,養老金融需求的基礎性、長期性和潛在性影響更深,更容易被客戶忽略。商業銀行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挖掘客戶需求促進養老金融市場的發展。
3、資產管理優勢。養老金是老百姓退休以後的「養命錢」,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是養老金投資的必然要求。商業銀行擁有大量的優質資產可以更好地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健康持續發展。在風險偏好上,商業銀行的穩健經營理念更適合於養老基金的投資管理。
4、融資優勢。商業銀行可發揮資金融通的專業優勢,多渠道加大資金支持,為養老產業鏈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可根據養老產業項目特徵,適當加大信貸資金支持力度;根據行業特點、發展前景及產業鏈價值,針對上下游產業鏈條推進養老產業鏈融資。針對養老地產、醫療保險等投資期限長、資金需求量大的行業,由商業銀行主導,充分發揮信託、保險等不同金融機構的優勢,構建股權合作、股權投資、養老REITs等多種投資模式。
5、產品優勢。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對大數據的開發利用能力,及時把握養老基金投資國家重大工程和項目的相關商機,跟蹤養老金投資股票型養老金產品、混合基金、股票基金的信息,積極參與合作,提高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和規模。同時,在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企業年金之外,要積極引導和滿足對公客戶在薪酬和福利計劃資金管理方面的需求,創新個人客戶在養老理財方面的需求,探索「銀行版」養老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即「以房養老」。
6、品牌優勢。商業銀行為提高品牌影響力,可加大在養老領域的公益慈善活動。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銀行恪守企業社會責任,始終不忘回饋社會,持續在教育、醫療衛生、扶貧濟困、環境保護等領域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商業銀行要多角度、全方位參與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強在養老助老方面的公益行動,對養老產業和服務業提供金融支持,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優質、便捷的養老金融服務。
站在養老保障體制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商業銀行養老金融業務具備突出優勢,應緊抓戰略機遇,為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做出應有貢獻。
相關推薦:
銀保渠道:四家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去年翻番
在截至昨日已公布的近30家A股及港股上市的銀行年報中,有10家銀行提及代理保險業務有關的手續費增長。
保險理財投資相對於銀行儲蓄的優勢有哪些
現在的理財方式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儲蓄存款,還有時尚的互聯網理財保險,但相對於銀行儲蓄理財,保險理財投資作為一個保障與理財功能兼顧的金融產品,更具優勢。下面大家就隨著本文一起來了解一下。
② 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有4個好處,你知道是什麼嗎
過去很多退休老人都是利用存摺領取養老金,因為存摺能詳細體現每筆資金的支取時間和數額,賬戶余額也是一目瞭然的,能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所以老人們也比較喜歡用存摺,但是用存摺有一個缺點就是必須去銀行櫃台取錢,而且不能跨行取,每月養老金到賬後,退休老人就會集中去銀行取錢,這樣可能會耽誤銀行辦事和老人取錢的效率,所以國家在2019年10月份,印發了《關於壓縮制發周期優化社會保障卡管理服務的通知》,要求各省份要推廣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
文件發布之後,有一部分老人認為,使用存摺取錢雖然效率低,但是自己會操作,現在用社保卡反而不會用了,還需要子女去給自己取錢,這相當於是在給老人增添負擔,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是不知道社保卡的這4個好處。
第三,社保卡普及率高,能減少再辦理銀行卡和存摺的麻煩。
根據人社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持卡人數已超過13億人,覆蓋93%以上人口。現在又過去了半年多,相信這個數據更加龐大,基本實現了人手一張社保卡,所以退休人員就沒有必要重新再去辦一張銀行卡或者存摺,直接利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就非常地方便,而且政府統一養老金的發放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少發、漏發,錯發甚至冒領養老金的現象。
第四,社保卡功能強大。
其實社保卡除了就醫買葯,還有很多功能,比如說查詢參保信息,查詢繳費情況,查詢個人賬戶余額等等,未來說不定還會增加繳納水電費,乘車刷卡等功能。所以讓大家提前熟悉社保卡的使用,對老人日後生活也是有好處的。
③ 為什麼銀行都要叫老人退休養老金工資放在他們那裡,有沒有對老人不利
對老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銀行的這種做法,可能就是想讓老人把退休養老金工資放在他們的銀行卡上,或者是放在他們那邊辦一個理財的項目,這樣對老人來說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對銀行來說也是有利潤可掙的。
只要是正規的銀行,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對雙方都是有很大的好處。
④ 財務發放養老金用網銀發放的優缺點
養老金的發放銀行一般較統一,如果每人選一家銀行,社保很難做。
農村商業銀行在農村分布較廣,比較方便農村居民領取養老金。
如果想要更改發放銀行,要帶身份證、退休證、原、新到社保經辦更改。
⑤ 養老保險的利弊
.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繳費年限達到15年是辦理退休按月享受養老待遇的基礎; 看來你對社會養老保險繳費15年的問題的理解也不全面啊!! 雖然養老保險有15年,退休後就可以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的說法,但辦理退休手續仍然是按照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即退休年齡一般是男60歲,女工人50歲,特殊工種提前5年. 對「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情況的理解: 「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這是辦理退休並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的必要條件之一(繳費不滿15年的將一次性結算)。退休金水平的高低與繳費年限和繳費數額直接掛鉤,即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水平也越高,差別主要在於個人帳戶養老金部分,中斷繳費的時間不計作繳費年限。試舉例做比較:假設繳費基數每月為1000元(不考慮繳費基數調整和利息等因素),繳費年限30年計算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為:[1000元×11%×12(月)×30(年)]÷120=33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5年,則計算的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為165元。兩者相差一半,如果考慮利息等因素,則差額更大。 .知道現在的養老保險政策,就會大致清楚以後的待遇了.看看最新的養老保險政策會更清楚些:國務院2005年12月3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文件規定: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為與做實個人賬戶相銜接,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進一步完善鼓勵職工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相應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實施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國發〔1997〕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本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待遇水平合理銜接、新老政策平穩過渡的原則,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具體的過渡辦法,並報勞動保障部、財政部備案。
本決定實施後到達退休年齡但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不發給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這是目前計算養老待遇的最新規定.
2.你的第二個問題,看了上面的回答就清楚了,你的理解不對;
3.是的,養老保險現在每月繳的越多那麼就會領取的越多,和你所繳費的多少成正比;
⑥ 請談談退休人員用《社會保障卡》取退休金有何利弊
據我所知,目前退休人員領取其養老金的方式有兩種,即一是社保部門直接按月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打在其退休人員退休時提供的銀行賬戶卡上二是社保部門直接按月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打在其退休人員已辦理的社會保障卡賬戶上。但根據人社部辦公廳2019年已經公布關於在養老保險工作中全面推進社會保障卡應用的通知要求實現新增退休人員使用社保卡領取養老金。而且,通知還進一步要求,在去年底前基本實現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使用社保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這就意味著今後養老金都要使用社保卡了要用社保卡來領取退休養老金。
⑦ 在社保領退休金好還是由單位代發退休金好
你說的是兩種情況,都可以的。一種是交了養老保險,退休後由保險公司按月發養老金,另一種是單位直接發退休金,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現在事業單位都是從養老機構發錢了,以後會逐步並軌了。
⑧ 我的銀行卡發退休金時的信息養老待遇批量代發是什麼意思
養老待遇批量代發,是這批養老金是通過社保局的養老待遇批量代發發放的,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信息
⑨ 養老金卡上代發是什麼意思
判刑老人能否享受養老金 日前,《今日說法》版接到廣東韶關市某縣退休老人老羅的來信。6年前,老羅到了退休年齡,單位給他辦理了退休手續,從此賦閑在家。不料好景不長,2001年8月的一天,他就犯事了,因涉嫌寫匿名信誹謗他人,老羅被逮捕了。 因誹謗被判刑宣告緩刑 法院後來認定老羅構成誹謗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老羅不服,提起上訴,在上訴期間,老羅家屬以他的身體原因向韶關市中院提出申請,將老羅保了出來。2001年12月12日,中院作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 老羅每月的養老金分為兩塊,一塊是單位發的615元,另一塊是社保局發的470元。還在關押期間,老羅就發現社保局停發了自己的養老金,單位這邊不僅不發養老金,甚至連其他一些待遇都沒有。 老羅找到社保局,社保局說,你被判刑了,按照規定,應當停發養老金,如果交來釋放證就可以發了。老羅又去找單位交涉,但次次空手而返。後來,老羅向社保局提交了自己被宣告緩刑的材料後,社保局一次性補回了7個月(2001年12月-2002年6月)的養老金給單位,由單位補發給了老羅。 老羅有糖尿病,社保局每月發的養老金除了買葯外,所剩無幾。如今已經過去一兩年了,單位那邊應給的養老金部分依舊沒有著落。 在來信中,老羅說自己不懂法,他想了解法律上對被判處徒刑宣告緩刑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有哪些規定。 關押期間養老金暫停發放 記者為此采訪了廣東某律師事務所廖立民律師。廖立民律師說,在老羅被關押期間,暫停發放養老金是有依據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2001年3月8日發布的《關於退休人員被判刑後有關養老保險待遇問題的復函》規定:「退休人員因涉嫌犯罪被通緝或在押未定罪期間,其基本養老金暫停發放。如果法院判無罪,被通緝或羈押期間的基本養老金予以補發。」 根據這個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在關押期間的停發基本養老金,僅僅是一種臨時性措施,是否予以補發,完全取決於當事人本身是否構成犯罪。所以說,社保局在老羅關押期間暫停發養老金,後來又補發,這是有根據的。 被判緩刑仍可享受待遇 老羅最後被宣告緩刑,那他能否享受養老金待遇呢? 廖律師認為,緩刑不是一種刑罰,而是對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所規定的一個考驗期。 而且,國家推行養老保險制度,其目的是保障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的基本生活。 為了不致影響被宣告有期徒刑緩刑的退休職工的生活,我們國家法律規定,退休職工在被宣告緩刑考驗期內,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可以繼續享受原退休待遇。也就是說,老羅是可以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的。
⑩ 養老金代發銀行是自己選嗎
我們這里是自己選的
勸你首選中國銀行
和
社保卡
是一起的
祝你好運